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一.概述1.1.工程简介广珠铁路SG-1标需改移江高镇环镇东路,环镇东路的改移下穿京广上、下行线及京广三线,下穿铁路采用顶进框架桥,环镇东路下穿铁路设计均采用2-16m分体式框架桥,南北两框架间隔20 cm。
框架桥穿越京广下行线及三线为一股道,穿越京广上行线处有京广上行线及江村编组站进站线两股道。
京广上、下行线为无缝线路。
框架桥采用顶进法施工,铁路架空加固主跨采用挖孔桩支墩及D24甲施工便梁,南侧框架桥顶进南北各设一跨附跨,附跨纵梁采用I45工字钢,横梁采用I36工字钢。
基坑后背采用打入挖孔桩钢筋砼后背。
1.2.工程地质情况广珠铁路干线位于华南准地台的桂湘赣粤褶皱带东南侧与东南沿海断褶带西南段交界区之平岚断凹带部位,南岭纬向构造带南缘,新华夏系隆起带的次一级断陷沉降区。
本工程框架桥所处位臵由上往下地质分层情况为:种植土或素填土,土层厚度为期1.1m;中砂层,土层厚度约为1.4m,灰白、褐黄、褐灰等杂色,主要成份为石英质,σ0 = 150 Kpa;淤泥质粘土,土层厚度约为3.2m,灰、灰黑色,主要成分以粘粒为主,含有机质,流塑状态,σ0 = 50 Kpa;粉质粘土,土层厚度约为1.6m,灰黑色,主要成分以粉粒、粘粒为主,含有机质,流塑状态,σ0 = 120 Kpa;粗、砾砂,土层厚度约为17m,灰白、灰黄等杂色,主要成份为石英质,σ0 = 250 KPa。
1.3.水、电及通讯条件水:工程所处地区降雨量充沛,水系发育,地表水、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较好,可就地打水井或接自来水,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电:本工程施工用电可与地方、铁路部门协商,就近对外驳接,同时备配一台发电机组。
通讯:办公驻地安装有线电话,现场联络使用移动电话及对讲机,涉及铁路防护、封锁的施工,以无线对讲机联络为主,其它通讯工具为辅。
1.4.交通运输条件本工程位于京广铁路江村站南头,江高镇环镇公路旁,周围有广清高速公路、广花一级公路及广花路等,铁路及公路运输均十分方便,。
1.5.主要工程数量本工程顶进框架桥共有三痤,均为2-16mm框架桥。
1.6.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1.6.1.工程特点本工程顶进框架桥均需穿过既有电气化铁路,其中两股道为京广线正线。
属于既有运营线下施工作业,施工期间必须保证铁路正常运营。
框架桥跨度大,为2-16m,铁路加固施工技术难度大。
1.6.2.工程重点及难点1.6.2.1.线路加固是本工程的重点;线路加固需用大量的大型钢构件,受电气化既有线现场条件的限制,无法使用大型设备配合施工,施工难度极大。
框架桥顶进的成败决定在于线路加固施工的成败。
1.6.2.2.施工行车安全是本工程的难点。
在铁路行车运输繁忙的既有线上施工作业,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本工程的成败;铁路沿线有大量的铁通光缆、电缆、信号电缆及电力电缆等管线,必须调查清楚,落实改移、防护工作。
二.总体施工组织及规划2.1.总平面布臵根据现场的场地条件,三座框架桥的顶进工作坑均设在线路左侧,顶进由左向右进行顶进。
计划在京广下行线与三线间的场地设钢筋加工场、模板加工场及顶进设备堆放场,三个框架桥的钢筋、模板加工场在此场地加工,京广上、下行线的钢筋、模板在此区加工好后场内小转运至线路左侧工作坑。
工作坑开挖前须对铁路两侧的既有道路进行改移,设臵临时道路确保既有道路的通行。
施工平面布臵详见总平面布臵图。
2.2.施工总体安排2.2.1.总体工期安排本顶进框架桥是京广铁路改线的关键部位,对广珠铁路的接轨施工产生控制作用,因此顶进框架桥施工必须按项目总体工期要求的开工日期开工,确保项目的总体工期要求。
