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构编制培训课件(机构编制政策要点及纪律要求)
机构编制培训课件(机构编制政策要点及纪律要求)
工勤编制
事业单位编制的核定:
事 业 编 制
各级自定,上级对下级进行监督,对总量和 结构实行调控。 只能用于事业单位,不得用于党政机关,不 得与行政编制混用。 广东分为行政类(行政类事业单位由省编委 审批)、公益类(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公 益三类)、经营服务类。
(三)领导职数
• 1、概念:指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关、事业单位 领导职务的名称、级别和数量。
年龄段 30岁以下 31-35岁 36-40岁 41-45岁 46-50岁 51以上 人数 占比 28.5% 研究生 22.9% 本科 12.4% 46.9% 4.5% 学历 博士 人数 占比 0.1%
专科
17.3% 11.6% 7.4% 中专/ 高中 初中及 以下
36.3%
10.8% 1.4%
四、严格机构管理,逐步理顺我区机构编制
县区名称 本区 本市A区 本市B区 (公安归市统 计) 合计 行政编制(不含 乡镇\街道) 政法专项编制 (含派出所) 行政执法 专项编制
本市C区
本市D县 本市E县 本市F县 湛江G区 广州H区 上海I区
• 通过横向对比可得知,上级核定我区的 编制规模较为合适。 • 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的基 本思路:
二、机构编制管理日益严格,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
•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法律:《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组织法》(1979年7月1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期间多次修改,
最后一次是2004年10月27日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政府职权界定、组成和运作的基本规则。
(二)有关党纪 《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委2009年6月17日颁布实施)
(三)有关政策 • 基本原则:精简、统一、效能。 • 一支笔审批制度:指机构编制事项必须按规定权 限和程序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专项办理、统一审 批的制度。凡机构编制事项,由机构编制管理机 关一家承办、一家审批、一家行文,其他任何部 门和单位无权决定机构编制事项。(即为“三个 一”制度)
60%
低于50%
50-70%
50%
低于40%
50%以下
五、把好用人关,用好有限的编制资源。
• (一)新录用公务员逢进必考,选调公务员满足 学历(原则上全日制本科以上)、年龄(原则上 本科在30周岁以内、研究生以上可以适当放宽)、 专业、工作经验等条件。 • (二)事业单位补充人员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人员办法》 (省政府令第139号,2010 年1月1日实施)的要求,除下列情形外,应当实 行公开招聘: • (1)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安置的人员; • (2)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免机关 任命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 (3)公务员调动到事业单位工作的; •
机关单位编制的核定:
行政编制 政法专项编制
中央审批 逐级分配
机关 单位
行政执法 专项编制
广东、重庆等试点地区特有, 由省编委核定,本质。 广东在2009年的机构改革中明令取消, 原已核定的随自然减员核销。取代的 “后勤服务人员数”不是编制,实质 是机关的聘用服务人员数,实行人员 聘用、合同管理,不纳入编制管理。
• 本区现状:工作部门(大部制)一般按---配备,人员 编制少的少配1名副职,人员编制数较大的可多配1名 副职,总工程师等专业技术性领导职数可对应上级部 门规范配备。 工作部门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领导职数按编制数确定: 3名编制以下设1正职,4-7名编制设1正1副,8名编制 以上1正2副。(根据或参考2001年改革文件)
2、设定规则
• 《广东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十一条 行政 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本级人 民政府提出方案,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 核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内设机构的设立、 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以及内设机构之间职责的 调整,除另有规定的外,由该行政机构报本级机构编制管 理机关审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 通知》(国办发【2011】37号)“面向社会的提供公益服 务的事业单位,要逐步取消行政级别,新设立的一律不予 明确行政级别,其领导班子和相关人员的管理及待遇,按 照有关规定执行。”
3、机关现有在编人员情况
• 截止到6月底,机关共有在编人员,平均年龄43.1 岁,男女比例8:2。
年龄段 30岁以下 31-35岁 36-40岁 人数 占比 10.5% 11.8% 14.4% 学历 博士 研究生 本科 人数 占比 0.1% 3.8% 48.9%
41-45岁
46-50岁 51岁以上
(四)最新要求
▪ 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对机构编制管理 的要求不断提高,多次下发规范性文 件(如:厅字 、粤委办 等文件),明 确要求严肃机构编制纪律,严控机构 编制增加。
▪ 李克强总理履新时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 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 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 做给一级看。” ▪ 近期中编办通知要求----------。 ▪ 最新的粤委办发电------明确要求:--------------。
