线损及降低措施
线损不仅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造成社会能源的浪费,因此,研究降低线损、更好
地进行线损治理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极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其理论意义表现在:它反映
了地区电力网的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治理水平。线损的稳步降低,是供电企业治理水
平逐步提高的体现。
一、线损的组成及影响线损的主要因素
线损组成包括固定损失、可变损失和其它损失。固定损失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可
变损失是随负荷电流的变动而变动的,电流越大,损失越大。其它损失又称不明损失,是供
用电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
1、计量装置本身的综合误差,或计量装置故障,如电压互感器断保险、电度表停转、空
转和电度表接线错误;
2、营业工作中的漏抄、错抄、错算及倍率错误等;
3、用户的违约用电;
4、变电站的直流充电装置,控制及保护、信号、通风冷却等设备消耗的电量,以及调相
机辅机的耗电量;
5、带电设备绝缘不良引起的泄露损失;
6、供售电量抄表结算时间(周期)不对应等;
二、降低线损的措施
1、降低线损的治理措施
(1)建立健全线损治理组织,制定保证线损完成的治理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层层落实。
(2)坚持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工作,分析线损的组成及实际完成情况,找出薄弱环节,明
确主攻方向。
(3)加强用电治理,明确抄表、核算工作流程,制定制约措施。积极开展分线路、台区
抄表。
(4)强化计量治理的严厉性,规范地区计量装置。
(5)开展经常性的营业大普查,堵塞营业漏洞。
2、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1)合理选择电源点
(2)合理选择导线截面
(3)选择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并合理选择容量
(4)调节线路电压
(5)提高功率因数:包括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三、丰台地区降低线损工作实践
1、地区概况
丰台区位于北京城区西南,总面积305.86平方公里。人口130万,其中外地人口30万,
有6个乡,16个街道办事处。四周与宣武、崇文、朝阳、海淀、石景山、门头沟、房山、大
兴区接壤,东西35.8公里、南北14.9公里。
2000年线损率完成11.49,没有完成上级下达的当年线损计划指标,导致内部利润没有
完成任务,从而使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受到较大损失。
2、地区线损居高的原因分析:
内部因素:
(1)用电各专业工作为条块治理,各负其责的办法轻易造成各部门间治理界面模糊,许
多实际问题在工作中难以界定清楚,制定的各类考核办法可操作性差。
(2)抄表公司员工素质不高,培训不到位,缺乏治理经验,碰到实际问题不能正确分析、
处理,更不能举一反三,对降低线损意义熟悉不够。
(3)用电各专业间信息传递存在问题。
(4)由于治理体制的原因,容量在630千伏安及以上变压器的新装、增容业务由公司业
扩处负责,客户发电后户务资料传递经过部门较多,造成户务资料丢失或传递不及时。
(5)在线运行的计量装置不规范,运行表计(CT)超期、烧表(烧CT)“跑、冒、滴、
漏”现象存在。
(6)要害部门(非凡是计量部门)大量使用社会施工队伍,造成计量关口失控。
(7)电网规划没有和经济效益挂钩,电网结构对线损的影响。
外部因素:
(1)丰台地处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较多,城内搬迁用户大量存在,用电环境差,用电
秩序较混乱,小门小户窃电严重。
(2)濒临永定河,建筑用砂石原料优质、丰富,此行业窃电严重。
(3)农村实行电表分装、抄表到户后,由于缺乏防窃技术措施,加上治理不够,窃电普
遍,低压网线损居高不下。
(4)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供电相互带路、交叉电量存在,影响地区线损。
3、采取降低线损的措施
(1)积极倡导并配合解决交界电量问题
“线损指标实行分级治理、分级考核。其治理与考核范围按调度管辖或电压等级划分”
这是原水电部《线路损失治理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北京电力公司一直延续这个线损治理规
定,丰台供电公司当时担负区域内10千伏及以下调度范围内的架空、电缆线路的线损治理。
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关口表下对应的售电户各区域间存在交叉,解决交界电量,保持线
损的真实性,就必须解决区域间交叉电量。
(2)加强用电营销治理
1)强化计量治理的严厉性
电能计量作为用电治理的要害环节,必须具有严厉性。针对计量部门人员缺乏,技术水
平低,在线计量装置安装、运行不规范的现状,我们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工业用户使用
专用计量柜,加装断相记录仪,对地处比较偏僻,道路难行,环境复杂的砖厂、砂石厂等生
产单位,采用专用电缆、使用防窃电计量箱。对个体经营企业,原表计安装在室内的,为了
加强监督,必须投资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表位外移或进行配电室计量装置的改造。
2)制定相关治理制度
制度是治理的保证,结合本地区用电治理的实际,出台相关制度,从而避免用电治理中
存在的脱节和职责不清的问题。加强营业站内部抄、核、收环节治理,利用各环节填写答疑
记录的方式,明确责任,相互监督,一段时间以来,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3)积极推行分路分台区抄表治理
只有分线路分台区进行线损统计和考核,才能缩小分析范围,使降损工作有的放矢。那
么在部分地区实行分路线损统计和积极推进台区抄表治理应该是线损分析、治理的基础,因
此我们坚持实施。
(3)广泛开展营业普查工作
建立防窃电治理系统,健全相关治理办法,严厉打击窃电行为,堵漏增收,实现少损。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营业、检查部门不分白昼的检查,运用直观检查法、仪表检查法、电量
检查法、经济分析法等检查窃电的常用方法,本地区的窃电现象得以控制,成果显著。另外,
通过设立举报窃电专项奖励基金,加上新闻媒体的宣传,大造声势,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
有利地打击窃电行为,努力创造出地区良好地供用电环境。
4、降低线损成果体现
由于措施得力,短期内丰台地区线损明显下降,从2000年的11.49,通过解决交界电量、
窃电的防查、规范计量装置、加强用电治理等各项措施,2001年线损降至到5.84,成果非常
显著。但若使线损长期保持在合理值内,在强化线损治理措施的基础上,还应进行技术降损
措施。在电网的规划建设与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电网结构对线损的影响。一个结构布局
合理的电网,对客户提供合格的电能,同时对电力企业本身长期降损,提高经济效益也是非
常重要的。
线损的降低,是供电企业治理水平逐步提高的体现,更是电力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丰台地区几年来积极采取降低地区线损的措施,说明降低线损,并使其长期保持合
理值,是一项持久艰苦的工作,必须从技术和治理两个角度长期关注,非凡是在注重完善地
区电网结构的同时,用科学的手段加强用电治理,努力规范计量装置和地区用电秩序。实践
证实,文中所提降低线损的措施是可行的,对供电企业在今后线损治理中会起到一定的指导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