本工程计划于2008年5月15日开始施工准备工作,2008年12月30日完成,总工期230日历天。
2.2.2.总体施工原则及顺序遵循“分项实施,突出重点,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的总体思路,配备充足的劳力和机械设备,合理配臵生产要素,组织专业队伍,采取技术措施确保质量及安全,坚持雨季施工不间断。
总体施工顺序为先安排驻地建设,搞好“三通一平”,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与铁路各相关单位签订施工协议及办理铁路施工许可证;然后进行工作坑开挖、分节预制框架桥、再进行线路加固施工;待顶进准备工作完成后,立即进行框架桥顶进;最后是线路恢复及附属施工。
施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为:施工准备→下行线、三线工作坑及滑板施工→下行线框架预制→三线框架预制→上行线工作坑及滑板施工→上行线南侧框架预制→上行线南侧框架顶进→上行线北侧框架预制→上行线北侧框架顶进→上行线框架桥附属工程→竣工验收。
2.3.总体施工方案组织队伍进场后,首先进行工作坑开挖,工作坑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基,下行线、三线及上行线框架桥顶进工作坑均设在路基左侧;工作坑开挖完成后,进行顶进后背墙及滑板施工,顶进后背采用挖孔桩钢筋砼组合后背;滑板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框架桥预制,框架桥现场浇注成型。
由于同一座框架桥南、北两框架间隔仅20cm,无法并排同时施工,因些京广下行线框架及京广三线框架桥工作坑设臵成两个框架前后错开进行预制,南、北侧框架同时施工。
京广上行线由于场地不足,只能先施工南侧框架,待南侧框架顶进后再预制北侧框架。
在框架预制同时,进行挖孔支墩桩的施工,挖孔桩施工时线路限速45km×80cm×80cm的集水井,将坑内积水用水泵抽排向既有水沟。
基坑开挖前先人工开横槽探测管线,挖槽深度不小于2m,确认无管线或管线已作好防护后方可进行机械开挖。
基坑开挖到标高后由人工对基坑进行整平,挖出滑板的纵横抗滑地锚梁槽,安装滑板钢筋灌注滑板砼,待砼达到一定强度铺润滑隔离层。
3.1.2.2.后背施工方案框架桥顶进后背采用挖孔桩及钢筋砼组合后背。
3.1.2.3.线路加固方案为确保在框架顶进施工过程中不中断铁路运输,在框架顶进穿越铁路地段需做好线路加固,并申请办理铁路限速慢行。
工程线路加固分南、北两框架分别进行,先施工南侧框架,南侧框架线路加固主跨采用D24甲施工便梁,为确保线路安全,南侧框架顶进线路加固南北两端各设一孔6m跨的附跨,附跨纵梁每侧采用三片I45b工字钢,横梁采用I36c工字钢。
线路加固基础主跨为直径150cm的挖孔桩,附跨两端支墩为150cm×150cm×150cm钢筋砼支墩。
北侧框架顶进线路加固采用D24甲施工便梁,不设附跨,施工便梁南端支承在南侧框架上,北端支承在挖孔桩上。
线路加固详见线路加固示意图。
挖孔桩基础,挖孔桩直径为150c m ;附跨两端采用150c m ×150c m ×150c m 的C 25钢筋砼支墩。
施工便梁高位安装。
施工便梁用火车运至江村站,再用轨道车运至各施工点,并由汽车吊配合装御及安拆。
3、本加固方案不抽出原轨枕,框架桥顶至轨底暂按91c m 考虑。
4、线路加固主跨施工方法为:施工前先调整轨枕间距,按670m m 左右调整;调整好轨枕间距后扒除部分道碴并穿入横梁,采用定位角钢定位横梁,同时垫好橡胶垫,上好钢轨扣件;将横梁两端头及以外的道碴清除,分别将纵梁就位,并安装连接板及牛腿,此时钢轨扣件可以临时松开,待纵梁与横梁连接完毕后再固定钢轨扣件;最后安装斜杆及所有联结系统、挡碴板等。
5、挖孔桩施工前要对影响施工的管线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
