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最新资料推荐------------------------------------------------------

1 / 8

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 感性认识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 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

耳、 鼻、 舌、 身) 直接接触客观外界, 引起许多感觉, 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 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

目录 原理简介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与实践 感性认识同动物心理的区别 理性认识的因素 编辑本段 原理简介 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和初级形式, 是由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 事物的外部联系、 事物的各个片面的认识。

事物的现象是感性认识的对象和内 容, 直接感受性是感性认识的特征。

编辑本段 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包括相互联系、 循序渐进的三种形式:

感觉、 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人对事物的最初反映, 是主体的感官对内 外环境适宜刺激物的反映形式。

它反映事物的表面的个别属性, 例如, 可见光线( 波长在

380~77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 通过人的眼睛转化为神经过程, 产生视觉; 一定的声波( 频率为 16~20190 赫兹之间的声波) 作用于人的耳朵, 引起神经兴奋,产生听觉。

感觉是由感官 、 脑的相应部位和介于其间的传导神经组成的分析器系统协同活动的产物。

感觉因分析器不同可分为视觉、 听觉、 嗅觉、味觉、 机体觉等不同种类。

感觉是外部刺激力, 包括人的机体本身 的某些物质过程, 向意识的最初转化。

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它 为主体提供客观对象的整体映象。

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总和,它是主体依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对感觉所提供的各种特征和外部联系分析和综合的产物。

知觉已经显示出事物的主要外部特征以及现象的各要素之间的整体联系。

知觉的整体性结构是主体进行新的概括、 形成表象的基础。

表象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外部形象在人的意识中的保存、

再现或重组。

表象按其性质可分为记忆表象( 又称再现性表象) 和想象表象( 又称预见性表象) ; 按照概括的程度, 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表象不是知觉形象的简单重复, 它 再现的不是客观事物的全部联系和特性, 而仅仅是那些最有代表性的、 对人的实践活动最重要的特征。

人的表象是对事物的功能和意义的理解和概括。

正是这些方面在人的大脑皮层中构成稳固的联系。 ---------------------------------------------------------------最新资料推荐------------------------------------------------------

3 / 8

表象是具体形象性和抽象概括性的统一。

由感觉到知觉再到表象, 是人的认识由个别的属性和特征上升到完整的形象, 由当下的感知达到印象的保留和概括的再现的过程, 其间反映出认识由部分到全体、 由个别到一般、 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向。

但是, 从人的完整认识过程来看, 这些感性认识形式是对事物的表面特征的描述, 还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编辑本段 感性认识与实践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 人在劳动中不仅改造了 外部世界, 而且形成了 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感觉器官。

人的感觉器官 是人类整个历史实践的产物。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 反映过程不仅以客观对象为前提,

而且依赖于主体的感知活动。

学前儿童各类感觉的发展直接依赖于活动的发展。

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是各种分析器协同动作的产物, 其中运动分析器在感知事物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人对外部世界的实践关系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方向, 知觉的选择性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的需要。

在不同的实践关系中, 主体对同一客体会形成不同的知觉和表象。 职业实践对人的感知能力的完善有特殊的意义。

实践使人的感官的生理阈限不再成为感性认识的绝对界限, 人不仅依靠肉体感官, 而且借助于由实践提供的社会性器官 即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和精密仪器, 把感官无法感知的各种信息转化和放大为可感知的形式。

编辑本段 感性认识同动物心理的区别 高级动物的心理活动也具有感觉、 知觉和表象的形式, 但动物的心理反映局限于满足它 的生物学需要的那些属性, 动物的知觉始终是个体的并仅仅是生物的。

动物的心理活动建立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 它 只有物种的经验即无条件反射和个体的经验即条件反射, 而没有社会经验。

和动物不同, 人的感性认识本质上是理解性的。

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了 人能以不同于动物的方式去感知周围世界。

人的感性认识不仅直接同个体的经验有关, 而且以整个人类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为中介, 在个体的感受经验中凝结着整个人类感知和表象的总和。

人对事物的感知总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协调作用中进行的, 人的感性认识可以以词的形式陈述出来,个体的经验可以通过语言转化为社会的经验。

编辑本段 理性认识的因素 人的感性是有理性的感性, 纯粹的感性认识只是作为意识的萌芽存在于人的意识形成的史前时期, ---------------------------------------------------------------最新资料推荐------------------------------------------------------

5 / 8

存在于动物和婴儿的心理活动中。

从人的认识发展的既成形态来考察, 不渗透着理性因素的感性认识是不存在的。

理性因素在感性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

理性因素赋予感性内 容以结构形式。

尽管人的感觉器官 的敏锐程度个别地说来往往不及某些动物,

但是人对感觉到的东西的意义的把握为任何动物所不及。

主体已有的经验和理论影响着对感性材料的选择和集中。

特别是在微观领域中, 由于人的感官 无法直接感知微观客体,

因此, 认识主体同微观客体及其规律性建立感性的联系,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

人的理性总是这样或那样积极地参与感性映象的构成, 成为感性认识中不可分离的要素。

理性因素不仅使人的感性认识具有能动性, 促进着感知能力的发展, 而且也是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条件。

开放分类:

科学, 哲学, 理论, 释义, 认识 感性认识 相关词条:

真理理性认识认识 2、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重要阶段, 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 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具有抽象性、 间接性、 普遍性。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有: 慨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 判断在概念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区分、识别; 推理由一个已知的判断推出昂一个判断。

理性认识的这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不断深化, 具有递进性。

目录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 理性认识的特点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 理性认识的特点 展开 编辑本段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 rational

cognition 定义:

认识的高级阶段。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 分析,

加以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 形成概念、 判断、 推理。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 它 反映事物的全体、 本质和内

部联系。

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 是人们凭借抽象思维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 内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以抽象性、 间接性、 普遍性为特征, 以事物的本质、

规律为对象和内 容。

理性认识包括 3 种形式:

①概念。

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构成科学体系核心的逻辑要素。

②判断。 ---------------------------------------------------------------最新资料推荐------------------------------------------------------

7 / 8

反映事物关系的思维形式, 是对事物的状况和性质有所判定的思维形式。

③推理。

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 是通过对某些判断的分析和综合再引 出新的判断的过程。

编辑本段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 发展趋势 它

反映事物之间的内 在联系和发展趋势。

概念、 判断和推理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

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和普遍本质。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

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 是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继续和体现。

推理阶段的认识 理性认识相对于感性认识而言。

是指属于概念、 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认识, 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 全体、 内 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是由感性认识发展而来的,

它 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 概括、 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编辑本段 理性认识的特点 认识过程中的飞跃 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大量积累的基础上, 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

即抽出事物的本质、 全体和内 部联系, 用一定的物质外壳语词把它 标志起来, 这就产生了 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 细胞 , 它的产生是认识过程中的飞跃。

间接的反映 判断是展开了 的概念, 是对某一事物内 部联系作出肯定与否定的论断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从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它 能反映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此可见, 概念、 判断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此外还包括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 是对客观事物抽象、 概括、 间接的反映。

扩展阅读:

开放分类:

科学, 哲学, 理论, 释义 理性认识 相关词条:

真理本质感性认识实践道德认识理论有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