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地理要素数据库”数据文档格式
项目 内容
1 引言 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试点网上无偿共享数据集
1.1 数据库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地理要素数据库
1.2 编写目的 说明本规范的目的,指出预期读者
为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用户提供查询、检索与评估数据可用性的一项辅助手段。教育科研以及政府有关部门
1.3 定义
2 数据库内容说明
2.1 数据库内容一般描述(限200字) a. 数据内容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地貌类型与水系分部图
b. 项目来源: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试点项目
c. 建设目的:对历史数据进行数字化改造、建库,上网共享,发挥数据应有的价值
d. 服务对象: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教学及政府有关部门
2.2 字段(要素)名称解释
2.3 数据源描述 数据来自八十年代以来自然保护区各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和《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的相关图件和数据
2.4 数据内容描述 a. 数据内容(什么数据)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地貌类型与水系分部图 b. 数据的时间范围 八十年代以来
c. 数据的空间范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投影方式:Gauss-Kruger(Pulkovo 1942)
d. 数据的学科范围 自然地理
e. 数据的量 156KB
f. 数据类型:栅格
g. 数据更新的频度 一次性,无更新
h. 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无
2.5 数据加工方法 底图扫描、数字化,转到常用的桌面GIS软件中进行修改
2.6 数据质量描述 a. 原始资料数据精度依据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原始的比例尺
b. 加工后数据精度
3 数据库运行环境
3.1 运行环境 a. 系统运行的硬件环境 Celeron(R) CPU 1.70GHz 内存
256MB
b. 系统运行的软件环境(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等)支持Windows NT 4.0/2000、Windows XP、Linux和各种主流商用GIS软件
3.2 运行注意事项 a. 估计会出现的问题
b. 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c. 超出估计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联系方式(电话、email等) 4 数据库应用范围
4.1 数据库应用对象 a. 如果是面向科研,要说明大致的领域 地球系统科学
b. 如果是政府机构,要说明大致的部门 国土、农业、环境
c. 如果是工程应用,要说明工程的门类
d. 如果是面向大众,明确著名“大众”
4.2 数据密集 a. 根据共享网的规定确定数据的密级 无密级
b. 根据共享网的规定注明用户密级 无密级
c. 注明保密的期限和解密的条件 无条件
4.3 知识产权 a. 标注知识产权说明 《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和《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试点东南分节点项目组
b. 注明使用数据的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