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_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_张德禄
4.2 多模态话语形式之间的关系 在多模态话语研究中,发现不同媒体形 成的形式项目,并且研究它们体现意义的语 法规则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但还不是主要的 研究课题。最主要的研究课题是发现不同模 态的媒体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共同实现讲 话者要表达的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要认真 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最难研究清楚 的一个方面。
语言
布局
多 模
纯语言
声音 文字
态
话
动作(移动)
语
比拟
媒
表情
体
身体
面容
眼神
系
五官
统
手势
肢体
姿势
非语言
摇动 PPT
音响扩放
工具
网络
非身体
实验室 同声传译室
环境
图 1 多模态话语媒体系统
25
2009年1月 第6卷 第1期 (总第27期)
中国外语
F
L
C
Jan. 2009 Vol.6 No.1 (General Serial No.27)
3 多模态话语的媒体系统
3.1 语言媒体 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的角度讲,实现意 义传播的媒体形式主要有两种:声波传导的声 音符号和由笔等生成的书写符号。这两种媒体 是语言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但随着信息技术 的不断发展,其他技术开始用于语言信息的传 播,如计算机文字输入、计算机语音识别等, 但最后的传播媒体仍然是声音或者字符。 伴随语言的媒体形式对语言意义的传递起 到辅助、补充和强化的作用,包括音响、声音
非强化关系表示两种交际模态缺一不可, 互为补充的关系,特别是听觉和视觉的结合。 在非强化关系中,我们可以区分协调、联合和 交叉几种形式。在协调关系中,不同的模态共 同表达交际者的整体意义,缺乏任何一者将不 完整。例如,在播放录像画面时,同时播放声 音。图像和声音都是必需的,不然交际将难以 理解。这是一种典型的相互协调模式。在同一 种模态中,不同类型的媒体可以形成联合关 系,共同来体现意义。例如在录像这种多模态 话语形式中,与动画相匹配的声音与解说的声 音联合体现听觉所实现的意义。还有一种交叉 体现意义的现象,例如交际者可以在边工作、 边做事的同时,讲解他做的事情的经过和原 理、原因等,从而形成两种模态交叉体现整体 意义的现象。这样,非强化关系可以归结为协 调、联合和交叉。
在话语分析理论如火如荼的发展中,人们 发现单纯从语言的角度已经不能对话语进行深入 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因为话语的意义中的一大部 分是由非语言因素体现的,如伴语言特征:音响 度、声调、语调、音速等,身体特征:手势、身 势、面部表情、动作、移动等,非身体特征: PPT、音响设备、网络、实验室、周围的环境因 素等。在这种情况下,交际不再是利用一种感官 进行,如说话是听觉,书写是视觉,盲文是触觉 等,而是用两种或者多种感官同时进行,如用 PPT上课则是视觉与听觉同时进行的;模拟与讲 解则是听觉、视觉和触觉同时进行的。以这种交 际方式产生的话语就是多模态话语。
到了现代语言学研究中,人们才开始从非语言 特征和伴随语言特征的角度研究它,不过只作 为一种语言的辅助表达系统,没有作为意义表 达模态来研究。随着多媒体话语的产生,人们 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将其作 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进行研究。
在多模态话语分析方面最早的研究者之一 是R. Barthes,他在1977年发表的论文《图像的 修辞》( Rhetoric of the image)中探讨了图像在 表达意义上与语言的相互作用;Kress, G. & van Leeuwen, T. (1996; 2001; 2003)研究了模态与媒 体的关系,专门探讨了多模态现象规则地表达意 义的现象,包括视觉图像、颜色语法以及报纸的 版面设计和不同媒介的作用等;O’Halloran, K. L. (2004)不仅研究多模态的理论建构,还专门研究 了数学语篇中的多模态现象;Royce, T. (2002)研 究了不同符号在多模态话语中的互补性以及在第 二语言课堂教学中多模态的协同性等。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
张德禄 中国海洋大学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为多模态话语分析建立一个理论框架,首先对多模态话语研 究动态进行了简单述评,然后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尝试建立一个多模态话 语分析的综合框架。这个框架主要由五个层面的系统及其次级范畴组成,分别 是:(1)文化层面;(2)语境层面;(3)意义层面;(4)形式层面和(5)媒体层面,同时 还探讨了各个模态之间的关系,分为互补性的和非互补性的两大类,最后探讨 了非语言模态的语法结构的建立、语法结构与语篇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法结 构是如何体现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的。
分为三个类别:
(1) 与头部有关的动作,包括眼神、挤眼、
凝视、摇头、点头、仰头、低头、欢喜的表
情、伤心的表情、嫉恨的表情、凝重的表情、
大笑、龇牙咧嘴以及鼻子和耳朵的动作形成的
媒体符号等。
(2) 由手臂和腿形成的媒体符号,包括手
势,手臂的状态、形成的形状、摇动等,腿的
并立、踢跳、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
(3) 躯干的动作,如姿势、移动、摇摆、模
