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范文(doc 37页)

某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范文(doc 37页)

某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范文(doc 37页) 长早籼10号XS040-2002, 湘早籼18辐射后代 由宁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而成,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该品种株高87厘米,植株叶型分散适中,剑叶直立,茎秆较粗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每穗总粒数100粒左右,谷长粒形,千粒重27克。全生育期108天左右。经鉴定,稻瘟病抗性7级,白叶枯病抗性5级。苗期抗寒,后期抗倒。糙米率80%,精米率51.2%,米长7.3毫米,长宽比为3∶2,透明度1,碱消值3级,胶稠度72,直链淀粉含量13.8%,蛋白质含量11.9%。被评为三等优质稻。2年省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38公斤。 栽培要点:软盘旱育抛秧,3月20日左右播种,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3.5公斤。地膜育秧,3月底播种,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45公斤,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6公斤。移栽每667平方米不超过2.5万蔸,每蔸插基本苗5株~6株;抛秧2万蔸左右,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1万株。每667平方米施猪牛栏肥1000公斤和含养分40%的水稻专用复合肥40公斤作基肥,不另追施化肥。分蘖期浅水勤灌。每667平方米苗数达25万苗左右时晒田,轻晒长露,足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壮籽。及时防治病虫。浸种时用强氯精消毒,大田生长期防治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及穗 期病害。

湘峰早1号 XS041-2002,(原名97-2-2) 中8644/娄早籼4号 由双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该品种株高约90厘米,苗期、中期叶片呈半卷曲状态,后期叶片直立,主茎叶片11叶~12叶,穗平总粒92粒左右,结实率89%,千粒重25克,全生育期107天。谷粒呈中长粒型,叶鞘、稃尖无色,部分有短芒。经鉴定,抗白叶枯病(3级), 嘉早935,XS043-2002 引育单位:湘潭市原种场从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引进。 品种来源:Z91-105///优905/嘉育923//Z91-43 审定时间: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该品种株高82厘米,株型紧凑,茎秆较粗壮弹性好,生长繁茂,叶色浓绿,主茎叶片11叶~12叶,剑叶挺直。每穗总粒数106粒左右,结实率80%~85%。谷长粒形,无芒,千粒重26克~27克,抽穗整齐,叶下禾,后期落色较好。全生育期106天左右。经鉴定,抗白叶枯病3级,中抗叶瘟4级,感穗瘟7级。出糙率81.2%,精米率69.8%,整精米率45.3%,垩白粒率14.0%,垩白度6.5%,米粒长宽比3.1。经两年省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稻谷491公斤,比对照湘早籼13号增产12%,平均日产量4.63公斤,比对照高0.54公斤。 栽培要点:3月底播种,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5公斤~6公斤,秧田播种量每667平方米45公斤~50公斤,浸种时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密度规格为15厘米~18厘米,每蔸插5苗左右。秧龄28天~30天为宜,4.5叶~5.0叶及时移栽,每667平方米插足基本苗12万苗~13万苗。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酌情补肥,中等肥力田块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纯氮10公斤~11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6公斤~7公斤;适时晒田,有水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促成熟。注意防治穗颈稻瘟和其它病虫害。 适宜范围: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的地区作早稻种植。 中鉴99-38 XS044-2002 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中鉴99-38,XS044-2002,可引 引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湖南水稻研究所于1998年选育而成的早籼优质稻新品种。 品种来源:中早4号/舟903//浙8010 审定时间: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高约87cm,株形紧凑,剑叶挺直,茎秆粗细中等。主茎叶片数约13叶。单株分蘖力和群体分蘖力中等。成穗率80%左右。(湖南省区试表现,亩有 效穗20万左右,)穗型中等,穗长20㎝左右,平均每穗粒数117.4粒,结实率达81.6%,谷粒长6.7㎜,长宽比3.1。千粒重25.6g。需肥水平中等,易种。 ,湖南省区试作双季早稻生育期107.1天,比对照湘早籼13号长0.5天。抗性鉴定(经全国育种攻关多点鉴定表明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中抗褐稻虱,感白背飞虱。)湖南省区试鉴定叶瘟3级,穗瘟5级,白叶枯病3级。 品质产量:(米质优,米质主要指标达部颁二级米标准,湖南区试结果碾磨品质与对照相仿,外观品质显著优于对照,表现)糙米率79.3%,精米率66.7%,整精米率40%,垩白粒率14%,垩白大小3.5,长宽比为3.1。 2000年湖南省早籼中熟组区试,平均每亩产483.76Kg,比对照湘早籼13号增产11.06%,增产显著。2001年早籼迟熟组续试,亩产454.77Kg,比中熟对照湘早籼13号增产52.62kg/亩,增辐为12.2%,增产显著;两年平均亩产469.27kg/亩,比湘早籼13号增产7.20%。 栽培要点:3月底~4月初播种,亩秧田播种量30kg,大田用种量3.5-4kg左右。直播用种量每亩5-6公斤(,播种期4月10日左右)。该品种分蘖力较强,宜少本密植,每穴4~5苗,(插4×6寸或5×6寸,亩插基本苗控制在8~10万。)秧龄以30天左右为宜(,薄膜育秧秧龄不要超过30天)。分蘖盛期及时晒田控蘖,后期采用湿润灌溉。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根据大田肥力水平,适当控制氮肥用量。一般亩施纯氮10~11公斤、五氧化二磷7公斤、氧化钾8公斤。注意病虫害的及时防治,重点防治纹枯病和白背飞虱。 适宜范围:适宜在全省作双季早稻种植。 株两优176 XS045-2002 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名称:株两优176,XS045-2002 审定编号:XS045-2002 选育单位: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优质早稻父本怀97-176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 特征特性:株高95cm,主茎12叶,苗期叶片较披,倒3片叶直立,叶色较绿,(株型较散,茎秆较粗,耐肥抗倒力中等。)分蘖力较弱,(成穗率较高,生长势旺,繁茂性好,抽穗整齐,后期不早衰,落色好。一般有效穗322.5 千克/公顷,)穗 长20㎝左右,每穗总粒数100粒,结实率88%,千粒重27.2克,全生育期108天左右。耐肥抗倒力较强。(籽粒饱满,颖尖无芒。苗期耐寒性强,病圃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感稻瘟病。)叶瘟4级,穗瘟7级,白叶枯病5级。 品质产量:[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验:]糙米率82.4%、精米率74.1%、整精米率49.1%、粒长6.4mm、长宽比2.8、垩白粒率97%、透明度2、垩白度12.6%、碱消值4.2级、胶稠度44mm、直链锭粉含量19.6%、蛋白值含量9.3%。(米饭较软,食味与一般晚稻米相当。) 两年湖南省区试平均产量498千克/亩,比金优402增产1%,日产量4.63 千克/亩,比金优402高2.1 千克/公顷,稳产性较好。全生育期107.6天,比金优402短3.7天,与中熟早稻湘早籼13号相当,有利于缓解“双抢”季节矛盾,实现早晚两季高产稳产。 栽培要点:(该组合具有熟期早、分蘖力较弱,耐肥力中等等特点,应适当密植和增加基本苗即16.5×20cm或16.5×16.5cm,每蔸插2-3粒谷秧。施氮量适当减少,即耙田时施入25%水稻专用配方肥600 千克/公顷,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再追施尿素75 千克/公顷,孕穗期施氯化钾75 千克/公顷。稻瘟病重发区应注意防治稻瘟病。) 3月底-4月初播种,亩秧田播种量20-30kg,大田用种量2.0-2.5kg左右。直播用种量每亩5-6公斤/亩.4.5-5.0叶移栽。(秧龄以30天左右为宜,薄膜育秧秧龄不要超过30天。)每蔸插双苗,亩插基本苗在5万以上。在中等肥力的稻田种植,亩施纯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5公斤。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磷钾配合施用,根据大田肥力水平,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分蘖盛期及时晒田控蘖,)前期浅水灌溉,中期适时晒田,后期干干湿湿,切忌脱水过早。注意病虫害预报及时防治,重点防治纹枯病和白背飞虱。 适宜范围:适宜在全省作双季早稻种植。

