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锡及锡锭

锡及锡锭

锡锭详细资料目录1. 性状 (3)2. 锡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3)3. 锡锭国家标准——GB/T 728-1998 (4)3.1 范围 (4)3.2 引用标准 (4)3.3 定义 (5)3.4 订货合同内容 (5)3.5 要求 (5)3.6 试验方法 (6)3.7 检验规则 (6)3.7.1 检查与验收 (6)3.7.2 仲裁取样方法 (6)3.7.3 检验结果判定 (7)3.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4. 我国锡生产工艺 (7)4.1 两段熔炼法。

(8)4.2 还原熔炼-烟化挥发法 (9)4.3 烟化富集-还原熔炼法 (9)5. 锡及锡制品产品结构 (10)6. 锡产品在行业中的应用 (11)1. 性状●银白色金属,质软,有良好延展性。

熔点232℃,密度7.29g/cm3。

无毒●锡是一种银白色而又柔软的金属,它与铅、锌很相似,但看上去要更亮一些。

它的硬度比较低,用小刀就能切开它。

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特别是在温度100℃时,能展成极薄的锡箔,厚度可以薄到0.04毫米以下。

●锡也是一种低熔点的金属,它的熔点只有232℃,因此,只要用蜡烛火焰就能把它熔化成像水银一样的流动性很好的液体。

●纯锡有一种奇特的性能:当锡棒和锡板弯曲时,会发出一种特别的仿佛是哭泣声的爆裂声。

这种声音是由晶体之间发出的摩擦引起的。

当晶体变形时,就会产生这样的摩擦。

奇怪的是,如果换用锡的合金,在变形时,却不会发出这种哭声。

因此,人们常常根据锡的这一特性来鉴别一块金属究竟是不是锡。

●锡在常温下富有展性。

特别是在100℃时,它的展性非常好,可以展成极薄的锡箔。

平常,人们便用锡箔包装香烟、糖果,以防受潮(近年来,我国已逐渐用铝箔代替锡箔。

铝箔与锡箔很易分辨——锡箔比铝箔光亮得多)。

不过,锡的延性却很差,一拉就断,不能拉成细丝。

●温度下降到-13.2℃以下,它竟会逐渐变成煤灰般松散的粉末。

特别是在-33℃或有红盐(SnCl4·2NH4Cl)的酒精溶液存在时,这种变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一把好端端的锡壶,会“自动”变成一堆粉末。

这种锡的“疾病”还会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锡器,被称为“锡疫”。

造成锡疫的原因,是由于锡的晶格发生了变化:在常温下,锡是正方晶系的晶体结构,叫做白锡。

当你把一根锡条弯曲时,常可以听到一阵嚓嚓声,这便是因为正方晶系的白锡晶体间在弯曲时相互摩擦,发出了声音。

在-13.2℃以下,白锡转变成一种无定形的灰锡。

于是,成块的锡便变成了一团粉末。

2.锡的化合物及其应用●锡与硫的化合物——硫化锡,它的颜色与金子相似,常用作金色颜料。

●锡与氧的化合物——二氧化锡。

锡于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受氧化,强热之,则变为二氧化锡。

二氧化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可用于制造搪瓷、白釉与乳白玻璃。

1970年以来,人们把它用于防止空气污染——汽车废气中常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但在二氧化锡的催化下,在300℃时,可大部转化为二氧化碳。

●锡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00年,古时候,人们常在井底放上锡块,净化水质。

在日本宫廷中,精心酿制的御酒都是用锡器作为盛酒的器皿。

它具有储茶色不变,盛酒冬暖夏凉,淳厚清冽之传。

锡茶壶泡茶特别清香,用锡杯喝酒清冽爽口,锡瓶插花不易枯萎。

●锡器的材质是一种合金,其中纯锡含量在97%以上,不含铅的成份,适合日常使用。

锡器平和柔滑的特性,高贵典雅的造型,历久常新光泽,历来深受贵族人士的青睐,在欧洲更成为古典文化的一种象征。

●锡是排列在白金,黄金及银后面的第四种贵金属,它富有光泽、无毒、不易氧化变色,具有很好的杀菌、净化、保鲜效用。

生活中常用于食品保鲜、罐头内层的防腐膜等。

●锡是一种质地较软的金属,熔点较低,可塑性强。

它可以有各种表面处理工艺,能制成多种款式的产品,有传统典雅的欧式酒具、烛台、高贵大方的茶具,以至令人一见倾心的花瓶和精致夺目的桌上饰品,式式具全媲美熠熠生辉的银器。

锡器以其典雅的外观造型和独特的功能效用早已风靡世界各国,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锡在我国古代常被用来制作青铜。

锡和铜的比例为3:7。

3. 锡锭国家标准——GB/T 728-1998本标准是参考EN 610:1995《锡锭》、ASTM B339—93《锡锭》、JIS H2108—1996《金属锡》,对GB 728—84《锡锭》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对GB 728—84《锡锭》标准作了以下主要修改:●增加了“定义”一章;●删去了“二号锡”、“三号锡”,保留了高级锡、特号锡、一号锡;牌号的表示方法改为Sn99.99、Sn99.95、Sn99.90。

●各牌号产品杂质成分成作了部分修改。

在化学成分表中增加了锌、铝、镉元素的要求,取消了硫元素的要求。

●检验规则中增加了“或由供需双方认可的检验机构抽样检验”的规定。

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锡锭的产品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火法或电解法精炼所生产的锡锭。

3.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250—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 3260—82 锡化学分析方法●GB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3.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锭ingot熔入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模铸成的金属块。

