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县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县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1 / 7
县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龙潭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位于洛泽河镇西南部,分别与贵州省威
XX县石门乡和XX区盘河乡相邻,是省市进入彝良的南大门,更是外界感
知彝良的第一道窗口,总面积平方公里,有30个村民小组,1478户6072
人。全村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20个,党员87名,其中60
岁以上老党员37名,占党员总数的%,外出务工党员19名,占%,现任党
总支于XX年5月选举产生,共有委员7名,其中妇女委员1名。
近年来,龙潭村党总支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紧紧围绕“云
岭先锋”工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切实加强支委班子建设,不
断完善党总支“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素质教育制度和党员目标管理
制度等,带领和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开展“星旗联创”活动,引导群众建
立新经济合作组织,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总支的
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一、具体做法
(一)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着力点。一是高标准定位工作思路。
XX年,新一届村党总支委员会选举产生后,党总支一班子人在认真调研
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建设“民富、村美、风正”新农村的要求,按照镇
党委提出的“五家四村”
建设规划,把全村党建工作思路定位在“四村”建设上,即“党建
领村,科技强村,依法治村,文明兴村”和“以典型指导大面,以示范带
县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2 / 7
动全局,以党建促进发展”的具体措施。二是明确工作目标。通过全面
实施“五家四村”党员带动工程,促进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动群众创
业致富的本领,有效破解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债务化解的难题,实现富在
农村;带动群众学用科技,有效破解科技服务和提高农民素质的难题,实
现学在富村;带动群众破除迷信,积极开展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有效破
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难题,实现乐在农村;带动群众开展有“三清五
改”,改善村容村貌,实现美在农村;带动群众学法用法,有效破解农村
依法治理难题,实现和在农村。XX年,龙潭村党总支被确定为市级基层
党建示范点,为了全面提高党员素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好支
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总支从构建无职党员发
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入手,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制定了含党总支
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内制度建设、“双培双带”工程、党员
电化教育、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小康业绩建设、村级民主法制建设等
内容的《XX 县洛泽河镇龙潭村创建市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实施方
案》,并严格组织实施。[---分页---]
(二)开展“星旗联创”活动,激活无职党员的责任心。在全村9个
基层党支部20个党小组全面推行“星旗联创”
活动。按照“五好五带头”的总体要求和14个岗位设置,设立了
“团结星、遵纪星、致富星、贡献星、义务星、形象星、计生星、文
明星、参政议政星、宗旨星”十颗星。实行以岗定责,履岗评星,星旗
县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3 / 7
联创。全体党员通过自主认岗,支部定岗,党员自觉履职,年终各支部根
据党员履职情况,召开党员大会民主评议党员履职情况,评定“优秀、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报村党总支审批,村党总支再根
据党员得星多少,评选出红旗党支部,并将“星旗联创”评选情况向群
众公示无异议后进行表彰。“星旗联创”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较好发挥,党总支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得到
了增强。根据党员履职情况评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四个档次。在“星旗联创”活动中,每名党员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了三
个以上不同岗位,围绕“为民、惠民、利民”,积极开展“十比十看十
带头”,履职中坚持做到亮出身份,树好形象,把监督权交给广大群
众,“星旗联创”活动,激活了我村无职党员的责任心,增强了党员的责
任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党在农村的
组织基础不断得到夯实,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加强,
助推了新农村建设。
(三)抓实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带动全村经济发展。XX 年10月,龙
潭村向家湾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示范点,怎样
建好向家湾新农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摆在村党总支面前。在市、
县委政府和镇党委的关心及市、县、镇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成
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镇联系组组长和向家湾村民小组长为副组
