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 2013年第22期l科技创新与应用
浅谈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姜 华
(大石桥市园林景观管理处,辽宁大石桥115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我们会加强城市绿化工作。文章主要 阐述了当前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乡土树种;城市绿化;作用
1乡土树种的特性和优势 人们常常把当地土生土长的、经过长期种植,能很好的适应当
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自然分布、自然演替,已经融入当地的自
然生态系统中的树种,统称为乡土树种。乡土树种分布具有一定的 地域性,有些分布的范围很广。例如银杏、榆、槐等,在全国大部分地
域均可见到。另外还有一些乡土树种因对温度、湿度、土壤等自然条 件因素较为严格,只能是属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乡土树种,例如木
棉树、茉莉及大多数棕榈科植物,在华南地区大量分布,他们只能算
是南方的乡土树种;同样,白桦、白皮松、油松等一般被认为是北方 地区土生土长的乡土树种。是外来树种经长期驯化后的绿化树种,
但他们已经具备了乡土树种的特性,因而也把其视为乡土树种,如
新疆杨等即属此类。乡土树种有着如下的特性与优势。 1.1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乡土树种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的极端低温、极 端高温、洪涝、干旱等恶劣的生长环境,具有良好的抗逆性。有些外
来树种,最初引进的几年生长良好,但并不能说明该树种已经适宜 在当地栽种了,还必须经过驯化和观察,有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
年,才能判定其是否能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现在,许多城市未经栽
培或驯化实验,就大量引进外来树种,带有很高的风险。例如一些北 方城市曾大量栽种的法桐、合欢、金叶女贞,几乎每年都要受到严重
的冻害,发生大量的死亡,大石桥市区前些年曾把法桐作为行道树
主要树种大量栽植,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也 没达到良好的生态和景观效果,更谈不上功能的发挥。还有一些竞
争性很强的树种,引入后会破坏当地已有的生态平衡,引起生物入
侵,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有国内权威机构就北京栽植火炬树作为 重要的彩叶树提出的物种入侵的担忧,提出要慎重应用。而栽种乡
土树种就没有这些风险。 1.2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绝大多数乡土树种对当地的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有些乡土树
种很少受到侵袭,这本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些乡土树种也易发生 病虫害,但往往能通过其所在生态系统的循环,抑制病虫害的蔓延,
所以,在乡土树种群落中,很少出现大面积的爆发性病虫害,几乎没 有毁灭的、致命的发生,而外来树种却常常会出现爆发性的。
1_3乡土树种易于养护管理 由于乡土树种的适应性强,所以易于养护管理。在浇水、施肥、
修剪及植保等方面养护管理的用工量,比外来树种要少,养护费用 比外来树种要低。据权威资料统计:每年每平方米冷季型草坪的养
护成本,约是土生土长的地被养护成本的3倍。
1.4在自然条件下乡土树种能自生繁衍成林 研究表明,自然形成生态林和人工生态林具有本质的区别。同
样面积大小的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群落,在水土保持、对环境变化 缓冲功能等方面,自然生态群落远优于人工生态群落。乡土树种能
形成自然的生态林,产生的生态效益远大于外来树种产生的生态效 益。特别是在贫瘠的土地和城市垃圾山的绿化上,乡土树种更是被 作为先锋树种来应用。
2城市绿化中乡土树种类少、数量少的原因分析
2.1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人们往往有喜新厌旧、喜洋厌土的心态。外来树种多被上了新 奇、稀罕、高档的标签,而认为乡土树种太常见、太普通、不上档次。
原来并不带感情色彩的植物,往往在人们的心里有了高低、贵贱之 分。现在人们往往把树形、叶形、花形奇特,花香浓郁、花色艳丽,在
某地区难于成活的树种,视为高档树种,例如银杏、法桐、香花槐、红 枫、合欢、黄杨等;而把刺槐、榆树、杨树、柳树等视为低档树种。倘若
有些领导或决策者也持有这种观念,会无形中影响乡土树种在城市 绿化中的应用,将好多归为“低档”类的乡土树种,拒之门外。
2.2绿化规划设计者的原因 有些绿化规划设计者为了迎合领导者和人们的心理,在绿化规 划设计过程中,有意无意或少用乡土树种;还有绿化规划设计者由
于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对所设计地区的乡土树种不熟悉,对乡土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对乡土树种的树形、树姿、树性等知
之甚少或根本不了解,因此,不敢把乡土树种应用到绿化规划设计 中去。
2.3乡土树种市场因素 由于市场上对乡土树种的需求量小,所以现阶段还没形成乡土
树种的需求市场。乡土树种的繁育较为容易,但需求量就意味着发
展乡土树种苗木生产规模不宜扩大、市场风险高,因此没有苗木生 产单位愿意发展,没了乡土树种的苗源,就不能在绿化中大量使用,
当然也形不成市场。没有市场,有些单位就组织不到乡土树种的苗
源,进一步限制了乡土树种的推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例如: 2004年大石桥市在绿化设计时考虑使用家杨、刺槐、山皂荚、臭椿、
辽梅杏、桃叶卫矛、金雀梅等乡土树种,但经前期市场考察苗源时发 现这些苗木或因数量少、价格高,或因规格小,不能使用而使我们在
设计中最终不得不减少或放弃使用。与此相反,一些外来树种,既好
销、价格又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苗木生产单位就愿意去繁育 了。不过,乡土树种的市场还可以培育的。近年来,许多城市用乡土
树种国槐做为行道树,国槐的需求市场已经形成,因此,苗木生产单 位也获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不过,即便如此,也只是其中个别树
种,大量的乡土树种仍然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
2.4乡土树种自身存在的缺陷
一些乡土树种,由于生长速度过慢,形成景观需要经过很长的
时间。极少部分乡土树种易发生病虫害,例如榆树上的刺蛾、丝棉木
上的尺蠖危害严重,还有些乡土树种本身的观赏效果不好,制约了 其发展的空间。 3措施与对策
3.1加大对乡土树种的宣传,使他们摒弃对乡土树种的错误认
识
乡土树种产生的生态效益,具有外来树种无法比拟的优势。前 几年舆论对某沿海城市大面积种植草坪大加宣传,各地一哄而上地
做为一种模式来推广,结果是市民不叫好,专家不满意。舆论的导向 非常重要,所以,要多宣传乡土树种的优点,各地要重视具有地方特
色的乡土树种的宣传和推广。
3.2绿化行政部门高度要重视在宏观上支持乡土树种发展 建议在评选园林城市、园林单位、园林住宅区称号。有关单位要
将乡土树种的发展和应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去,并在贯彻执
行中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市场发展乡土树种苗源的生产。 3.3绿化部门要在绿化规划设计上把关
对大型绿化工程(风景区、城市广场、街心、行道树)的设计方 案,要设立审图程序,在绿化中明确要求必须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3.4绿化设计人员要在利用乡土植物营造特色植物景观上有
所突破
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植物配置,方能成为现代城市景观主流, 他的合理布局应该是一种人化自然。绿化设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
园林艺术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更多的了解掌握各种植物的习性、质
地、形象,现在和将来的变化,又要熟悉植物与植物间的相互储存、 烘托、借衬、掩映下所显示的群体美,既要考虑人工植物群落与立地
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否适应,又必须兼顾环境氛围是否亲和、融合、协
调。恪守以人为本的城市园林宗旨,千方百计地把自然引入城市,展
示生物多样化,生态景观多元化,创造深受群众喜爱的园林景观。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