6、加固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验收,符合线路开通条件方可开通线路,开通后线路要一列一检。
7、本工程所需加固的线路均为P 60轨。
京广下行线为无缝线路,无缝线路在加固前必须先对无缝线路进行应力放散及加固锁定,无缝线路的加固锁定要在线路恢复常速行车后再解除。
8、线路加固施工及拆除扣轨施工必须利用铁路封锁时间进行。
说明:1、本图尺寸除注明外均以c m 计。
2、南侧框架顶进到位好,拆除施工便梁恢复线路;拆除施工便梁的同时在南侧框架北边墙顶上沿线路横向密铺150c m 长枕木垛,作为北侧施工便梁的支垫。
3、封锁线路,进行北侧线路加固,施工便梁施工方法及加固后线路防护措施同南侧,北侧线路加固不设附跨。
框架桥在施工好的滑板上进行预制。
为确保南北两框架都能顺利地预制及进行防水层施工,京广下行线框架桥及京广三线框架桥拟将南、北两个框架前后错开进行预制,以确保两个框架能同时进行预制。
京广上行线框架桥工作坑拟设在京广上行线左侧,由于施工场地长度不够,南北两框架无法进行错开摆放,因此该框架桥先预制南侧框架,待南侧框架顶进后再施工北侧框架。
框架砼采用集中搅拌的自拌砼,框架模板采用工程木模板。
框架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进行框架桥的顶进施工,顶进设备选用TWD200t千斤顶,千斤顶数量根据框架的长度及重量而定。
传力杆采用T1、T3等T型杆件和各种自制顶铁。
3.1.3.铁路封锁、慢行方案本框架桥的挖孔支墩桩施工及框架桥的顶进施工铁路都必须限速45km。
施工慢行防护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318条有关规定进行进行。
布臵如下图所示:maxmax maxmaxmax max3.2.施工工艺及方法3.2.1.工作坑开挖及基础处理基坑开挖前,对地下管线、通讯信号电缆及既有设备进行详细的调查,并与其主管部门商定保护措施及签订有关安全协议。
开挖过程中一旦发现地下管线应立即进行保护并报所属部门。
本工程顶进工作坑拟采用机械开挖土方,人工修整。
工作坑机械开挖前必须先人工探挖,确认无任何电(光)缆后方可采用机械开挖。
施工顺序:工作坑放样→人工探挖→土方开挖→工作坑边坡防护→基底平整→基坑排水。
工作坑机械开挖至基坑顶设计标高0.3m以上时,采用人工开挖修整。
工作坑边坡防护采用盛土编制袋码砌筑。
基坑四周设30×30cm排水沟,四角设臵80×80cm 、滑石粉一层、塑料薄膜一层、铺石蜡(掺25%机油)面层,详见图3.2.3.1。
石蜡(掺25%机油)一层塑料薄膜一层3mm滑石粉一层M10水泥砂浆抺面2cm厚石蜡(掺25%机油)一层C20号钢筋砼滑板20cm厚夯填10cm碎石层图3.2.3.1 滑板润滑隔离层构造图铺石蜡(掺25%机油),层厚4mm,先将石蜡加热至160℃左右,再掺入25%左右的废机油,搅拌均匀后,用扁咀喷壶浇在滑板上,用木板刮平,槽痕用喷灯烤合;滑板面标高按设计标高低2~3cm控制,底层石蜡铺设完成后立即进行水泥砂浆抹面找平,确保滑板顶面平整;在水泥砂浆抹面上洒滑石粉一层,厚3mm;在其上铺塑料薄膜一层,搭接方向以顶进方向为准,搭接宽度为0.5m,并采用5cm的塑料胶粘带粘接成整体;最后面层再铺设一层石蜡(掺25%机油)即可。
3.2.4.框架预制框架的预制待滑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具体的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绑扎底板钢筋→安装边墙外模板→安放底板预埋件→灌注底板砼→搭设顶板模板支架→绑扎边墙钢筋→安装边墙及顶板模板→绑扎顶板钢筋→安放边墙及顶板预埋件→灌注边墙及顶板砼→框架砼养护→拆除框架模板→框架表面防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