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x x学院学生调研报告二O 二O 年六月十五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摘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弱势的中国汽车产业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且其潜在的巨大市场对于形成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次报告主要采用调查问卷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新能源汽车高端核心技术存在缺失;国人仍无法完全接受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仍需完善。

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若干相应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术;政策一、调研背景1、新能源汽车简介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者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其尾气排放小甚至是零排放的优点,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 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 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 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目前汽车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我国的石油资源却仅占世界石油资源的2%,人口数量却占世界总量的22%。

汽车业发展给我国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废气、噪音时刻影响着城市的环境。

近年来全球石油资源日趋紧张、价格屡创新高,以及严重的大气污染和地球温室效应的加剧,新的能源来代替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特别是科技和电力驱动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完善下,新能源汽车将作为未来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2、新能源汽车发展概括(1)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早在十九世纪中期,世界上很多国家就已经开始关注并发展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早的是欧美各国。

美、日、德等汽车工业强国也在近几年先后发布了关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家计划。

根据美国奧巴马政府实施的绿色新政中的要求,美国已在2015 年普及10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日本也已经明确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低碳革命”的核心内容,并计划到2020 年普及1350万辆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下一代汽车”。

德国政府则早在2008 年11 月提出未来10年内,要在国内普及100万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并宣布德国将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

显然,这些欧洲国家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2)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我国是一个传统汽车大国,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国际比较中,我国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我国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人力资源并不丰富,但潜在的人力资源数量可观。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各大汽车集团和相关院校逐步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为产业的进--步发展做好了人才铺垫。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新能源汽车的新型能源充足。

新能源汽车的车用能源包括氢能源、燃料乙醇、生物柴油。

二、调研过程(一)宏观市场调研1、调研时间:2020.2.28—2020.3.252、调研方式:查阅文献资料,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

3、调研内容:(1)新能源汽车的类别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采用传统原油燃料,并结合电力驱动技术以提高车速和降低油耗的车型。

它的核心技术有电子控制系统、电力驱动系统、功率耦合系统、蓄电池和能量管理系统。

目前汽车市场上较为普及的混合动力车辆是汽油混合动力,能够在污染少、消耗低的状态下,长时间持续工作,达到最佳里程。

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电机转换能量,提供动力的汽车。

与混合动力最大的不同在于,纯电动汽车完全采用可充电式电池驱动,电动发电机和车载电池是其中的关键部件,基本结构非常简单。

燃料电池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是指将化学燃料作为电能来源,进行动力行驶的新型汽车。

核心部件燃料电池采用的能源间接来源是甲醇、天然气、汽油等烃类化学物质。

燃气汽车:燃气汽车主要有液化石油气汽车和压缩天然气汽车。

燃气汽车的二氧化氮排放量比传统燃油汽车低90%,碳氢化合物排放降低70%左右,氮氧化合物排放降低35%左右,是目前使用较为实际的清洁汽车。

这种汽车的优点是使用性好,无积碳,发动机寿命长,成本也较低,但是其受到能源不可再生的约束限制。

生物燃料汽车:生物燃料就是由生物原料生产的燃料,主要包括农林产品或其副产品、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

当今应用最广泛的是乙醇汽车,其主要燃料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的替代能源。

(2)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2010年之前,我国各个车企各自为战,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比较分散,缺乏全盘规划,政府的政策颁布也缺乏系统性。

随后,工信部于2010年8月底前向国务院上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依据,不仅明确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方针、路线、规模,还为整个产业链,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市场推广和配套设施等指明了发展方向。

与《规划》相配套,汽车行业也制定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三个战略:一是确立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地位。

二是坚持“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

三是实施“两头挤”的产业化推进战略,一方面继续保持小型纯电动车的产业优势:另一方面在政策容易覆盖的公共交通领域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最终实现向中高级或者主力车型的电动化推进。

近年来,我国为了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推出了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

中央财政前后8年预计将1000亿元的巨额资金投资于该产业上。

另外,《规划》提到的税收减免将分为两类。

对于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减免车辆购置税及消费税。

在2015年前,对于新注册的纯电动汽车和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消费者,免征车船税;对于购买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减半征收车船税。

