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糖尿病课件ppt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糖尿病课件ppt
9
(三)糖耐量异常 5.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 11.1mmol/L时为糖耐量损伤(IGT); 6.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 6.99mmo/L时为空腹血糖损伤(IFG) 在我国医生在作出诊断时往往要结合 临床症状加以考虑,如果有症状只要有一 次空腹或餐后血糖达到上述糖尿病诊断标 准,就可以判定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 糖尿病症状,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 达到上述标准,才可以判为糖尿病。
3
总胆固醇(TCH)正常值为2.9-6.0mmoL/L
空腹是指8~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血糖正常范围是3.9~6.0mmol/L 5.6~6.9mmol/L为IFG(空腹血糖调节受 损),是一类非糖尿病性空腹高血糖,是 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确诊糖尿病不是这一张化验单那么简单, IFG同时也是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标志,要 小心了。
Hale Waihona Puke 7(二)可排除糖尿病:
1、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140-200 mg/dl (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减;如 空腹血糖110-126 mg/dl(6.1-7.0 mmol/l)为 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2、若餐后血糖<140mg/dl(7.8 mmol/l) 及空腹血糖<100mg/dl(5.6mmol/l) 可以排 除糖尿病。
8
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一)糖尿病 1.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 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mmol/L, 糖尿病。或2.空腹血糖(FPG)≥7.0mmol/L, 糖尿病。 (二)正常 3.空腹血糖(FPG)<6.11mmol/L,正常。 并且 4.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正常。
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社会老年化 饮食结构改变:高脂肪摄入 缺乏运动 工作压力大 生活节奏 快 糖尿病患病率(4-5%)
13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差,总体 达标率<10%;
14
糖尿病现状不容忽视
糖尿病相关死亡率增加; 心脑血管病变占糖尿 病死因第一位,糖尿 病患者冠心病患病率 由2.3~38.0%增至 19.1~62.2%。
(一)确诊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 或餐后血糖≥200mg/dl (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 或餐后血糖200mg/dl (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 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 或餐后血糖200mg/dl (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 糖200mg/dl(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16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分胰 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 疗;IDDM型糖尿病属内源胰岛素分泌不足, 需用胰岛素治疗;NIDDM型糖尿病的高血 糖与以下三种主要的代谢有关: 1 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失常; 2 肝脏向血液中释放葡萄糖增多; 3 胰岛素刺激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下 降。
服糖后2小时 ≥10.0 11.1 ≥11.1
5
(糖耐量损害)
空 腹 <6.1 <6.1 <7.0
服糖后2小时 ≥6.7 ≥7.8 ≥7.8
(空腹血糖损害) 空 腹 >5.6<6.1 >5.6<6.1 ≥6.1<7.0 服糖后2小时 <6.7 <7.8 <7.8
。
6
[诊断要求的几点说明]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1
第一课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 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 一组代谢疾病群。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 2.33亿,且正以每年新发700万患者的速度 猛涨。近3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急剧上升。
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胰岛素绝对 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和多并发症并 存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常见病、多发病, 可分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DDM,又称1 型糖尿病)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又称2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 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终身疾病,主要表 现为慢性高血糖并伴有碳水化合物、脂肪 和蛋白质代谢障碍
17
糖尿病的治疗
胰岛素也可以用于治疗NIDDM型糖尿病, 但目前用于治疗NIDDM型糖尿病主要采用 口服降糖药,除此之外,中医中药也起到 了一定的作用。
18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治疗 口服降糖药近年 来有了迅速的发展,除原来的磺脲类 (sulfonylurea)及双胍类(biguanide)外,已有第 3类α—葡萄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 inhibitor),供临床应用,第4类胰岛素增敏 剂(insulin sensitizer) (噻唑烷二酮类)
10
该病本身引起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是其致 死的主要原因,诊断该病主要依靠症状和 实验室检查的血糖结果, 其治疗原则为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和个 体化;治疗目标是使血糖/血压/血脂达到 或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和延缓并发症
11
病因
一、遗传 二、病毒感染 三、自家免疫 四、继发性糖尿病
12
糖尿病的现状
4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血糖和临床症状。以下诊断标准是 1999年WHO、IDF公布,同年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 等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
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0mmol/l(检查近三个月的血糖 变化总体情况)
血糖浓度单位:mmol/l 静脉(全血) 毛细血管 静脉(血浆) (糖尿病)空 腹 ≥6.1 ≥6.1 ≥7.0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1
2.3
15
糖尿病治疗要求达到的目标
代谢控制良好(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 白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体能状况 生活品质优良 不发生严重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 高渗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 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出现,早期发现、早期 治疗,将其危险性降至最低程度 治程中减少低血糖发生,避免严重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