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 目: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
专业班级:汉语言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
作者简介:菲茨杰拉德:
司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1896—1940)在美国文坛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是“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菲茨杰拉德的一生及其作品都充分说明,他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是美国20世纪2O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有成功与辉煌的一面,又有苦涩和失意的一面,曾被称为“失败的权威”。他的生命交织着雄心和现实、成功和失败、得意和潦倒、纵情和颓丧、爱情和痛苦、美国文明和欧洲文明的矛盾、东部和西部的冲突、梦想和幻灭……这一切都在他的小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诗人与文学批评家艾略特称这部作品是“自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了不起的盖茨比》以精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完美的形式描写了出身贫寒的盖茨比痴心不改地追求因“贫富差距”而未能“终成眷属”的情人,却以失败身亡而告终的悲惨爱情故事,揭示了“美国梦”必定破灭的规律,生动地再现了“爵士时代”残酷、冷漠、自私、无情的社会现实。
美国梦的简介以及和作品的联系:
美国梦始于对美洲大陆的开发,它是对梦想的追求,对未来抱有乐观主义的态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梦失去了它的原始意义,一些新的想法出现,它成为人们追求物欲的一个借口。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惜使用一切卑劣和肮脏的手段,整个社会充满了浮躁和绝望,《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情况下产生的。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经历了表面的经济繁荣,其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 2 经济危机,经济的表面繁荣和商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美国梦遭到扭曲,他们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只要你拥有了财富,那么你就一定可以得到一切你想要的东西。从一战到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美国的青年盲目狂热地追求着美国梦,最后他们的梦都破灭了,盖茨比也不是个例外。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生动的刻画出了一个普通人“美国梦”的形成到破灭的故事,而菲茨杰拉德自己的一生也是一个破灭的“美国梦”。时至今日,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仍然追寻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国梦”。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美国,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国度。“美国梦”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荷兰水手踏上新大陆时就开始了。然而,传统的“美国梦”的模式从来都带有很大的虚假性,尤其到了本世纪20年代前期,当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两极分化日益加剧,大亨们获得巨额利润,而战后社会的各种问题重新暴露出来的情况下,一个人靠品性、勤劳和节俭出人头地,发财致富显然只是妄想。实际上,往往是那些狡猾、贪婪、无情、不择手段的人攫取了财富。年轻一代发现在这个时代里“一切神祇统统死光,一切仗都已打完,对人的信念完全动摇”。⑴因此许多生活在二十年代的美国青年既体验到“爵士时代”的繁荣又感到失望、迷惘。“物质上的丰富和精神上的空虚使得年轻一代反对一切的传统观念,纵酒享乐,挥金如土”,⑵体验到美国梦的虚无缥缈,“美国梦”的幻灭。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菲茨杰拉德以主人公盖茨比为代表,深刻揭露了在当时那个年代中“美国梦”的形成与幻灭过程。盖茨比第一次见到黛西之后就深深地爱上了她,然而盖茨比对黛西的这份纯真面对的是浑浊的世界。在那里,金钱成为至高的价值尺度,一切都染上了铜臭味,爱,也不例外。黛西就是金钱的象征,盖茨比想要得到她,实现自己的爱之梦,就必须把自己投入到平庸的金钱现实中,用现实的价值标准来满足对方的要求,得到黛西的唯一方法就是拥有财富,付出金钱。这种爱与所爱的对象,追求爱的理想与追求爱的手段之间的分离、对峙,决定了盖茨比追求爱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择手段的追求金 3 钱的过程,人类最圣洁的爱,无能为力地屈从于金钱,从而使之商品化、庸俗化、邪恶化。盖茨比的内心是圣洁的,但是他的行为对自己的爱进行了最残酷的自我摧毁。盖茨比短暂的一生,经历了“美国梦”演变的不同阶段,他始终追求着他的“美国梦”。然而,他的美梦最终还是破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对美国历史的嘲弄,正如批评家大卫.费.特拉斯克所言,“盖茨比的故事是不可实现的真实写照”。⑶从表面上看,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只是作者选取的20世纪20年代,即所谓的“爵士时代”的一个画面或插曲,作者只是那个时代美国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作了酣畅淋漓的描绘,但透过现象,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对于20年代表面繁荣的忧心,对于1929年证券市场的暴跌及稍后出现的大萧条的那种隐而不露的超验先觉。同时也象征美国传统信念的沦丧,最后不可避免导致“美国梦”的破灭。
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通过对“爵士时代”的“美国梦”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将全部的理想和希望寄予对财富狂热追求和不择手段攫取,将生活的全部目标放在个人极端享乐主义而置社会道德于不顾,这样的梦想注定要失败,有其走向失败与破灭的必然性。而菲茨杰拉德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这篇小说向人们昭示:“美国梦”给人们带来的只是对财富的狂热追求和不择手段的攫取,如果金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价值取向的话,美国将会变成一个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的社会。《了不起的盖茨比》告诉人们,仅有物质财富是远远不够的,精神上的充实才更持久、更高尚。该作品揭露了“美国梦”迷惑性和空虚性,在欣赏这部小说时,应该对当时的美国社会有着清醒的认识:在金钱至上,追求虚荣和道德沦丧的社会大背景下,那种对美国社会抱有的美妙幻想注定会破灭,菲茨杰拉德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所描述的美国梦,留给后人的除了这部文学史上不朽的诗篇外,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启迪。
4 四、注释(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
⑴Henry James: “Letter to F.S.Fitzgerald,December 31.1925”in Edmund
Wilson Ed,The Crack-Up,New York:New Directions,1945:310.
