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三网际协议IP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三网际协议IP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

答:IP计算校验和包括在主机端计算校验和和在接收端计算校验和两部分:在发送端先计算校验和,并把得到的结果与数据包一起发送出去。接收端对整个数据包重复进行同样的计算。若得到的结果正确则接受这个数据包;否则就把它丢弃。

1.在发送端计算校验和

在发送端,将数据包按16位长度分段。把这些段用反码算数运算相加,将相加后得到的和再取反码就得出了校验和。

2.在接收端计算校验和

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包按16位长度分段,并把这些段相加。把得到的和取反码。若结果为0,则接受这个数据包;否则就拒绝这个数据包。IP数据包的校验和只校验IP首部部分而不校验IP数据部分。这是因为所有将数据封装在IP数据报中的高层协议,都有覆盖整个数据包的校验和。因此,IP数据报的校验和就不必再检验所封装的数据部分。其次,每经过一个路由器,IP数据包的首部就要改变一次,但数据部分不改变。

3.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4.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5.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发生了变化。B和E收到的报文MAC地址不同,A到B的传输B收到的是B在A所属子网的MAC地址,而E收到的是A在所属E的子网中的另一个MAC地址。另外,生存时间不一样。

6.将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的“生存时间”设置为1,重新计算校验和。

7.主机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8.主机A发送第5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9.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主机B、E是否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B可以捕获到A的报文,但是E捕获不到,由于超出生存时间,被丢弃。

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答:IP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的地址,硬件地址称为MAC地址,是主机物理层的地址,对应不同协议。IP地址主要用于确定主机的拓扑位置,物理地址是区分不同主机的编号。

练习2: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直接广播地址

(1)主机A编辑IP数据报1,其中: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172.16.1.255。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2)主机A再编辑IP数据报2,其中: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172.16.0.255。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3)主机B、C、D、E、F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捕获172.16.1.2

接收和发送的所有IP数据包,设置地址过滤条件如下:172.16.1.2<->Any)。

(4)主机B、C、D、E、F开始捕获数据。

(5)主机A同时发送这两个数据报。

(6)主机B、C、D、E、F停止捕获数据。

记录实验结果:

表3-4实验结果

主机号

收到IP数据报1

收到IP数据报2 BCDEF

结合实验结果,简述直接广播地址的作用。

答:所谓广播地址指同时向指定网上所有的主机发送报文,也就是说,不管物理网络特性如何,internet网支持广播传输。

2.受限广播地址

(1)主机A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255.255.255.255。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2)主机B、C、D、E、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设置过滤条件。(3)主机B、C、D、E、F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4)主机A发送这个数据报。

(5)主机B、C、D、E、F停止捕获数据。

记录实验结果:

表3-5实验结果

主机号收到主机A发送的IP数据报BCDEF

未收到主机A发送的IP数据报

结合实验结果,简述受限广播地址的作用。

答:不被路由支持,只作本地广播。

3.环回地址

(1)主机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

(2)主机E ping 127.0.0.1。

(3)主机F停止捕获数据。

主机F是否收到主机E发送的目的地址为127.0.0.1的IP数据报?为什么?

答:收不到。因为使用还回地址,我们可以实现在同一台主机上实现CLIENT和SERVER。受限广播地址的作用范围?

答:同一子网。

受限广播地址和直接广播地址的区别?

答:广播地址是一种特殊的IP地址形式,一种是直接广播地址,一种是有限广播地址。直接广播地址包含一个有效的网络号和一个全“1”的主机号,如你说的202.163.30.255,255就是一个主机号,202则是C类的IP地址,C类IP地址就是我们常接触到的。受限广播地址是32位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受限的广播地址是255.255.255.255。该地址用于主机配置过程中IP数据报的目的地址,此时,主机可能还不知道它所在网络的网络掩码,甚至连它的IP地址也不知道。在任何情况下,路由器都不转发目的地址为受限的广播地址的数据报,这样的数据报仅出现在本地网络中。

路由器转发受限广播吗?

答:否。

练习3: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在主机B上使用“实验平台上工具栏中的MTU工具” 设置以太网端口的MTU为800字节(两个端口都设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