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可分为重力式
1)支挡陡坡路堤下滑; 2)抬高公路; 3)收缩坡脚,减少占地, 减少填方量。
4、山坡挡墙
支挡山坡覆盖层或滑坡 下滑。
5、桥头挡墙
支撑桥梁上部结构、保 证桥头填土稳定。
三、挡土墙的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
1、分类
1)按挡土墙的位置不同,挡土墙可分为:路堑 挡墙、路堤挡墙、路肩挡墙、山坡挡墙和桥头 挡墙等。 2)按挡土墙的墙体材料不同,挡土墙可分为: 石砌挡墙、混凝土挡墙、钢筋混凝土挡墙、砖 砌挡墙、木质挡墙和钢板墙等。 3)按挡土墙的结构形式不同,挡土墙可分为: 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 锚杆式、拱式、锚碇板式、桩板式和垛式等。
第六章 挡土墙设计
6-1概述 一、挡土墙设计的一般规定(5条)
1 、挡土墙类型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冲 刷深度、荷载作用情况、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工程 造价等因素进行确定。 2 、查明地基承载能力。设计中应分析预测挡土墙对 环境产生的影响,确定必要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植物措 施;在施工阶段应采用合理施工方法,尽量减少对环 境和相邻路基段的不利影响。
10)垛式
a、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杆件, 纵横交错装配成框架,内 填土石,以抵挡土压力。 b、适用于缺乏石料地区的 路肩墙或路堤墙。
11)加筋土式
a、由面板、拉筋和填料三 部分组成,依靠拉筋与填 料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抗侧 向土压力,面板可预制。 b、适合于缺乏石料地区及 在较软弱地基上修筑路肩 墙与路堤墙。
二、挡土墙的应用
路基位于陡坡地段或岩石风化的路堑边坡地段; 为避免大量填方、挖方及需要降低路基边坡高度的地 段; 设置挡土墙后能增加边坡稳定、防止产生滑坍的不良 地质地段; 水流冲刷严重的沿河路基地段; 桥梁或隧道与路基的连接地段; 为节约用地、减少拆迁或少占农田的地段; 为保护重要建筑、生态环境或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 段。
3 、挡土墙可采用锥坡与路堤连接,墙端应伸 入路堤内不小于 0.75m,锥坡坡率宜与路堤边 坡一致,并宜采用植草防护措施。挡土墙端部 嵌入路堑原地层的深度,土质地层不应小于 1.5m;风化软质岩层不应小于 1.0m;微风化 岩层不应小于0.5m。 4 、挡土墙墙背填料宜采用渗水性强的砂性土、 砂砾、碎(砾)石、粉煤灰等材料,严禁采用 淤泥、腐殖土、膨胀土,不宜采用粘土作为填 料。在季节性冻土地区,不应采用冻胀性材料 做填料。 5 、路肩式挡土墙的顶面宽度不应占据硬路肩。 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基宽度范围,并应设置护 栏。
以仰斜、垂直和俯斜三种不同的墙背所受的土压 力分析,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仰斜墙背所受的土 压力为最小,垂直墙背次之。 俯斜墙背所受的土压力较大,相对地说,俯斜式 的断面比仰斜式要大。 凸形折线式墙背,上部俯斜下部仰斜,故其断面 较为经济。 衡重式墙背可视为在凸形折线式的上下墙之间设 一衡重台。上下墙的墙高比,通常采用2:3。
12)竖向预应力锚杆式
a、锚杆竖向锚固在地基中, 并砌筑于墙身内,最后张 拉锚杆,利用锚杆的弹性 回缩对墙身施加预应力来 提高挡土墙的稳定。用轻 型钻机或人工冲孔,灌浆 及预应力强拉较简易。 b、适用于岩质地基,多用 于抗滑挡土墙 。
13)土钉式
a、由土体、土钉和护面板三 部分组成。利用土钉对天然土 体就地实施加固,并与喷射混 凝土护面板相结合,形成类似 于重力式挡土墙的加强体,从 而使开挖坡面稳定。对土体适 应性强。工艺简单、材料用量 与工程量较少,可自上而下分 级施工。 b、常用于稳定挖方边坡,也 可作为挖方工程的临时支护。
四、档土墙的构造
1.墙身
挡土墙靠近回填土的一面称为墙背,暴露在外 侧的一面称为墙面或墙胸,墙的顶面部分称为 墙顶,墙的底面部分称基底。挡土墙的底部, 称为基础或基脚,根据需要可与墙身分开建造, 也可不分开而为墙身的一部分。基底的外侧前 缘部分称为墙趾,基底的内侧后缘部分称为墙 踵。
1)墙背
根据墙背倾斜方向的 不同,墙身断面形式 可分为仰斜、垂直、 俯斜、凸形折线式和 衡重式等几种。
2、各类挡土墙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1)重力式
a、 依 靠 墙 自 重 承 受 土 压 力,结构简单、施工简便,由 于墙身重,对地基承载力的要 求也较高。 b、墙身一般用浆砌片石 或块石砌筑。在墙身不高时, 也可用干砌。在缺乏石料地区 或条件许可时,也可用混凝土 浇筑。
2)衡重式
a、 设 置 衡 重 台 使 墙 身 重心后移,并利用衡重台上 的填土,增加墙身稳定。上 墙背俯斜而下墙背仰斜,可 降低墙身及减少基础开挖, 以及节约墙身断面尺寸。
b、适用于缺乏石料地区及 挡土墙高度不大于7m。
5)扶臂式
a、相当于沿悬壁式墙的墙 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 扶壁,使墙面板(立壁)与 墙踵板连接起来,以承受较 大的弯矩作用。 b、在高墙时较悬壁式墙经 济。
6)锚杆式
a、由肋柱、挡板和锚杆组 成,靠锚杆锚固在山体内拉 住肋柱。肋柱、挡板可预制。 b、一般常用于墙身较高的 路堑墙或路肩墙。
7)拱式
a、由拱板、立柱组成,必 要时可设锚杆拉住立柱。拱 板可预制。 b、常用于路肩墙。
8)锚碇板式
a、类似于锚杆式,仅锚杆 的固定端用锚碇板固定在 填土内。 b、适用于路基墙与路堑墙。
9)桩板式
a、由桩柱和挡板组成。利 用深埋的桩柱前土层的被 动土压力来平衡墙后主动 土压力。 b、适宜于土压力大,要求 基础埋深地段,可用于路 堑墙、路肩墙。
b、适用于陡山坡的路 肩墙、路堤墙和路堑墙(兼 有拦挡落石作用)。
3)混凝土半重力式
a、 在墙 背设少量钢筋 , 并将墙趾展宽(保证基底必 要的宽度),以减薄墙身, 节省圬工。 b、一般适用于低墙。
4)悬臂式
a、墙身及基础均采用钢筋 混凝土浇筑,断面尺寸较小。 由立壁、墙趾板和墙踵板三 部分组成。立壁下部弯矩较 大,特别在墙高时,需设置 的钢筋较多。
1、路堑挡墙
1)在山坡陡峻处,用以减 少挖方数量,降低边坡高 度,避免山坡因开挖而失 去稳定。 2)在地质不良地段,用以 支挡可能滑坍的山坡山体。
2、路堤挡墙
1)在陡山坡上填筑路堤时, 用以支挡路堤下滑;
2)收缩坡脚,避免与其他 建筑物相互干扰,减少填 方量; 肩挡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