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增施有机肥高产高效 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增施有机肥对提高产 量、改善品质、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都非常重要。研
究表明,在小麦产量从高产到实现超高产(550 kg 以上)的过程中,有机质、氮、磷、钾等因素中与 产量相关性最好的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同一类型
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的物理化学性 状,保肥、保水、供肥性能也越好。
1 有机肥营养全肥效长 有机肥料含有作物需要的所有养分,其中尤以
磷、钾素和微量元素为多,是农作物营养元素的重 要补给源。其中的养分在土壤中逐渐分解,能较长
时期地供给农作物矿质养分、有机养分和二氧化碳。 2有机肥是培肥改土的重要物质 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更新土壤腐 殖质组成、培肥土壤、提高土壤保肥保水供肥性
能、改善土壤热量状况、形成良好土壤环境的物质 基础。同时,还能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提高土壤
磷的解吸能力。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
与土壤中各种阳离子生成腐殖酸盐,腐殖酸和腐殖 酸盐形成一种缓冲溶液,可调节土壤的酸碱性,进
而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有机肥可提高解毒效果 净化土壤环境 有机肥的解毒原因在于有机肥能提高土壤阳离
子代换量,增加了土壤对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吸附 和络合作用。如,有机质的中间产物与镉的整合作
用形成稳定性络合物而解毒;有毒的可溶性络合物 可随水下渗出农田,提高了土壤白净能力。有机肥
一般还能减少铅的可给性,增加砷的固定等。例
如,增施鸡粪或羊粪等有机肥后,土壤中的有毒物 质对作物的毒害性可大大减轻或消失。 4有机肥可提高土壤的生物化学活性 有机肥可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和养分,对增加和
活化土壤微生物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家禽粪便 的酶活性特别高,是土壤酶活性的几十到几百倍, 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和小麦的生长发育。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我国合理施肥的基本 方针,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
境、培肥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 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肥虽然营养元素含 量全,但含量较低,且在土壤中分解较慢,在有机
肥用量不足的情况下,很难满足农作物对营养元素
的需要。而化肥营养元素的含量高,肥效迅速,可
根据农作物需要量的多少,进行针对性地补充,但 肥效短。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二者取长补短,
发挥各自的优势,即可满足农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 在数量和时间上的需要。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红薯巧施肥提质又增产 红薯是喜钾作物,在其所需肥料中,氮占 30%、磷占10%、钾占60%。在生长过程中,红薯
早期缺钾会出现节间、叶柄变短,叶片变小;后期 缺钾老叶叶脉严重缺绿,并逐渐脱落,严重影响后
期产量的形成。施用钾肥的方法是: 1 基施钾肥 在整地起垄时,每亩用草木灰150 kg,或硫酸 钾(也可用氯化钾)10 kg,与农家肥、氮磷复合肥
(硝酸磷)混合后施入土壤作基肥。 2钾液浸薯苗
将磷酸二氢钾用少量水溶化,充分搅匀后加水 稀释到2%的浓度,再把剪好的薯苗放在钾溶液中 浸泡1 hi顶叶朝上),取出晾干后栽插。能提高栽插
成活率,促进早发。 3团棵期追施 氮肥亩用碳铵20 或尿素7.5 kg,距薯苗根
部8~10 cm,开穴或打孔施入,施后覆土,促进 茎叶生长。 4施裂缝肥
在红薯膨大至土壤出现裂缝时,顺裂缝处灌施 钾肥,能有效地防治茎叶早衰和加速薯块膨大。以 施钾肥为主,辅施少量氮肥。一般在8月下旬亩用
磷酸二氢钾500 g、尿素500 g,配成3%的混合溶 液顺垄灌缝施入。
5叶面追肥 红薯栽后100~120 d(9月中下旬 茎叶产量开
始下降,但薯块仍在继续膨大,此期间亩用磷酸二
氢钾200 g,对水50 ,进行叶面喷施,一般增产 1~2成。 “钾”“硼”合施效果好 钾和硼这两种元素,—种属于大量元素,—种属于
微量元素,作物需要量不—样,其使用效应也不—样。 据试验,在施用氮磷基础上配施钾硼,比在同 样情况下单施钾或单施硼,对任何农作物而言,都
有明显的增产优势,增产率超过5%~8%,特别是 对油菜等喜钾、喜硼作物而言,其增产优势就更为
明显,可高达12%以上。
给农作物增施钾和补施硼,一般应在施用了氮 磷基础上进行。方法:一是作基肥施用,即在施用
氮肥和磷肥的基础上,每亩施用钾肥l0一l5 和
硼肥0.5~1 kg。二是作追肥施用,即在农作物生
长转折期,每亩追施钾肥3~5 kg,叶面喷施硼肥
0.2~O.25 kg(兑水40—50 kg,喷施l亩作物)。
以上三篇摘自《河北科技网》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