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对高校思政课产生的积极影响
新媒体有利于优化思政课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引发大学生对思政课
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增强实践活动的实
效性;促使思政课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标签: 新媒体;高校思政课;积极影响
网络和手机是新媒体的重要形式,其信息的广泛性和极强的参与性使得新媒
体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碎片知识的重要途徑。同时新媒体的娱乐性也大大吸引了
学生。课堂中的“低头族”让我们认真到探索在新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才是未来的
发展方向。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进行了手机网络进课堂,发挥手机在课堂互
动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善用手机,提高思政课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合理运用新
媒体将对大学思政课产生积极影响。
一、新媒体可以优化思政课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思政课传统课堂结构。
首先,优化了授课内容结构。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知识的传授可以在课前完成。
而课上变成了知识内化的“游戏场”。课前教师创设若干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
在课堂中,老师对相关情境进行指导,并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引导式解答。教师
的角色转化为”总导演”,每个学生成为演员。这种模式下,授课内容不再程式化,
而是真正以学生为本位。再次,优化了时间结构,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设计情
境时都围绕着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达到优化教学环节,减少了师生互动
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的效果。最后优化了信息传递结构。传
统老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是单行信息传递模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低
头”就不可避免。而新媒体下的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是多元化的。这其中既有师
生之间的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有人机之间的交流。这些交流会引发更
多的思想的碰撞,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新媒体可以引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媒体强大的包容性已经给大学生带来学习方式方面的巨大变革。在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方面,新媒体也有着其他手段多不具备的优势。新媒体
扩大了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新媒体下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到时空地域的限制,这
有利于大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获取信息。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极富吸引力的,
可以让学生主动去获取信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通过网络学习平台、
手机学习平台等手段思政课教师随时与学生沟通交流,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指
导。这样就让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大学生在扩展自己视
野的同时逐渐培养起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
中达到了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
堂、进头脑的目的。达到了思政课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效果。
三、新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增强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新媒体下网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但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给大学
生的自制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网络学习要给他们提供具体的任务,通过
任务的完成来提升能力和素质。在这种任务驱动下,合作学习就变得不可或缺,
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模式。
思政课学习很适合让大学生组成小组,通过多种网络工具和平台可以让大学
生展开广泛的、讨论式的甚至是对抗式的探究性合作。在网络学习中小组成员互
相监督、相互合作。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保证学习的目标的完成,又可
以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网络平台,思政课教师发布实践活动任务书。每个小组在完成任务之后
将实践活动成果发布在网络学习平台中。教师实现在网络中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的目的,这种评价非常及时且具针对性。可以很好地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成绩
和不足,从而更好的修正成果,达到精益求精的目标。同时,各小组之间可以相
互交流、互相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了思政教育朋辈之间的影响力。
四、新媒体的运用可以促使思政课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新媒体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适应大学生的新特点,掌握新媒体教育的
主动权,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学会运用新
媒体技术,教师不仅要讲,还要在网络中多听多看学生关心的问题,通过网络媒
介走进大学生的生活,贴近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的诉求,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
关怀。
新媒体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化课程改革,探索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和
行为习惯的方式。让学生“入眼、入耳、入心”。首先,要学会制作声情并茂的多
媒体课件。以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造成冲击。通过创设情境,让大学生
在课堂中行动起来。其次,要善于运用网络思维和合适的网络语言。教师授课过
程适当转换语言模式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感。再次,搭建内容丰富的网络学习平
台。如创建思政微平台、搭建教与学互动平台。在网络互动讨论过程中,学生对
所学内容的交流有助于他们更深入的思考,同时任课教师也更容易把握学生的思
想动态,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之间的良性共振,形
成对思政课教学的强有力支撑。
除以上几点之外,新媒体还对考核方式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网络平台中,大
学生随时可以查看自己的实践活动分数和课堂表现分数,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的
能动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笔者认为,虽然新媒体在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还是需要看
到它积极的一面。 “互联网+教育”模式是未来教育的大趋势,高校思政课与新媒
体的结合已经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新媒体对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
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