长的向家湾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村党总支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对照
县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4 / 7
家园建设学习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让干部群众吃透精神,防止因思
想认识不足造成工作失之千里。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了解村情民意的
基础上,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村党总支把向家湾新农村定位在创
“四化”上,即:“环境山水化,村庄田园化,产业设施化,家庭和谐
化”。一是拟定方案。围绕“四化”创建,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
党总支立足村情拟订编制了《XX县洛泽河镇龙潭村向家湾新农村示范
点五年发展规划》。力求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年实施。二抓是抓
土地治理。建设新农村,经济是支撑。向家湾地处龙潭坝子,这里气候
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但因龙潭坝区地底水
量多,常年积水导致地温偏低,党总支积极争取国土部门支持,实施土地
整治,组织动员群众修建排涝沟2条,沿田间修建田间10余条小道,降
低地下水位,排除冷凉水,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和复种指数。三是发
展林果蔬菜。村党总支把可持续增收和短期效益有机结合为一体。按
照“在山上做文章,在林下找大钱”的思想,组织党员群众在25度以上
坡耕地种植核桃100亩,滚动发展魔芋
30亩。根据昭通、彝良蔬菜上市时间,抓蔬菜品种改良和蔬菜品种
结构调整,在坝区引进种植春前、秋延优质蔬菜40亩,亩钢架试验大棚,
雪莲果2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了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种植早冬洋
芋150亩,仅此一项,向家湾人均增收460元。四是创办协会。在用水
和大棚管理上,村党总支引导群众采用协会方式运作,通过协会来组织,
县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5 / 7
党员来带动,建立了向家湾用水协会和向家湾蔬菜协会。尤其在蔬菜协
会管理山,整合14家农户的土地转租给蔬菜种植能手来经营,逐步使土
地向大户和种植能手转移,实行能人带动,有尝扶持,滚动发展。通过示
范带动,今年,龙潭坝区5社发展蔬菜种植农户35户种植早冬洋芋420
亩,蔬菜100亩,其中钢架大棚30个,向家湾新农村示范点的带动作用
日趋凸显。五是抓环境整治。昔日的向家湾,农户住房杂乱无章,房前
屋后柴草乱堆乱放,门前污水横流,公用设施薄弱,脏、乱、差十分突
出。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高涨,家家户户立
刻行动了起来。远在昆明打工的顾良文、杨应强、黄树荣等党员,听到
家乡在搞新农村建设,放弃了每个月一千多至两千多元的优厚待遇,毅
然回到家乡投入建设新农村的行列,带领群众一个多月苦干实干、发动
投工投劳,进行村内主路、院坝硬化,改厨改厕改圈,建设绿化广场,建
多功能党群活动室,对居住环境房前屋后清洁卫生实行“三包”,即包
清理、包打扫、
包维护。通过上级的支持,在党员群众的努力下,大大改善了生活
环境,成为了全县有名的新农村点。六是抓培训全面提升党员素质。建
设新农村,党员群众是主体。只有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
营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是有根之本。只有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根
据群众所需,村党总支积极主动与市科技局、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
县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6 / 7
委宣传部、县妇联和镇司法所等有关单位联系,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
了外出务工常识、法律法规、精神文明建设、卫生常识、蔬菜种植管
理和妇女如何操家理屋等技能培训,引导党员群众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
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增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信心和决心,成为
自我创业,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成为新农村建设
的重要推动者。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守法的生活方式。[---
分页---]
(六)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龙潭村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创建了一家小型发电站,30多年来,为我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
贡献,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因地制宜地走好依托土
地资源开发增收、发挥区位优势多元增收、搞活集体资产经营增收、
开发新型资源特色增收等路子,我村大胆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
前,全村已有电站5座,其中兼并1座,新建1座,在建1座。
促进了我村电力产业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我村村级集体经
济抢抓机遇、大干快上的发展势头强劲,夯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
物质基础。
近年来,龙潭村通过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全村无职党员在
新农村建设中的“双带”作用得到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得到较好体
现,群众建设新农村积极性高涨。XX 年,村“两委”被市委市政府授予
县基层组织建设典型材料

7 / 7
“十佳基层单位”。XX年,向家湾新农村示范点被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
典型示范经验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