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科技论坛 基于“飞思卡尔”单片机MK60DN512ZVLQ10的智能车设计 张瑾孟利利梁剑飞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本文设计的智能车以MK60DN512ZVLQ10为核心控制单元,采用“飞思卡尔”提供的B车模。硬件电路主要包括电源模块和 电机驱动模块;软件核心部分是采用PID控制算法对舵机转向和电机速度进行反馈控制。实验结果表明PID控制算法结构简单,工作稳 定性好,易于调试,优化了智能车的性能,使其更加平稳快速。 关键词:智能车;MK60DN512ZVLQ10;PID控制算法 1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在汽车中不断发展与应用,汽车智能化已成必然 趋势。不过我国的智能车技术仍不够成熟,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高 校,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该竞赛以智能 汽车为研究对象的创意性科技竞赛,要求在标准技术平台下完成软 硬件系统的设计【】 。本文介绍智能车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硬件电路设 计,详细介绍PID控制算法在舵机转向和电机速度的应用。 2系统总体结构 本文所设计的智能汽车系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检测系统,控 制决策系统和动力系统。其中检测系统采用0V7725和光电编码 器,分别用于检测赛道信息和反馈智能车速度,并传至单片机。控制 决策系统采用MK60作为主控芯片,动力系统同于控制舵机的转角 和直流电机的转速,其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总体结构图 3硬件电路设计 硬件电路主要包括最小系统板,核心板和驱动板。 3.1电源模块 供电分为四个部分:电机驱动、核心板、舵机与摄像头。电机驱 动电压直接由电池压提供,选择LM2940提供5V稳压,线路简单, 稳定性好。选择LM2941芯片作为6V稳压芯片给舵机供电。 AMS1117的线性度好,效率高,作为3.3V稳压芯片,给摄像头和液 晶供电。 3.2电机驱动模块 驱动电路的主要指标是能通过大电流,因此选用极低导通阻抗 和转换速率快的IRF3205为智能车驱动电机提供控制和驱动。另 外,设计栅极驱动电路可以提高PWM控制方式的调制频率,减少电 枢电流脉动,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 4系统软件设计 软件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处理、舵机控制、电机速度控制以及速 度反馈处理。 4.1控制算法设计 PID控制器将偏差的比例(P)、积分(I)和微分(D)通过线性组合构 成控制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在计算控制系统中,采用数字PID 控制器,规律为:e(k)=r(k)一c(k) (1) —k_ T u( )=ke{P(足)+’_∑e(j)+詈 ( )一 ( 一1)】) (2) 』』j=o J 其中,r(1()为第k次给定k 的比例系数;T。为积分时间常数;TD 为微分时间常数;T为采样周期值;c(k)为第k次实际输出值;u(k)为 第k次输出控制量;e(k)第k次偏差。 4.2舵机控制算法设计 舵机采用位置式PID算法(式2),因不需考虑智能车已行驶路 线与赛道复杂等情况,所以舵机控制采用分段PD控制,即根据赛道 类型调整参数P和D。比例系数P主要控制舵机转向,微分次数D 保证小车正常行驶时快速矫正。 4.3速度控制算法设计 经过多次测试,采用增量式PID控制,基本策略是直道加速,弯 道减速。智能车响应较快,调速准确且平稳。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为: Au(k)=kp( ( )一e(k—1))+kie(k)+kd (女)一2e(k—1)+e(k一2))(3) 5结论 本文设计的智能车系统采用PID控制算法对舵机转向和电机 速度进行反馈控制,实验结果表明PID控制算法工作稳定性好,易 于调试,可实现智能车在跑道上平稳快速行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竞速比赛规则 与赛场纪律. [2】卓晴,黄开胜,邵贝贝.学做智能车:挑战“飞思卡尔”杯【M】.北京: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年. [31LM2940 datasheet 『41吴卫国,蒋平’,陈辉堂,等.移动小车轨迹跟踪的力矩控制【J1.控制与 决策,1999,14(2):177—180.
基金来源: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3987009Y。 作者简介: ̄(1994一),女,江苏泰州人,本科在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