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大学通识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 邵进

南京大学通识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 邵进

16
“三三制”第 一阶段
• 关注培养模 式 • 关注学生个 性化培养
悦读经典计划+精品通识课:通识课质量追求
继续丰富通识教育——“悦读经典计划”
第一、第二课堂融合

“研读”模块——“经典研读课”、“经典研读MOOC”
“导读”模块——导师、名家、校友/学长为本科生提供阅读
指导,60个“经典导读读书班”、系列读书讲座、读书沙龙等
学科建设 与本科教学 融通
通识教育与个性 化培养融通

各行各业 领军人才 拓宽基础
与强化实践 融通
继承和发扬我国专 业教育的经验
高质量课程建设 新生研讨课与通识 教育课共建互补
பைடு நூலகம்

通识教育 与个性化培养 融通

四个融通
完整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专业 课、跨学科课程、 就业创业类课程
9
“三三制”教改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按文、理两个大类招生。 低年级不分专业,优先通识教育和学科大类平台课
4
“大文大理”模式开启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之路
匡亚明学院“大理科”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学科专业课程
学科群模块课程
大理科平台课程 通识通修课程
5
“大文大理”模式开启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之路 匡亚明学院“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
世界历史与世界文明
价值观与思维方法
目前,共有117门通识课, 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授 课教师基本为教授职称。
12
“三三制”教改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先生连续三年来 南大开设全校通识课“艺术与文化的多元阐释”
13
“三三制”教改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思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的核心要素:弘扬人文与科学精神,完善人的理 性、良知和美德,培养推理、辨析、质疑、反思等批判性 思维,最终促使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2
问题与思考
问题二:优质资源跟不上
根据本科生对通识课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对授课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投入最为关注。 思考:引进名师资源、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全校首门通识教育MOOC“认识地球”上线
14
汇报提纲
“大文大理”模式:开启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之路
“三三制”教改: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悦读经典计划+精品通识课:通识教育质量追求
问题和思考
悦读经典计划+精品通识课:通识课质量追求
继续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三三制”教改第二阶段(2013-2017) “三三制”第 二阶段 • 关注教学质 量 • 关注学生全 面发展
20
汇报提纲
“大文大理”模式:开启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之路
“三三制”教改: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悦读经典计划+精品通识课:通识教育质量追求
问题和思考
问题与思考
问题一:社会的价值追求趋于功利
陈 骏 校 长 感 言
怎样才能成才?我觉得在当下的大学校园里特别需要强调 “读书成才”,这是因为社会上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 享乐主义等不良之风正在侵蚀着校园风气,在大学校园里 “潜心读书”和“宁静致远”已变得不那么容易。
19
悦读经典计划+精品通识课:通识课质量追求
继续打造精品通识课
《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质量保障方案》 学科系列精品通识课(环境学、文创系列) 继续引进海内外优秀教师和优秀课程 教师培训、打造优质通识课教师队伍 继续打造精品通识“慕课”(多门通识MOOC省内 高校认学分) 教学方式变革(翻转课堂)
“三三制”人才培 养模式创新
实施以学生为本的个
性化培养,促进人人 成才
专业分流机制:依照
专业准入准出标准, 实现基于学生意向的 专业分流
多元培养分流机制:
自主构建课程模块
10
“三三制”教改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三三制”教改下的通识通修课程模块
建设通识通 修课程模块
• 通识课 • 新生研讨课 • 分层次通修课
南京大学 邵进 2015年11月15日
汇报提纲
“大文大理”模式:开启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之路
“三三制”教改: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悦读经典计划+精品通识课:通识教育质量追求
问题和思考
“大文大理”模式开启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之路 匡亚明学院 “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先行,成功试验
少年班
1985年 1989年 基础学科教 学强化部
52-66学分
重构学科专 业课程模块
• 学科平台课 • 专业核心课
46-55学分
设置开放选 修课程模块
• 新生导学课 • 专业选修课 • 跨院系选修课 • 创新创业课程 • 公共选修课 31-52学分
11
“三三制”教改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南京大学通识课七大单元
科技进步与生命探索
中国历史与民族文化 经济发展与社会脉动 文学艺术与美感 跨文化沟通与人际交往
Other Schools Go First 对南京大学的精英教育充 分肯定!
7
汇报提纲
“大文大理”模式:开启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之路
“三三制”教改: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悦读经典计划+精品通识课:通识教育质量追求
问题和思考
“三三制”教改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学会学习 与学会做人 融通
完善学生导学体系建设
优质课程建设:确保通识课程整体质量,才能从根本
上消除学生选课的“功利”心态。
24
敬 请 指 正
25

资深导师团队: 60位“悦读计划导师”, 60 个导读班, 60 位助
教,每本经典由一位导师牵头负责组织“经典导读班”

15级新生,毕业前需选修至少6个导读班(每个单元至少一个) ,通过导师考核,才能获得2个必修学分。
18
悦读经典计划+精品通识课:通识课质量追求
悦读经典计划
导读班目标: 激发阅读兴趣、 教授正确读书 方法、培养阅 读习惯; 导读班形式: 线上导读与线 下读书活动相 结合
目前我校通识课授课教师以教授为主,未来要注重对老师通识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培训 邀请、聘请国内外名师、大家为本科生开设通识课 教师激励机制 聘请60位“悦读经典计划导师”,吸引名师群给与本科生指导。
23
问题与思考
问题三: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健全 评教体系 评学体系
建立更加契合通识教育目标的教学评估机制。
基础学科教 育学院
1998年 2006年 匡亚明学院
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南京大 学将基础学科教育学院更名为匡亚明学院。
3
“大文大理”模式开启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之路
匡亚明学院“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
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宽厚 学科基础、突出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模式: 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 一级学科分流方向,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途径:宽口径、厚基础、近前沿、国际化
理科强化班
大类招生
学科群打基础
数学与信息
物理与天文
化学与生物
学科交叉
数 学
计 算 机 科 学
物 理 学
天 文 学
化 学
生 命 科 学
生 物 物 理
生 物 化 学
一级学 科分流
6
“大文大理”模式开启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之路
Science, 293, 1615, (2001) 讨论本科生教育的专刊中评述 中国的精英教育文章:

“悦读”模块——“悦读书社”学生社团 、读书节、师生共
同开展主题活动,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悦读经典计划:阅读能力和习惯培养是南京大学通识教 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7
悦读经典计划+精品通识课:通识课质量追求
悦读经典计划

六大知识单元: “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明”、“哲学与 宗教”、“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生命”、“全球化与领导 力” 基本经典书目:60本(每单元10本经典) 重要阅读导引:《南大读本》(上、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