株两优02 XS046-2002 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名称:株两优02,XS046-2002,抗稻瘟 审定编号:XS046-2002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与株洲市农科所合作选育的两系杂交早稻 组合。 品种来源:株1S/ZR02 审定时间:200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审定编号为XS046-2002), 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4002)。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江西、浙江及福建北部等地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被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列为粮食主产省重点推广品种。 特征特性:株高92厘米,株型适中,耐肥抗倒力强。(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生长势旺,剑叶短而直立,抽穗整齐,成熟落色好,不早衰。)一般亩有效穗23万,每穗总粒数100粒,结实率87%左右,千粒重26.7克。谷粒长9.5㎜,长宽比3.1,籽粒饱满,颖尖无芒。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金优402短1天。经(国家和)省区试鉴定,叶瘟2级、穗颈瘟1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白背飞虱均为3级。苗期耐寒力强。米质好,米饭较软,食味与一般晚籼米相当。) 品质产量:糙米率81.9%,精米率74.4%,整精米率55.3%,粒长6.7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为49%,垩白度为10.5%,透明度2级、碱消值4.5级,胶稠度4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5%。蛋白质含量10.6%,米饭食味较好。2000、2001年量年湖南省早稻区试平均亩产509.8公斤,比金优402增产2.2%,日产量4.6公斤。(大面积一般亩产500公斤以上,高者近600公斤,比大面积主栽品种亩增稻谷35公斤以上。) 栽培要点:株两优02水育秧3月底播种,旱育秧3月20日左右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5公斤,大田亩用种量2~2.5公斤。播种时每公斤种子拌2克多效唑。一般旱育小苗3.5~4叶抛栽,水育小苗4.1~5叶移栽。插植密度16.5厘米×20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或每平方米抛栽30蔸。采取一次性施肥方法,即耙田时每亩施入25%水稻专用配方肥40公斤,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每亩再追施尿素5~7公斤,孕穗期每亩施氯化钾7.5公斤。前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够苗及时落水晒田,后期湿润灌溉,忌断水过早。坚持强氯精浸种,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 适宜范围:适宜在全省作双季早稻种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