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考试资料- 百合产业发展建议报告
西北师大学科研合作服务处 2015年1月12日 - --
- . -考试资料- 目 录 一、百合产业发展历史 ................................................... 1 二、百合产业发展现状 ................................................... 3 (一)百合栽培面积已经初具规模 ............................................................ 3 (二)百合加工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群体 ................................................... 3 (三)百合国外市场占有份额较高 ............................................................ 4 (四)百合品牌发展成效显著 ................................................................. 4 (五)百合产业化组织程度明显提升 ......................................................... 5 三、百合产业存在问题 ................................................... 5 (一)基础薄弱、产出水平低 ................................................................. 5 (二)生产分散,规模效益差 ................................................................. 6 (三)产品单一,开发程度浅 ................................................................. 6 (四)营销粗放,协同创新弱 ................................................................. 7 (五)安全意识不强,监管不健全 ............................................................ 7 四、百合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 ........................................... 8 (一)建立百合母籽繁育基地 ................................................................. 8 (二)制定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 9 (三)扶持培育百合产业龙头企业 ............................................................ 9 (四)加强百合原产地和品牌保护 ............................................................ 9 (五)加大百合生产科研攻关 ............................................................... 10 (六)加大百合宣传力度 .................................................................... 10 (七)增强质量安全和监管意识 ............................................................ 11 - --
- . -考试资料- 百合是的名优特产,百合以瓣大肉厚,风味甘甜,营养丰富,品质最佳,名列栽培百合之首,素有"百合甲天下"之称。其作为名菜佳肴弛名中外,在国际国市场上极有声誉,十分畅销。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教授评价:“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不但闻名全国,亦堪称世界第一”。百合作为市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历经4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后山农民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
一、百合产业发展历史 栽培百合有确切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临洮府志•食货志》就记载了七里部山区栽培百合供食用和观赏。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在《植物通志》中将百合鉴定为“川百合”种。上世纪八十年代,林学院俊愉教授在《园林花卉》一书中将其命名为“百合”,自此以后,百合才作为通用的名字有别于其他种植地的百合而闻名全国。 百合在四百年前由七里河区南部山区自种自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在城区专门销售,或由商贩运到邻省、等地贩卖,亦有旅客商客带到中原、沿海一带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解放前夕,七里河地区种植百合面积不足200亩,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面积达到622亩。1965年,西果园乡的袁家湾村的百合被列为全市农业十大丰产样板田之一,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袁家湾村享受到蔬菜产区供应口粮的待遇。1979年4月,七里河区召开专门的百合生产会议,发放贴息- -- - . -考试资料- 贷款扶持百合生产。1983年全区百合种植面积达到4488亩,产量达72万公斤,周边的榆中、皋兰、永登、西固等县区也开始引种百合。1984、1985年七里河区召开百合战略研讨会并在、等地举办百合展销会,向外界推介宣传百合及百合菜肴,进一步扩大了百合的影响。 1987年生产真空包装鲜百合,大大刺激了百合的生产,百合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当年七里河区种植百合面积达到1.68万亩,总产达722万公斤,加上榆中、西固等地的发展,市百合总面积达3万多亩,总产超过750万公斤(留床面积大增),从1988年开始,由于加工能力有限,市场开发不足,加之盲目栽种劣质千字头百合导致商品百合质量下降,百合出现了“卖难、价跌”,种植面积开始逐年下降,到1991年,七里河区种植仅有0.64万亩,总产仅有373万公斤(留床面积锐减)。 1992年至2001年连续九年百合价格不断上涨,最高时商品百合每公斤达17元,刺激了百合种植规模又一轮的不断扩大与加工企业的盲目兴建。2001年,七里河7个乡(镇)48个行政村8200多户种植百合3.93万亩,加工企业达130家之多,市榆中、永登、皋兰、西固、城关等县区面积大增,城市投资者都纷纷租地栽种百合,市周边的临洮、永靖、会宁以及金昌、甘南等地也引种百合,使市百合留床面积猛增到6.7万亩,全省达10万亩。由于盲目扩大面积,种球退化和劣质种球复种影响了百合的品质,在销售地质次价低的百合充斥市场,种植户和加工销售企业均遭受了致命的亏损,商品百合平均价格降到了每公斤2.8元,百合种植面积开始逐年回落,直到2004- -- - . -考试资料- 年价格才开始缓慢回升。 二、百合产业发展现状 (一)百合栽培面积已经初具规模 经过4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2013年,百合留床面积达5.26万亩,主要分布在七里河区西果园镇、阿干镇、岭乡、黄峪乡,此外,八里镇、家坪镇也有少量种植。全区百合产量约为2778万公斤,产值达到83340万元。在百合主产区西果园镇青岗村建立省、市级无公害标准化示基地1182亩,建成标准化示区3.87万亩;示乡镇4个,种植户达到10954户,无公害百合认证面积达到3.87万亩。
(二)百合加工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群体 近年来,百合得到稳步发展,形成了以西果园镇的百合城为中心,辐射八里镇、阿干镇、岭乡、黄峪乡等周边乡镇和西固区金沟乡及榆中县,共有400家收购加工百合的公司和个体户。全区现有冷藏库39座,库容达到1064万公斤,每年分两季存储,储量可达2128万公斤,完全能够满足百合常年加工贮藏的需要;全区年加工能力在500吨以上的不超过10家,在100吨以上的企业有27家,50-100吨的企业有20多家,这些企业全部使用了“百合”证明商标。95%以上的百合都经过初级加工外销全国。同时,利用云集众多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多形式、多方面联合开发创新,研制出了无硫百合干、- -- - . -考试资料- 百合人参营养粉、百合营养麦片、百合枣粉、百合果酥、百合醋、百合花、百合芽菜、百合鸡等产品,形成了多元化产品格局,逐步提高了百合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了高附加值产品,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者常年食用百合的需求。
(三)百合国外市场占有份额较高 目前百合不但畅销至、、、乌鲁木齐、、、、、、等全国省会城市,还扩散到、、等沿海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出口到美国、日本、国、法国、东南亚、、、澳门等和地区。2013年百合出口量达到289吨,出口创汇超过376万美元。百合的消费群体也由十几年前的宾馆、酒店等高级场所走进普通百姓家中,拥有了众多的消费者。
(四)百合品牌发展成效显著 百合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1996年10月,“百合”被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并在99中国世博会上喜获银奖,在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荣获“名牌产品”称号,被市政府授予“名品”称号。2001年获“名品”称号和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09年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名优产品优秀展销奖等殊荣。此外,2001年成功获得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百合”证明商标,使百合成为省第一个获得证明商标的农产品。2010年11月,“百合”证明商标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证为“省著名商标”。2014年1月百合通过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喜获“中国驰名商标”。2013年11月,七里河区获得“中国百合之都”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