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墨子心得

墨子心得

墨子心得
代表墨子思想和墨家成就的著作,是《墨子》一书。

《墨子》,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是墨子及其弟子所著、记录墨子言行的总结性的著作。

《墨子》一书忠实地记录了墨子的原形,原书十五卷,七十一篇。

后经秦汉之时,遗失十八篇,现存十五卷,五十三篇。

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五个部分:
一是“墨辩”类,包括《大取》和《小取》。

这两篇集中反映了墨子所建立的逻辑思想体系,在人类逻辑思想发展史上,可与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印度的因明学媲美。

二是“论说”类,可分为通论和专论两部分。

通论包括《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共七篇,是一般性地论述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专论包括《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和《非儒》,共11篇,每篇又分为上、中、下篇,除去遗失,现存24篇,分专题论述墨子的政治思想,是全书的核心部分。

墨家的许多至理名言,如“强不执弱,富不侮贫”,“言必信,行必果”,“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等,皆出于此类。

三是“语录”类,包括《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五篇,记录墨子同外界辩论时的言行,是关于墨子生平的第一手史料。

四是“战备”类,包括《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等十一篇,集中讲述了各种守城技法和兵法思想。

五是《墨经》,《墨经》是《墨子》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经》和《经说》,囊括了逻辑学、哲学、伦理学、经济学、数学和物理学等各门科学的内容,称得上是一部微型的古代百科全书。

《经》分为上、下两篇,论列了各门科学基本概念的定义、分类和较简单的论题。

《经说》也是上、下两篇,是解释《经》的,指“为什么是这样”,突出其中成立条件。

《墨经》涉及的自然科学发现有五十多条,在此仅举几例:如《经上》:“圆,一中同长也。

”(圆,一个圆心,半径都相等)把圆的定义说的明白晓畅。

一些专家认为,对于圆的定义,这是迄今最准确、最简洁、最科学的定义。

墨子是著名的工匠,墨家弟子大部分从事过工、农业生产,在建造宫舍、军事设施及工艺制造,制作机械、工具中,随时都会遇到几何学等方面的问题。

他们在学习和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又自己研究和归纳,整理出一整套墨家几何学的理论体系,涉及到端(点)、尺(线)、区(面)、厚(体)、圆、长方形、切线及线段的重合、相交、比较等知识。

再如“力,形之所以奋也”。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根本原因)。

墨家的这条理论,可以看作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早期表达形式,但比牛顿第二定律早了一千七八百年,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除此,还有“杠杆平衡原理”,“斜面受力原理”等,并根据这些原理,制作了大量工农业、军事器械,如“桔槔、辘轳、滑轮、悬脾(守城的军事器械)、云梯(军事器械)等。

光学方面,更是值得人们称道。

《墨经》中论述光学的条目很多,涉及到物影生成、小孔成像、光线反射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等许多方面。

其中“小孔成像”的发现令人叫绝。

《墨子》原著15卷(总目录)
红字为缺失
2008-01-06 17:23 来源: 墨子学园 作者:墨翟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14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