(5) 媒体层面,是话语最终在物质世界表现 的物质形式,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两大类。 语言的包括纯语言的和伴语言的两类;非语言 的包括身体性的和非身体性的两类。身体性的 包括面部表情、手势、身势和动作等因素;非 身体性的包括工具性的,如PPT、实验室、网 络平台、实物(投影)、音响、同声传译室等。
下面我们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进行探 讨,即首先探讨媒体层面可以实现意义的媒体 形式,然后探讨在形式层面可以实现的意义的 模态及其之间的关系,接着探讨多模态话语分 析的综合框架,最后初步探讨多模态话语语法 系统的特点。
(1) 文化层面,包括作为文化的主要存在形 式的意识形态和作为话语模式的选择潜势的体 裁或者称体裁结构潜势。
(2) 语境层面,包括由话语范围、话语基调 和话语方式组成的语境构型。
(3) 意义层面,包括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话语 意义及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谋篇意义。
(4) 形式层面,实现意义的不同形式系统, 包括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视觉性的表意形体 和视觉语法系统,听觉性的表意形体和听觉语 法系统,触觉性的表意形体和触觉语法系统等 以及各个模态的语法之间的关系,分为互补性 的和非互补性的两大类。互补性包括强化和非 强化两类;非互补包括内包、交叠、增减、情 景交互。
国内多模态话语的研究还处在起始阶段, 尚未见到专著出版,只有数量不多的论文, 其中胡壮麟的“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 (2007)讨论了多模态符号学和多媒体符号学的 区别,介绍了具有媒体和模态双重特性的计算 符号学,并指出人类进入社会符号学多模态化 的新世纪,对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 视。其他研究包括李战子(2003)用系统功能语 言学理论对多模态话语理论的研究。
24
Jan. 2009 Vol.6 No.1 (General Serial No.27)
C
L
F
2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多模态话语的最合适的理论模式是系统功 能语言学理论,因为它不需要为适应新的目的 而对理论框架本身进行改造。虽然多模态话语 分析似乎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但系统功能语 言学理论本身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就可以直接作 为其理论框架。这个框架主要由五个层面的系 统组成(Martin, 1992)。这五个层面分别是:
然而,如何在话语分析中把多种媒体和多 种模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解读是现代语言学研 究,特别是话语分析研究应该特别注意解决的 问题。本文首先对多模态话语研究动态进行了 简单述评,然后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尝试 建立一个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框架。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 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 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这种现象司 空见惯,自古有之,如诗歌配上图画,说话时 打手势做鬼脸,使用不同口气和腔调等。但话 语的多模态性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
26
在探讨多模态话语形式之间的关系时,我 们需要首先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在交际 中会用多模态?是为了有趣,是随意的,是生 理和心理的自然表现的结果,还是因为一种模 态不能,或者不能充分表达交际者的意义?可 能两种情况都有,但最主要的应该是后者,即 一种模态不足以表达清楚交际者的意义,从而 利用另一者来进行强化、补充、调节、协同, 达到更加充分,或者尽量充分表达意义,让听 话者理解话语的目的。
主题词: 多模态;话语;框架;语法;关系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382(2009) 01-0024-07
1 引言
作者简介:张德 禄,中国海洋大 学外国语学院教 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系统 功能语言学、文 体学、符号学、 语篇分析和外语 教学等。E-mail: dlzh@hotmail. com; dlzhang@ 。
从这个角度讲,不同模态的话语实际上都 是为了体现讲话者的整体意义的。典型的多模 态话语模式是一种模态的话语不能充分表达其 意义,或者无法表达其全部意义,需要借助另 一种来补充,我们把这种模态之间的关系称为 “互补关系”,而把其他的称为非互补关系。
在互补关系中,我们还需要区分强化关 系与非强化关系。所谓强化关系是说一种模 态是主要的交际形式,而另一种或者多种形 式是对它的强化。例如,如果语言是主要的 交际形式,那么手势、身势等交际形式就只 是起强化作用。反之,在主要以其他方式, 如图画、舞蹈为交际形式时,语言可能只是 辅助的、起强化作用的。在强化关系中,一 种模态的形式只提供背景信息。如在话剧 中,图形幕景提供背景信息,而声音语言话 语则是前景化的,从而使讲的话语突出出 来。在讲话时打手势则是一种辅助手段,所 以是次要模态。而在播放布什的讲话时同时 播放他在某些重大事件中的一些录像片段是 对声音表达的意义的扩充。所以强化关系可 以包括突出、主次和扩充三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