行政法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条例》(国务院令第486号,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
议通过,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地方性法规:《广东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2000年7月28日广东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通过,后于2009 年7月30日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
仅供参考
机构编制政策要点 及纪律要求
区编办 2013年7月31日
目 录
• 一、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的概念及其设 定规则 • 二、机构编制管理日益严格,法制化程度 不断提高 • 三、本区编制现状及主要问题 • 四、严格机构管理,逐步理顺我区机构编 制 • 五、把好用人关,用好有限的编制资源
一、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的概念及其设定规则
(二)编制
• 1、概念:编制是指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的机关、 事业单位的人员数额。 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86号)“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按照 编制的不同类别和使用范围审批编制。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行政机构应当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应当使用 事业编制,不得混用、挤占、挪用或者自行设定其他 类别的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务 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 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 2、产生的基本要求:根据相关规定,广东省各级机 关和事业单位设定编制的基本要求如下:
• 2、核定的标准: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 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市县乡镇 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办发〔2001〕 号)规定,县(区)----------------。
•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 和乡镇领导班子配备工作的意见》(粤发〔2006 〕 号)规定,乡镇--------------。
• (三)严格遵守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
• (四)坚决遏制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
关于科学用编:
VS
• 每个单位都有扩编的冲动,每个机构都想成为巨无霸,但 大胖子并不是最能打的,能打的经常是精壮个头。这本质 是一个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肉多未必力强。所以,在 当前我区机构编制规模基本能适应工作需要,而且增加编 制难度非常大的前提下,各单位在团队建设上更多考虑的 应该是人员的质量问题,在角色搭配、干部梯队、个体工 作负荷率等问题上合理安排,科学地使用现有编制,练好 内功,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 从完成工作的角度出发,需要一定的人力支持,但并非人 越多越好,在保证队伍整体素质(8成以上能做事战斗力 80-100%以上,6至7成能做事的基本能完成团队任务,低 于6成团队战斗能不到一半)的基础上,个人工作负荷率 在承受能力的70%-110%之间是比较合适的,一是有利完成 团队任务,二是有利个人成长,有成就感,上升机会相对 多。所以,一定要珍惜和利用好现有的编制资源。
• (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
1、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的最新规定,近期原则上暂停审批-------。
2、不再增加-----,上级下达的新编制原则上用于核销现有的-----。 (方向:争取多些正规编制用于理顺自定编制;政府自身放权瘦身;推 动“养人办事”向“以费养事”转变。) 3、除学校医院外等有标准的事业单位以外,原则上不增加事业编制。 • (二)用好用活现有编制资源。切实盘活用好现有编制资源;科学使 用编制。
•
科级机关事业单位的设置和调整必须报市编委审批;副处级以 上机关事业单位的设置和调整报省编委审批或审核。
• 行政机构的设置实行限额管理。《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 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粤办发【2012】 号)县级市党政机 构总数原则上控制在30个以内,较大的县和由县级市改设的区在 28个以内,中等县在24个以内,市辖区在22个以内,较小的县在 20个以内。 • 单独设置并承担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开发区管委会,内设机 构一般不超过10个(会议材料)。 区一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有权对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设置和调整 进行审批。地级市政府工作部门内设机构为科级,名称规范为科 (室)。县级政府工作部门内设机构为股级,名称规范为股(室) (粤办发[2009] 号)。
• 团队战斗力评估表
能干事肯干事 的队员占比 战斗力
• 个人工作负荷评估表
工作任务与个 人承受能力比 评估效果
80-100%
80-100%以上
合适。
70%-110%
60-70%
50-80%
利于完成团队任务; 利个人成长,有成 就感,上升机会相 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