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

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



15
表4 时期
就业人员数作为劳动投入量,不同资本投入量的 TFP 贡献率(%) 固定资本形成 存量净额 资本形成 存量净额 30.72 47.50 53.67 39.21 34.61 42.46 23.47 26.78 资本服务量 (固定资本折旧) 44.08 51.51 55.45 46.22 38.93 50.62 22.19 32.78
11
用劳动者报酬和就业人员存在较大的差别
表1 时期 1981-2002 1981-1990 1981-1985 1986-1990 1991-2000 1991-1995 1996-2000 2000-2002 劳动者报酬和就业人员测算的 TFP 贡献率(%) 用劳动者报酬测算 8.80 10.17 19.50 -2.48 10.06 18.52 -1.92 -8.99 用就业人员数测算 30.72 47.50 53.67 39.21 34.61 42.46 23.47 26.78
7
(五)决定TFP贡献率水平的条件
经济增长速度、资本投入增长速度和 劳动投入增长速度。 资本投入增长速度和劳动投入增长速度 不能同时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产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变量的 选择,特别是后两者的选择。 ●α和β。 ●模型的改变。

8
二、产出量的选择
无论从经济统计学意义上还是从经济 学意义上,根据C-D生产函数测算TFP时, 生产总值(GDP)都是反映经济产出最为理想 的变量。 在此要做的只是对各年的生产总值进 行价格减缩,形成可比价格的时间序列。
1981-2002 1981-1990 1981-1985 1986-1990 1991-2000 1991-1995 1996-2000 2000-2002
41.15 44.71 51.24 35.94 32.49 43.07 17.39 16.22
16
五、产出弹性系数的确定
确定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Y AK


式中: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投 入,α和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弹性系数。 1
C-D生产函数构建的初衷是测算资本和劳动两 种最为重要的要素投入量的边际产出,即对一种特 定的经济关系进行数量模拟后, 当α+β>1时,可表示被模拟经济关系的边际产 出效益是增加的; 当α+β<1时,可表示被模拟经济关系的边际产 出效益是下降的; 当α+β=1时,可表示被模拟经济关系的边际产 出效益是不变的。 2
一、什么是科技进步贡献率
(一) 生产函数
研究科技进步贡献率,就不能不提及生产函数,更 不能不提及C-D生产函数。自1928年柯布(Cobb)和道 格拉斯(Douglas)阐述了C-D生产函数以来,这种描 述资本和劳动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就成为测 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基本方法。 C-D生产函数的基本形式为:
4
(三)TFP速度(科技进步速度)
对上式求全微分并整理,得到:
dA dY dK dL A Y K L 分别用ɑ、y、k、l来代表TFP、Y、K和L
的增长率,于是有:
a y k l
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技术进步速度
5
(四)TFP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
将上式左右分别除以产出增长率,就得 到TFP贡献率,也就是科技进步贡献率。
13
资本形成存量净额的推算
永续盘存法: 报告期资本形成存量净额=上年资本形成存量净额 -报告期折旧额+报告期资本形成(流量)
各年资本形 = 成存量净额
基年资本 - 各年 形成存量 折旧
+ 各年资本 形成流量
14
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资料来源于国民经济核算; 资本形成、固定资产折旧等都需要进行价 格缩减; 基年资本形成存量净额的合理确定。
(二)综合要素生产率(TFP)
随着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在应 用C-D生产函数时感到仅将资本和劳动作为主要的 要素投入量是有局限的,还应该在生产函数的应用中 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因素。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 者-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于1957年首创“综合要素生产 论”概念,即把综合要素定义为以下几个方面:
●经验估计法。结合我国现状或投入要素占产出
的份额,采取主观分析法确定。历年来,许多学者 都沿用了世界银行所采取的两种分割方式:
● 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的改进;
● 给定投入量的产出量增加;
● 其他:包括诸如规模经济,资源配置的改进等。
3
这样,综合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就应为总产出中扣除要素投入 (资本和劳动)影响的部分:
Y A K L
生产总值 生产总值 资本产出率 劳动生产率 资本总量 就业人员数
12
四、资本投入量的确定与测算
反映全社会资本投入量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投资统计中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②积累额,即改革开放前物质生产部门的国民收入 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积累额; ③各部门的固定资产原值(或净值)和流动资金平 均余额; ④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本形成存量净额或固定资本 形成存量净额; ⑤资本服务量。
a k l 100% 100% 100% 100% y y y
可见,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经济学涵义就 是:在经济增长中,综合要素的增长所占的 份额。
6
TFP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从我国众多专家学 者发表的论著看,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称 作技术进步速度或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居多, 但之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称作TFP贡献 率的已占“压倒优势”。因此,在当前情势 之下,以TFP概念引领测算与研究,要比 “技术进步”更为切合实际。
9
统计知识介绍

国民经济核算
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10
三、劳动投入量的确定和测算
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劳动投入量的确定 有几种选择:
①采用劳动者人数,通常采用就业人员数;
②选择总劳动时间,通过平均劳动时间乘以 就业人数取得; ③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劳动者报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