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惠安县城坐车大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黄塘镇归真堂的黑熊养殖场便坐落在该镇的几座荒山中间。据归真堂办公室工作人员许先生介绍,“这里面积有1200亩,黑熊大概600头。”
根据归真堂申请上市的资料显示,上市后,归真堂在未来要把养殖基地扩建到3000亩,黑熊的数量扩大到1200只,熊胆粉的产量达到4000公斤。而这也正是引发舆论阻击上市的原因之一,“规模越大,受到虐待的黑熊就越多。”
对于舆论中的这部分声音,许先生回应:“即使公司不上市,我们也可以慢慢扩大规模,毕竟企业的生产是合法的,谁也阻止不了。”
在带记者观看幼熊数分钟后,许先生电话联系后,带记者到生产车间去参观。他介绍,还没到固定的抽取胆汁的工作时间,不过可以给记者演示一下。
进到车间,黑熊们在里面嚎叫。黑熊脾气比较暴躁,笼子里头的会相互打架,“并不是一般人以为的那种痛苦的叫声”,似乎是怕记者误解,许先生在一旁解释。
从门口走进里头,大部分黑熊安静地转悠着,不过也不时传来“嚎叫”声。“生产车间”的中间是走廊,两侧就是“胆熊”聚居的铁棚。两头或者三头一间,每一间铁栅栏外头,相应地连接着一个可以容下一头黑熊的铁笼子。
此时,一男一女两名工作人员不声不响地带着一套“取胆”工具站到了门口,在打开铁笼和黑熊睡觉的铁棚之间的闸口后,一头黑熊自己钻进了铁笼中,凄厉地嚎叫起来。叫上几秒后,工作人员将铁盒内盛放的食物放了进去,黑熊立即安静了,贪婪地吞食起来。
在黑熊进食的过程中,女工作人员先用镊子拿棉花在黑熊肚子上擦拭消毒后,用一根长约十公分的钢管,“安装”到了黑熊的肚子上,黄色的胆汁顺着钢管流了下来。
许先生提醒记者,在抽取胆汁时黑熊是否感到痛苦,可以通过观察黑熊的身体反应来得出结论。“一天要抽取两次,如果黑熊感到痛苦,它不会自动爬进铁笼子里来进食。如果感到痛苦,黑熊的身体会有抗拒的反应。”
在他的提醒下,记者仔细观察,被抽取胆汁的这头黑熊仍在贪婪吞食,身体反应比较平静。在二十多秒后,工作人员将钢管取了下来。
记者所看到的整个抽取胆汁过程,都是该公司的现场“演示”,至于其它黑熊在“固定时间”是如何抽取胆汁的,记者无从知晓。 “痛”引流技术 在记者拍摄了整个取胆过程后,专门负责取胆的一男一女两名年轻的工作人员始终面无表情。
记者试图友好地与他们交流时,“敌意”的抵抗情绪“扑面”而来,交流最后失败了。 在记者出了生产车间,一同取胆的男工作人员又面无表情地打开了车间外头的一道小门。
通过小门,记者发现车间外是一块砌了围墙的空地,“每天晚上,会把黑熊从铁棚子里放出来自由玩耍。”许先生介绍。
“其实这两个年轻人都是学动物专业的大学生,舆论的剧烈指责,让他们一直难以接受。”许先生向记者解释。
对于取胆的流程,这名工作人员介绍道,“黑熊到了5岁生理成熟后,养殖场一般会根据不同熊的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手术,也就是在黑熊的胆囊部位切一个口子,通过技术手段,变成像篮球的气门孔一样,天然地生长在黑熊身体上,并不是一道伤口。但是在取胆时,需要借助引流管。”
他介绍说,这种无痛引流的技术是从1998年开始推广的,而网上流传的那些给黑熊穿上“铁铠甲”残酷抽取胆汁的照片,实际是不合法的。
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归真堂的负责人并不愿意回应,“还是太敏感了,企业领导决定不面对媒体。”许先生说。
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000万元,是一家以稀有名贵中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中药制药企业。公司形成了完善的黑熊养殖、熊胆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体系,拥有独立的品牌、技术和完善的销售网络,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熊胆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企业之一。2012年2月初,从事活熊取胆的福建药企“归真堂”谋求在国内创业板上市,引发激烈讨论;14日,NGO致信证监会反对归真堂上市,72位名人声援支持;18日,归真堂宣布对外开放熊场,被疑是样板熊表演。
2012年2月14日,NGO它基金联合72名社会知名人士,向中国证监会信访办递交吁请信,恳请对归真堂的上市申请不予支持及批准。 列举三大理由反对上市 吁请信称,归真堂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并列举出三点理由。其一,归真堂主营的熊胆业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其二,熊胆行业经营环境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归真堂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第三,归真堂在最近三年内存在违法行为。 吁请信中称,“归真堂一旦获批上市,将引发各界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激烈争辩,并可能对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能力和公信力产生质疑。因此,恳请证监会及有关部门慎重考虑,对归真堂的上市申请不予支持及批准。” 15工作日内确定受理否 上述吁请信的联名签署人包括冯骥才、韩红、崔永元等。它基金称,将发起第二轮更广泛的联名活动。 