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形势下调研工作创新

新形势下调研工作创新

论新形势下政研工作创新禤沛钧十七大报告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政研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创造性很强、常抓常新的工作,在当前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发展关键的新形势下,政研部门能否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的要求,实现政研工作创新,使政研工作始终保持活力,对于充分发挥政研部门作为党委的参谋助手作用极为重要。

创新是政研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所谓创新,就是在新的观念指导下,运用新的方法,开辟新的途径,实现新的目标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政策研究工作,从其本质上说,是一项探索未知世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的工作。这项工作充满丰富的实践和积极的创新活动。探索和创新是政研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期新阶段,创新政研工作十分重要。

首先,适应形势变化,应对复杂局面,迫切要求推进政研工作创新。当今世界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改革发展处于发展加速、社会转型、改革攻坚、矛盾凸现和诉求多样等关键时期。党委领导能不能审时度势、驾驭全局,党委决策能不能切合实际、行之有效,党的事业能不能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提出及时准确的工作思路和对策。作为党委的“智囊团”、“参谋部”,迫切需要政研部门着眼新的实践、新的发展,创新政研工作,努力为党委准确判断形势,及时科学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其次,实现十七大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迫切要求推进政研工作创新。当前,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奋斗目标,必将遇到许多过去没有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没有现成答案。这就需要政研部门开展新研究,进行新论证,做出新回答,为党委推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打开新局面,加快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建言献策。

再次,改进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迫切要求推进政研工作创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日趋多样化,影响决策的因素不断增多,决策的时效性不断增强,决策的风险性不断增高。要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最基本的方法和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搞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作为政研部门的主业,具有其他部门无可替代的优势和特长,这就需要政研部门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和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自身优势,认真调查研究,为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政研工作要坚定地走创新之路创新政研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确立新观念、开拓新思路、建立新机制、应用新方法、创造新载体,使政研工作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地为党委决策和推进工作服务。

创新思想观念,使参谋助手作用发挥更主动。创新的过程,是在寻求和把握客观规律的过程中,不断突破陈旧观念束缚,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古人云:“为政之要,贵在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实践证明,思想观念十分重要,它是思路的基础,也是出路的先导。为此,必须打破各种过时的思想障碍,变经验性思维、习惯性思维为创造性思维、超前性思维、立体性思维,以观念的创新推进政研工作创新。一方面,要认真贯彻党委的决策部署,严格按领导的意图办事,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领导关注之事,谋领导所思之策。要超前谋划。每年年初党委政研室就应根据党委的中心工作和决策需求,制定好整个年度的课题调研计划,做到筹备酝酿超前、调查研究超前、材料准备超前,及时拿出高质量的报告,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要及时跟进。对党委调整工作部署或新推出的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重大问题,要快速反应,及早研究,提出对策。

创新工作思路,使参谋助手作用发挥更全面。政研部门要提高为党委决策服务的水平,关键是要按照职能定位,创新工作思路,统筹推进调查研究、文稿起草、信息服务、综合协调工作,真正为党委决策和推动工作当高参、献良策。就调查研究而言,要抓好两个方面的重点,一是搞好政研室自身的调研;二是为党委领导开展调研提供服务。政研部门自身的调研,要以成果使用为目标,以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课题研究为重点,以“短平快”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每年都拿出一批为党委急需、对决策或工作推进有用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真正使调查研究成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发挥辅政设谋的作用。就文稿起草而言,要注意吃透“上情”,了解“下情”;要把握好领导的思路,协助完善;要把握好领导思想的闪光点,加以深化;要从多角度领会好领导的意图,综合归纳;要认真研究文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做到立意新、体式新、语言新。就信息服务而言,要着眼党委驾驭全局、制定决策和解决焦点、热点问题,及时而准确地提供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综合性、预警性信息和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就综合协调而言,要根据党委决策及领导的指示,就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包括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发展问题、项目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和组织落实,发挥党委助手的作用。创新研究机制,使参谋助手作用发挥更到位。建立有效的研究机制,是提高政研工作成效,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一要通过相关机制整合社会研究资源,大力开展联合调研,协作攻关,形成多层次、广渠道、开放性调研工作新格局。二要实行调研联系点制度。在全区各市选择部分乡、村及城市社区、企业作为调研联系点并形成网络,及时把群众的意见呼声集中反映上来,把群众的发明创造挖掘整理出来。三要建立特约研究员制度。可从区内外聘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和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党委政研室特约研究员,对各地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为党委决策服务。四是争取党委的认可、支持,尽快建立起区、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五是加强上下之间、横向之间调研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提高重大决策课题研究能力。六是建立和完善内部工作机制,真正形成一套职责明确、运转灵活、落实有力的政研工作机制,为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保证。

创新研究方法,使参谋助手作用发挥更有效。研究方法是由此及彼的工具,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手段。要在坚持和完善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抽样调查、实地考察等传统调研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根据调研对象、内容的不同,从调研课题的需要出发,大胆应用市场调查、问卷调查、网上调查、统计分析、数学模拟分析等新的调研方法。在具体工作中,尤应注意:一是实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分析、预测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以使我们的研究分析更可靠、更准确,提出的对策建议更科学、更有操作性。二是实行总体研究和个案调查相结合。对各个领域改革发展问题的研究,既要从事物的整体和发展的全过程去研究、分析、把握,也要开展个案调查,对一些典型经验、典型事例进行解剖分析。通过总体研究,掌握事物发展的大方向、大原则,用以指导个案调查;透过个案调查,见微知著,丰富和充实总体研究的内容,检验和论证总体研究的结论。三是实行超前调研与跟踪调研相结合。既要对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适度超前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委决策当好参谋,也要对决策的实施情况开展跟踪调研,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此外,宏观问题研究与微观问题研究相结合、综合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专业工作者调研与党政领导调研相结合等方法,也都应注意综合采用。通过改进和创新研究方法,进一步提高政研工作效能,使调研成果更适用,为党委的服务更及时,与党委的需求更贴近。

创新工作载体,使参谋助手作用发挥更及时。政研部门的研究成果要得到党委及有关部门的重视,转化为决策,除了成果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外,还需要采取合适的表现形式,通过适当的载体反映出来。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坚持“一个课题—一份研究报告—一次研讨会—一项政策性文件—一篇领导文稿”的模式,使课题研究越做越深,成果越来越大。这种模式要继续坚持。创新工作载体,促使研究成果转化,还有许多路子可走,比如把开展课题调研与撰写文稿结合起来,使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党委的决策;把调查研究与召开理论研讨会或专题论坛结合起来,与专家学者和各级党政领导共同研讨,为党委决策出谋献策;还可把课题研究研讨会的做法拓展、延伸为区域性政研工作论坛,每年定期举办一两次,每次确定一个主题,发动社会研究力量共同研讨。

创新是一种科学精神的体现,创新成果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政研工作的创新是否有成效,工作水平和质量是否有提高,总的要看能否担当起党委参谋助手的重任,能否服务得上、服务得好党委。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一看调查研究对决策有没有参考价值,是不是有更多的研究成果进入党委的决策;二看能不能应党委推进工作之需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方案、措施;三看能不能高质量地完成党委文稿写作任务;四看是不是及时、准确地为党委提供信息服务,所反映的信息是否紧贴工作中心、紧贴决策需求;五看综合协调作用是否充分发挥,能否出色完成党委交办的综合协调任务。

要不断提高创新的本领和水平实现政研工作的创新,需要切实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创新的本领和水平。

要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对新事物的敏锐感知,是破除旧框框、进行新思维的内在愿望,是探索新办法、寻求新途径的高度自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