●批batch由化学成分相同的锡锭浇铸成的总和。

3.4 订货合同内容本标准所列锡锭订货合同应包括下列内容:●产品名称。

●牌号。

●对杂质含量的特殊要求。

●几何形状的不同要求。

●包装形式。

●数量。

●标准编号、年代号。

●其他。

3.5 要求●产品分类:锡锭按化学成分分为三个牌号:Sn99.90、Sn99.95、Sn99.99。

●锡含量为100%减去所测表1中杂质含量之和的余量。

●锡锭表面应洁净,无明显毛刺和外来夹杂物。

●锡锭单重为25kg±1.5kg,如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3.6 试验方法●锡锭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按GB 3260的规定进行。

●如需检测表1规定外的元素含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方法。

●锡锭表面质量用目视检测。

3.7 检验规则3.7.1 检查与验收●锡锭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需方可对收到的锡锭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合同)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锡锭之日起二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如需仲裁,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或由供需双方认可的检验机构抽样检验。

3.7.2 仲裁取样方法●随机抽取不小于该批锭数的2%,但不得少于6个锭,取偶数锭。

●取样方法:将抽取的锡锭分成由6个锭为一组,按浇铸面A与底面B交互排成方形(见图1),在其上划两条对角线与每锭纵向中心线相交两点为取样点。

图1 取样部位示意图●取样时,应除去表皮,用钻孔法采取样品,钻孔深度大于取样部位厚的二分之一,不得使用任何润滑剂。

采用直径10~5mm钻头于取样点钻样,其钻速不得使试样氧化。

●将采取的样品制成不大于4mm屑状,用磁铁除净加工时带入的铁屑,仔细混匀后,以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200g作为该批锡锭的仲裁试样。

3.7.3 检验结果判定●检验结果数值修约按GB 8170—87第3章规定进行。

经修约的数值与本标准规定的极限值进行比较,按GB 1250—89的5.2.2条规定判定实际指标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

●每批锡锭检验,不符合本标准2.5条规定时,按仲裁分析结果重新判定牌号或退货。

●锡锭表面质量不符合“锡锭表面应洁净,无明显毛刺和外来夹杂物”规定时,按锭作废。

3.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每块锡锭应有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商标、批号、牌号。

●锡锭包装成捆或散装,可按供需合同规定包装。

●锡锭在运输和贮存时要防止被雨淋及接触化学药剂。

长期保管温度不低于13.2℃。

●质量证明书每批锡锭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注明:a)供方名称;b)产品名称、商标;c)牌号、批号;d)净重、件数;e)分析检验结果和技术监督部门印记;f)本标准编号;g)出厂日期。

4. 我国锡生产工艺锡是古老而稀少的金属。

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平均仅为1~2(ppm)。

世界锡资源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东西两岸的发展中国家,已探明的储量约11 01万吨。

我国锡矿资源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的储量有292万吨。

约占世界总储量的四分之一,被公认为产锡大国之一。

其中广西占37.3%,云南占36.3%,广东占8.9%,湖南占7.8%,其它占9.7%。

据2009年统计,我国目前拥有大、中、小型锡冶炼企业共58家,其中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冶炼厂和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来宾冶炼厂是国内最大的专业炼锡厂。

此外,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个旧市自立矿冶有限公司,个旧市百冶矿产品加工厂,个旧市大屯有色矿冶有限公司,广西钟山县金易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冶炼厂等都具有一定的锡冶炼能力。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中国精锡产量为13.45万吨,中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大锡生产国。

中国锡产品主要供应商公司名称精锡生产能力地区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4万吨云南广西柳州华锡集团 2.5万吨广西云南个旧自立矿冶公司 1.6万吨云南1万吨云南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桂华成飞碟股份有限公司0.8万吨广西此五家企业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80%。

锡精矿根据含锡品位不同大致分为三类:●高品位精矿。

含锡60%以上,以东南亚各国砂锡精矿为代表;●中等品位精矿。

含锡30%~50%,以中国个旧和玻利维亚的脉锡精矿为代表;●低品位精矿。

含锡低于30%。

锡精矿熔炼(粗炼)方法主要有两段熔炼法、还原熔炼-烟化挥发法和烟化富集-还原熔炼法三种。

具体如下:4.1 两段熔炼法。

锡精矿先在较低温度和弱还原条件下熔炼(一次熔炼),得到较纯的粗锡和含锡较高的富渣。

富渣在较高温度和强还原条件下进行二次熔炼,产出硬头和贫锡渣。

硬头为富渣中的一部分铁在强还原条件下与锡同时还原产出的锡-铁合金(成分波动较大,一般含锡约50%,含铁约40%),返回一次熔炼,以回收其中的锡。

贫锡渣通常废弃。

两段熔炼法的优点是过程简单,缺点是锡和铁在生产过程中循环。

此法仅适于处理含铁低的高品位锡精矿(图1)。

4.2 还原熔炼-烟化挥发法为了避免铁在生产过程中循环,对含铁较高的锡精矿,一般采用富渣烟化炉硫化挥发,以代替两段熔炼中的二次熔炼。

烟化挥发产出的不是硬头而是含锡较高的挥发烟尘。

烟尘返回精矿还原熔炼。

此法适于中等品位锡精矿。

4.3 烟化富集-还原熔炼法适于处理低品位锡精矿或锡中矿,其原则工艺流程见图3。

烟化富集能使低锡矿料中的锡和多种有价元素富集于挥发烟尘中,大量的脉石成分则造渣与主金属分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