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认知

文化认知

文化认知 一、文化价值的本质 世界观:人们对宇宙的本质与宇宙对整个人类环境影响的信仰系统 世界观反映了一个文化如何处理有关超自然、自然、人类本身与动植物的本质问题。 中国:天人合一,天地人和谐 1. 宇宙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大整体;2. 宇宙的变化是一种唤环形的运动; 3. 宇宙的变化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 西方:天与人分割独立的客体 1. 和谐是人类沟通的手段而不是目的;2. 沟通能力是一种控制对方的力量; 3. 不认为与互动对方的互助合作是一种道德性的义务。 东西方世界观的差异 1东方人 西方人 2天人合一 、天人隔离3精神与物质一体、 信仰人涵盖心、体、灵 4信仰心与体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一体 5人类生存之道在于征服自然、上帝主宰人类6人类同出一源,不用分你我 、 人必须有理性与分析性的思考7科学与技术只是制造进步的假象、 科学与科技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9冥思禅坐可以与宇宙合一 、 行动与竞争才是正途 文化价值 价值指人们的信仰与世界观的评价面 文化价值系统是评估一群人行为的理想或标准。它代表一组经由学习获得的法则,这些法则是用来解决文化所碰到的问题与如何做决策的归依。 文化价值定义为一组代表人们所期待或希望,所求或所禁的法则,是对举止行为的一组评判的法则。 文化价值的种类 文化价值的方向可以是正面的、负面或中性的;文化价值信仰的强弱。 文化价值分为两类: 工具性价值:道德和能力两个领域。 道德性价值与沟通行为有直接的关系;能力的价值关系个人的性格。 终极性价值:处理关于生存与生命存在与目的等问题; 工具性价值 终极性价值 雄心的 宽怀的 舒适的生活 有能力的 快活的 刺激的生活 洁净的 勇敢的 成就感 和平的世界 宽容的 有用的 平等 家庭的安全 诚实的 富于想象的 自由 快乐 独立的 理智的 内心的和谐 成熟的爱 逻辑的 钟情的 国家安全 享乐 依顺的 礼貌的 救赎 自尊 负责的 自制的 社会的认同 智慧 纯真的友谊 美丽的世界 中美主要价值观比较 美国 :个人主义 自由平等 民主人道主义进步成就实际性重时间不拘礼节道德感 中国:孝顺 容忍他人、谦逊 重礼仪、仁慈 中庸、正义感 人道权威、个人稳健 爱国主义 、自洁 耐性、文化优越感 适应性、谨慎 耻感、安分守己 深交性、财富 与人和谐 文化价值与沟通 • 价值观与符号行为 • 沟通过程中人们使用的符号语言或行为,虽然可能只是反映自己内在的动机或可能受到当时沟通情景的牵制,基本上,人类的语言与行动是反映深植于内心经由社会化过程习得的价值系统的主要管道。 • 文化价值通常表现在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行为。 • 语言的表达用来强调个人或团体信仰的特殊价值观的重要性。 • 非语言的表达则借助各种社会仪式来传递价值信仰。 语言表达与价值观 1. 俗语、谚语2. 谜语与民间故事3. 诗词 非语言表达与价值观 1. 宗教、社交礼仪2. 艺术3. 仪式与艺术 沟通行为受制于价值观 价值观决定沟通过程什么是可欲或不可欲,什么是好或不好等判断取舍的标准。 和谐观念给华人沟通行为设置了五大行为准则 1. 自制2. 不直接拒绝3. 给面子4. 礼尚往来5. 重视特殊性关系 文化价值取向的模式 • 文化价值是举止行为的一组评判法则,无法经由感官来直接观察,必须从实际生活的面向,才能观察归纳出来。 • Parsons模式 • 满足与惩戒之矛盾 • 个人与集体利益之矛盾 • 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两个价值取向的标准之间的选择 • 成就与归因 • 对于利益范畴之定义的特殊性或普及型 Kluckhohn & Strodbeck 模式 分析文化模式的五种价值观导向 导向 价值观和行为