(3)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情况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4)新能源汽车的优劣势优势:环保性。

纯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做到零污染,完全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

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造成的污染也少于传统汽车,因为发电厂的能量转换率更高,而且集中排放可以更方便地假装减排治污设备。

静谧性。

当人们对汽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后,静谧性自然会成为大家选购新车时的重要指标之一,豪车为什么比普通车开起来舒服?就是因为它拥有更加安静的驾乘空间。

只不过如今燃油车的静谧性已经处于瓶颈了,各种主动被动降噪措施都已经使完了,想追求进一步的静谧空间已经很难了。

新能源汽车则不同,电机与生俱来就比燃油机安静太多,十万级别的新能源汽车开起来可以比十五万乃至二十万的燃油车更安静。

电动机在运行中的噪音和振动水平都要远远小于传统内燃机。

在怠速和低速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舒适性要远高于传统汽车,随着速度的提升,胎噪和风噪成为噪音的主要来源,两者才回到同一水平上。

新能源汽车的这一特点对于提升汽车的NVH性能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平顺性。

这也是影响汽车驾乘质感的一大硬性指标,为了让车子更加平顺,燃油车们真的是使劲了浑身解数,从4AT到6AT再到8AT甚至到10AT,目的无非就是让车子在换挡、行驶过程中更加平顺。

而平顺与否也成了我们评判一款变速箱好坏的基本条件。

然而,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平顺度这个燃油车的“技术难题”却变得毫无技术含量,电动机的扭矩是瞬间爆发的,即便是在低转速的情况下也能输出很大的扭矩,因此不再需要变速箱了,只需要控制油门(或者说电门)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级变速”。

经济性。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层出不穷,给予购买新能源汽车各种各样的补贴,使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的电动汽车的售价能够下降到与传统汽车相当的水平。

而在油价高起的今天,新能源汽车的运行费用是要远小于传统汽车的。

节能性。

新能源汽车的百公里耗电量为15-20kw/h,算上发电厂和电动机的损耗之后,百公里的能耗约为7公斤标准煤。

传统汽车按百公里耗油量10L计,能耗约为10公斤标准煤。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能耗一定会继续降低继,并且在城市的拥堵环境里,新能源汽车的节能优势会进一步放大。

先进性。

新能源汽车可以承载更多先进技术。

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移动电源,可以轻松承载更多的电子设备,这在几年以后将会成为新能源汽车打倒传统燃油汽车的关键一击,看看现在新能源汽车上那些五花八门的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技术可清楚了解到其中差距。

劣势:续航里程短。

受限于电池的容量,目前市场上续航能力最高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也就是600公里,这在燃油车面前是不值一提的,而且这600公里还是“综合工况续航”,如果上了高速的话实际续航也就在450-500公里之间,冬天低温下续航能力还会再打折扣。

其实说起来450公里左右的高速续航也能满足长途自驾游了,就算车不休息人也得休息啊,但前提是要做好功课,随时把握好电量。

单就远方来说,还是燃油车更靠谱一些。

充电难。

在国内充电设施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充电是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的一大难题。

公共场所充电桩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出行,这严重阻碍了新能源汽车在中小城市的普及。

充电慢。

习惯了燃油车那种三分钟加满油的高效补能方式后,许多人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感到难以接受,即便是目前最快的快充也要花将近30分钟才能充满80%的电,虽然可以利用夜间休息时间充电,但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当今社会,如果遇到什么突发情况,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慢的缺点就会凸显无疑。

安全性。

谈到新能源汽车,很多人首先都会想起“自燃”这个词,尤其是蔚来ES8连续发生多起自燃,更是给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了当头一棒,令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谈之色变。

其实,据统计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是远远低于燃油车的,据统计2019年全国新能源汽车自燃率约为万分之0.126,然而,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过分宣扬之下,许多人已经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了错误认知,误以为新能源汽车很容易自燃,如何扭转这种错误认知,这是新能源汽车未来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消费者的调研1、调研时间:2020.3.26—2020.5.302、调研方式:调查问卷与电话访谈3、调研内容:(1)普通大众调查①调查对象性别比例:本次调查中男性68人,女性32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