14日,证监会信访办收到吁请信后表示,将把相关材料转交相关部门,1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受理,60个工作日内将给书面回复。 信访办工作人员还对它基金工作人员提及,它基金并不是第一家反映归真堂情况的,应该能很快做出回复。 上市申请已进审核流程 归真堂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并不知道它基金递交吁请信一事,目前不便对上市过程中发生的事做任何评价,上市申请进程以证监会官方发布的进程为准。 证监会官网公开信息显示,这家公司的上市申请,目前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工作流程,需经受理、反馈会、见面会、问核、预先披露、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审核、核准发行等主要环节。它基金工作人员称,发审会环节非常关键,所以必须在这步前尽快行动,发出反对声音。[1]
此前,归真堂创始人邱淑花曾宣称其养熊场合法,这一度让持反对观点的公益组织只能扛道德大旗。 据归真堂所在的泉州当地媒体报道,“养熊是林业局颁发批文,生产熊胆粉是1995年卫生部颁发药准字号,都合法。” 归真堂网站称,采用高科技人工无管引流熊胆汁技术(即造瘘手术),彻底改变了以往“猎熊取胆”的方式,实现了由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利用人工繁育资源为主的战略性转变,是中医药行业的重要里程碑。 而归真堂“合法”的依据正是国家林业局1997年颁发的《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对这一条例,贺海仁并不认同。他说,“我现在质疑的是规章本身,按照国家规定,规章不能和上位法相冲突。如果相冲突的话,是不允许的。”现在归真堂的行为合规是因为这个规章,如果你不能把这个规定拿掉,归真堂就有规章意义上的合规性。 贺海仁说,该规定只是林业局的部门法规,而中国从1989年起就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体系,这个体系从《野生动物保护法》,到国务院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及《水生动物保护条例》等,对野生动物保护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体系。 贺海仁表示,这个法律体系,有法律、法规、规章,也有技术标准,所有的规章和技术标准不能和上位法(即《野生动物保护法》)发生抵触,野生动物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这意味着即便是开发利用和保护利用,也是为了保护的需要,如果开发利用违反了保护的原则,或者和保护相抵触,不论规章也好,技术标准也好,它都是违法的。所以归真堂养熊是合规而违法,是不合法的。 “任何低位的规章或者技术规范,乃至具体的公民和法人的具体行动都不能和它相碰触。但现在显然是冲突了。就要取缔。要按照法定程序对林业局的规定进行合法性审查,要取消或修改,符合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标准。”贺海仁说。 贺海仁指出,另外,对黑熊的养殖,应符合《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合理利用”,对此《野生动物保护法》曾规定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和展览等特殊情况,这些都不是盈利的交易行为,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和展览等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动物。而活熊取胆不是为了保护,是一种伤害。 而在安翔看来,《黑熊养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里面很多都是一些技术性的规定,如要求黑熊在多大年龄以上,每天可以取多少胆汁。由于企业是全封闭的,外人不得而知,所以他自证合法是没有意义的。
2月1日,归真堂出现在证监会IPO申报企业信息表上,引发活熊取胆争论; 2月6日,归真堂所属的中药协会的“西方阴谋论”被媒体曝光,协会称亚洲动物基金目的是打击中国黑熊药用养殖业;
2月13日,亚洲动物基金表示已正式向中药协会发出制止函,要求其道歉; 2月14日,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向证监会递交吁请函,希望终止归真堂上市,函件作家冯骥才、歌手韩红、主持人崔永元等70余人签署。
2月16日,归真堂所属的中药协会在北京召开见面会,力挺活熊取胆; 2月21日,亚洲动物基金会在北京召开见面会,呼吁终止活熊取胆这一行业;
2月22日,归真堂开放参观并召开专家座谈会。(文/李伟) 附:《关于AAF所谓拒绝其参观黑熊养殖基地的声明》 在2月22日上午,在了解到亚洲动物基金(AAF)到达惠安的消息后,我们的相关人员在最快时间内,当面向其发出了参加中午专家媒体座谈会的邀请;同时经有关部门同意,公司破例做出了下午为AAF专程开放熊场的决定,并在9点之前通过2次电话向其发出了邀请。
我们相信我们的行为,表现出了我们最大的诚意。因此,对于张小海先生所谓“其主管拒绝与我们交流”这种罔顾事实的指责性言论,我们深感不满。现就真实情况说明如下:
一,AAF在明知相关活动规定的情况下,故意违反规定制造矛盾。 1,本次考察活动,共有百余家媒体、超过190名记者参加。本次活动的接待难度有目共睹,为了方便参访人员登记,我们在2月20日企业网站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