人性 基本为恶 善恶混合体 基本为善 人类与自然 人从属于自然 天人合一 人是自然的主人 时间感觉 倾向于过去 倾向于现在 倾向于未来 行动 正在发生 正在变化 实践 社会关系 服从权威 倾向集体 个人主义的 1. 人的本性是什么?2.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什么?3. 对待时间的倾向是什么?4. 对行动持何种价值观?5.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Condon & Yousef 模式 1. 自我:个人主义– 相互依存;年纪; 性别;行动 2. 家庭;关系取向;权威性;角色行为;移动性 3. 社会:社交互惠性;团体成员;中介;正式化;财产 4. 人性:理性;善恶;享乐;可变性 5. 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之法;自然的结构性;时间概念 6. 超自然:人与超自然的关系;生命的意义;神意;宇宙秩序之知识 Hall 模式 • 高情景文化:沟通过程中的信息大部分表现在内化性或经由肢体来表达,很少表现在外显性的制码过程。 • 1. 不重视外显性的口语讯息; • 2. 重要信息通常表现在时空、情况与关系等情景性线索; • 3. 高度强调和谐,并具有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与偏好沉默的倾向; • 4. 说话时,不善于直接触及重点,而且避免直接说“不”。 • 低语境文化:大部分的沟通信息经由外显的符码来过程。 • 1. 不重视沟通的情景脉络; • 2. 重要信息通常表现在外显性的口语表达; • 3. 重视自我表达、口语流利、与雄辩术; • 4. 直接陈述己见,而且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 Hofstede模式 • 1.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 个人主义:个体是唯一的,最重要的单位;强调独立性而非依赖性;个人成就获得奖励;每个个体的独一无二性具有最重要的价值。 • 鼓励竞争而非合作;个人目标重要集体目标;人们在感情上不会以来宇组织或机构,重视个人决策。 • 集体主义:自己人团体而非个人的观点、需要和目标;有自己人团体界定的社会规范和责任而非个人获取快乐的行为;自己人团体的观念而非个人呢的不同观念;时刻准备与自己人团体成员合作。 • 个人身份建立在社会体系之上;个人感情依赖于组织和机构;强调对组织的归属;组织侵犯私人或家庭的私生活;个人相信集体的决策,即便以牺牲个人的权利为代价。 2. 不确定性规避 • 不确定性规避: “界定一种程度,一种当人们不确定性时的情况时所感到的不安程度,于是人们通过对严格的行为方式的遵循和对绝对真理的信仰,尽力避免这些情况”。 • 高度不确定性规避:避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向其成员提供稳定性,制定正式的规则,不容忍偏离正规的观点和行为,并相信绝对的真理和专业技艺。 • 焦虑和压力较高:为了增强生活的有序性,他们非常需要成文的规则、计划、规范、典礼和仪式。 • 低度不确定性规避:比较容易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不为偏离主流的人或主张所困扰,对不寻常性的容忍度比较强。他们喜欢主动性,不喜欢等级关系。他们乐于冒险,灵活性强,心态比较放松。 3. 权力距离 • 权力距离:用来测量组织员工接受不平等之权力分配的程度。 • 较大的权力距离:层级的结构严明,上司与下属的权力与义务分明,下属服从上司是当然之事。 • 较小权力距离:不注重僵化的礼节、头衔、地位、性别与年龄的差异,并不是行事顺序的衡量标准,专业能力比层级结构更重要 4. 阳性主义和阴性主义 • 阳性主义和阴性主义并不是指男人和女人,而是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被展示和评价的程度。 • 阳性主义:社会主导价值观在多大程度上以男性为主导。与这种文化相关的是一些展示野心、不同的性角色、成就、追逐金钱等行为和雄性的标志。要求男性有主导能力,进取心强并且行事果断。 • 阴性主义:具有阴性主义特征的文化强调关心、理解别人的行为。阴性主义世界观认为,男性无需行事果断,他们也可担当起照顾别人的角色;他提倡性别上的平等,认为人和环境非常重要。阴性社会的性角色比阳性社会容易变化。两性相互依赖的行为比较合适,人们同情不幸的人。 儒学动力 工作的伦理与对传统的尊重 1. 家庭内的社会化过程特别强调自制、教育、学习技艺、以及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工作、家庭及义务; 2. 协助个人所认同的团体;3. 重视阶层并视之为理所当然;4. 重视人际关系的互补性。 Schwartz 模式 一普世性价值 1. 权力2. 成就3. 享乐主义4. 鼓舞5. 自我引导6. 普世主义7. 仁爱 8. 传统9. 合模10. 安全 二归纳成两组对立的面向:迎变与保守、自我超越与自我加强 认知的本质与过程 1. 认知:个人对来自外在世界的刺激的选择、评估与组织内在过程。2. 认知的过程(选择:接触性选择、选择性专注、选择性保留;组织:把认知的对象组织成便于理解的类别;解释:赋予感知对象不同的意义 3. 认知的特性:结构性 稳定性意义性 影响认知的因素 1. 生理因素(味觉、气味、听觉、视觉、年纪、身材;健康与生理周期 2. 社会角色(性别角色、职业角色3. 自我观念: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4. 文化影响 文化与认知的关系:文化不仅提供了解释认知的基础,而且引导我们选择与归纳认知的对象 饮食、颜色、社交问候、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其他影响 刻板印象:对于一群人过度简单、过度概括或夸张化的看法。 1. 以最明显的特征加以归类2. 以一组特征涵盖全体3. 以同一种方法对待整体人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与信仰 刻板印象:对于一群人过度简单、过度概括或夸张化的看法。 1. 以最明显的特征加以归类2. 以一组特征涵盖全体3. 以同一种方法对待整体人 刻板印象与信仰 信仰:1. 经验性信仰2. 咨询性信仰3. 推测性信仰 刻板印象与事实的扭曲 1. 过度强调群间差异2. 低估群内差异3. 选择性认知 刻板印象的多样性 方向:正面或负面 强度:强弱 正确性 内涵 偏见 态度:我们队人、事、物做出正面或负面回应的倾向。 偏见:我们对一群人产生错误的信仰或看法所积累而成的僵化态度。 偏见的错误想对沟通的伤害性比刻板印象要严重 偏见的多样性1. 诅咒2. 规避3. 歧视4. 人身攻击5. 灭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