⑵李习俭:美国梦的破灭[J].外国文学研究。1985(4):123.
⑶David F.Trask:“The end of the American Dream”in the Henery Dan
Piper(ed)Fitzgerald’s The Great Gatesby,Scribner Research
Anthologies,1960:213.
五、参考文献
⑴毛信德.美国小说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⑵赵宏伟.“美国梦”的幻灭及其语言学阐释[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⑶毛燕安:《残破的美国梦——〈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文化解读》,《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⑷熊文:《菲次杰拉德和他的“美国梦想”》,《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⑸肖明文:《盖茨比与他的美国梦——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解读》,《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第3期
⑹Henry James: “Letter to F.S.Fitzgerald,December 31.1925”in Edmund
Wilson Ed,The Crack-Up,New York:New Directions,1945
⑺李习俭:美国梦的破灭[J].外国文学研究。1985(4)
⑻David F.Trask:“The end of the American Dream”in the Henery Dan
Piper(ed)Fitzgerald’s The Great Gatesby,Scribner Research
Anthologies,1960
⑼巫宁坤等译. 菲茨杰拉德小说选[M ].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1983. 5 六、导师评语:
建议成绩:
签字: 年 月 日
七、专业意见:
建议成绩:
签字: 年 月 日 6
嘉兴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
学院名称: 文法学院 专业班级: 汉语言072
学生姓名: 陈园园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0世纪20年代,把物质上的成功归结为个人的品性与奋斗的“美国梦”,一直受到美国舆论界的大力宣扬,从而成为了世世代代普通的美国人深信不疑、奋力追求的理想,同时也成为了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维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重大精神力量。文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深刻的反映着社会现实。《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创作背景是当时的美国刚刚经历了一场不光彩的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但这时候的美国也是一个摈弃了富兰克林所提倡的勤俭奋斗的道德标准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冷酷的机会主义和对金钱、享乐的崇拜。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学反映了战后整整一代人的怅惘、失落和空虚的精神状态,都表现了“美国梦”的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更是“美国梦”破灭的代表之作。
菲茨杰拉德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文坛的杰出作家,他是美国文学史上“迷惘一代”中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的代表作。小说通过盖茨比追求的“美国梦”的幻灭,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悲剧。因为美国未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席卷了整个国家,美国人也变得更加贪婪,以自我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美国价值观。对物质的满足以及肉欲的追求成了大多数人生命中的主导。盖茨比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体现了被扭曲的理想主义,代表着美国梦的贬值和堕落。他的遭遇正是欢歌笑舞的“爵士时代” 的写照。他希 7 望通过自己的物质成功来赢得爱情和社会地位。然而,由于他的梦想是建立在虚幻而非现实的基础上的。这部小说能从司空见惯的的金钱加爱情的平庸境界中拔地而起,带给人巨大的震撼和警醒。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倍)
研究现状美国从诞生到现在只有两百多年,但是却产生了大量的著作,这些著作对世界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些著作中,“美国梦”是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但这些著作大部分都停留于研究美国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层面,没有人能全面地研究美国梦。而目前许多学术著作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分析都只限于针对盖茨比的悲剧和美国梦的关系来进行的。首先,“美国梦”的说法最早见于美国作家詹姆斯.特拉斯罗.亚当斯在1931年写的一部历史著作《美国史诗》。他写道,美国就是“对这样一个国度的憧憬,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生活得更好,更富足,更充实,每个人都有依照自己的能力实现目标的机会”。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
(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行距1.5倍)
本人的研究思路本篇论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的简介和这篇小说的摘要。第二部分是对盖茨比美国梦的介绍,包括他梦想的起源和梦想实现的方式。第三部分主要是关于盖茨比梦想的破灭,通过研究爵士时代社会的阶级差别,盖茨比性格中的无知以及黛西的影响,阐述他梦想破灭的必然性,最后是结论部分。在论文中,通过对小说细节研究,包括作者对人物、环境的描写,来论证观点。也借鉴学习了许多文献及著名的学术家对此篇小说的点评,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论点。
采取的方法主要有:
1,整体观照的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切入选题,将个案研究纳入宏观研究的范畴,把作家个体、作品本身与时代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