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姓名:钱菲菲学号: 0941151232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院系:商学院指导老师:李光辉职称学历:讲师/硕士完成时间: 2013.05教务处制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承诺书本人按照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计划积极开展实验(调查)研究活动,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调查)记录,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参考文献资料外,论文(设计)中所有数据均为自己研究成果,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工作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额迅速发展,在部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巨大,区域较为集中。

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国家资源要素互补、产业合作等因素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发展。

但是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各国经济利益关系纷繁复杂,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商品贸易模式等不同因素影响下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在部分国家贸易出现逆差、比重下降明显的现象。

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我国需要在贸易领域、安全环境和周边关系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来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发展。

关键词:周边国家;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区域经济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between China and Surrounding countries development trade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surrounding countrie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trade volume in some surrounding countries showed big. In addition, the trade area concentrated relatively. There were some factors promoted the trade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surrounding countries, such as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related national resources complementary and industrial cooperation. But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nearby lead to the economic interests relationship of the nation turns complicate. Our country meet the different level of factors, for exampl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trade protectionism in China arose and different trade commodities. In some surrounding countries, the trade appeared deficit, and the phenomenon of the trade weight dropped obviously. The trade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surrounding countries were faced with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ur country should create conditions to promote the trade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surrounding countries, for instance, the aspect of the field of trade, security environment and the surrounding relationship.Key words: Neighboring countries; Trade development; Influencing factors; Regional economic目录一、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发展概况 (1)(一)中国的周边国家区域及进出口总额分布 (1)(二)周边部分国家进出口总额及比重情况 (2)(三)中国的周边国家贸易发展的特点 (5)二、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 (5)(一)资源禀赋的差异化 (5)(二)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6)(三)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 (7)(四)非传统安全因素 (8)三、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发展的措施 (8)(一)创新贸易模式,拓展双边贸易领域 (8)(二)加强安全合作,营造周边经济安全环境 (9)(三)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周边睦邻友好关系 (10)四、结论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一、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发展概况(一)中国的周边国家区域及进出口总额分布中国陆上邻国有14个,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1]。

此外中国海上邻国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6个邻国。

从我国所处的地区来看,中日、中俄、中印等大国都集中在我国周边。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0年和2011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区域如表1所示:表1中国与周边国家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及区域分布(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网站[1]刘帅. 面向陆地边界场景的三维建模方法研究[D]. 中南大学,2011据表1可以看出,在我国20个周边国家中,马来西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仍是我国周边主要贸易往来的国家[2]。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大幅增加,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市场,周边国家对中国市场的倚重增加,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及国际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不丹、文莱、尼泊尔等国家与我国贸易往来甚少。

所以通过比较中国与东盟十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贸易变化趋势来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发展情况。

(二)周边部分国家进出口总额及比重情况结合上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每个国家的货物进出口比重趋势也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情况。

1.中国—东盟图1 2006-2011中国对东盟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 图2 2006-2011中国对东盟贸易比重据图1可以看出,从2006年到2011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自2006年到2009年稳步上升,2009年出现一点回落,但是自2009年开始之后上升较快。

结合现实情况主要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而影响我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金融危机之后贸易上升较快。

据图2可以看出,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额比重总体呈现比较平稳的状态,自2008年开始稳步上升。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仅2011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达363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4%,201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2929亿美元。

东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在2011年,中国与马来西亚进出口商品总值高达900亿美元[3]。

[2]陈秀莲. 中国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影响因素的区域特征分析[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07)[3]蔡宏波.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比较[J]. 财贸经济,2007(07)2.中国—日本图3 2006-2011中国对日本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 图4 2006-2011中国对日本贸易比重据图3可以看出,从2006年到2011年我国对日本进出口总额自2006年到2009年贸易总额呈现波动性发展趋势,2009年贸易总额下滑,但是自2009年开始之后上升较快,总体看来,进口量超过出口量。

据图4可以看出,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额比重总体呈现出下滑的趋势。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中国与日本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3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8%,日本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2010年中国与日本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978亿美元[4]。

但是在2011年,中国对日本进出口贸易比重却是下降的。

3.中国—韩国图5 2006-2011中国对韩国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 图6 2006-2011中国对韩国贸易比重据图5可以看出,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对韩国贸易进出口总额处于上升趋势,2009年贸易下滑之后稳步上升。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对美国出口贸易的减少,自然增加了对周边国家的出口贸易,总体看来,进口量超过出口量。

据图6可以看出,我国对韩国的贸易额比重出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其中进口贸易比重下降稍许明显。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中国与韩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456亿美元,同比增长18.6%,2010年中国与日本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071亿美元。

[4]崔日明,陈付愉. 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2008(08)4.中国—俄罗斯图7 2006-2010中国对俄罗斯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图8 2006-2011中国对俄罗斯贸易比重据图7可以看出,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对俄罗斯贸易进出口总额处于上升趋势,2009年贸易下滑之后稳步上升且速度较快。

据图8可以看出,我国对俄罗斯的贸易额比重呈现波动趋势,其中出口贸易比重波动性较大,自2007年到2009年比重有下滑的趋势,2009年欧债危机后有回升的现象。

相对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比重则波动性较小。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中国与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793亿美元,同比增长42.9%,2010年中国与印度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55亿美元。

随着俄罗斯于2011年加入WTO 和中国对俄投资力度的增大,中俄贸易将取得较大的进步。

5.中国—印度图9 2006-2011中国对印度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 图10 2006-2011中国对印度贸易比重据图9可以看出,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对印度贸易进出口总额处于上升趋势,2009年贸易下滑之后稳步上升且速度较快。

据图10可以看出,我国对印度的贸易额比重呈现平稳发展趋势,其中出口贸易比重自2009年来上升幅度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