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一:成批生产期量标准设计与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一、计算大型零件组及其三种零件的加工周期(一)计算大型零件组的零件01-1的加工周期1、计算各工序时间根据公式 (见课本P237公式12-8)其中n=80 d=16(小时) s=1 k=1所以①②③④⑤⑥⑦2、计算基本工序时间根据公式 (见课本P238公式12-10)其中 m = 7所以3、计算工序间断时间根据公式(见课本P238公式12-11)其中m = 7 =0.4(天)所以4、计算自然过程时间已知5、计算零件的加工周期根据公式(见课本P238公式12-12)所以将有效工作天数转换成日历天数则(二)计算大型零件组的零件01-2的加工周期1、计算各工序时间根据公式 (见课本P237公式12-8) 其中n=40 d=16(小时) s=1 k=1所以①②③④⑤2、计算基本工序时间根据公式 (见课本P238公式12-10) 其中 m = 5所以3、计算工序间断时间根据公式(见课本P238公式12-11) 其中m = 5 =0.4(天)所以4、计算自然过程时间已知5、计算零件的加工周期根据公式(见课本P238公式12-12) 所以将有效工作天数转换成日历天数则(三)计算大型零件组的零件01-3的加工周期1、计算各工序时间根据公式 (见课本P237公式12-8)其中n=40 d=16(小时) s=1 k=1所以①②③④2、计算基本工序时间根据公式 (见课本P238公式12-10)其中 m = 4所以3、计算工序间断时间根据公式(见课本P238公式12-11) 其中m = 4 =0.4(天)所以4、计算自然过程时间已知5、计算零件的加工周期根据公式(见课本P238公式12-12)所以将有效工作天数转换成日历天数则(四)计算零件组的生产周期经过上面计算可知组内周期最长的零件为零件01-1,,又已知大型零件组的成套期为6天,即根据公式 (见课本P238公式12-12)所以综上:编制“大型零件加工周期表”,见第二部分设计成果29页批表1。
二、计算大型零件组在机械加工车间的生产周期(一)计算大型零件组在机械加工车间的生产周期有上面的计算可知(二)计算各车间的生产提前期根据公式 (见课本P241公式12-16)(见课本P 241公式12-16) 设则又已知1、计算大型零件组机加、毛坯车间的出产、投入提前期①②③④2、计算中型零件组机加、毛坯车间的出产、投入提前期①②③④3、计算小型零件组机加、毛坯车间的出产、投入提前期①②③④现编制“生产期量标准表”,结果见第二部分设计成果30页批表2。
(三)画出C618K产品及大型零件组的生产提前期、生产间隔期、保险期及生产2周期关系示意图编制“产品及零件组在各车间的期量标准时间关系图表”,结果见第二部分设计成果31页批图1。
三、编制“2014年1-6月份C618K2各月各车间投入、出产生产作业计划”(一)计算2014年1月初各车间投、出产累计数大型零件组2014年1月初各车间投、出产累计数中型零件组2014年1月初各车间投、出产累计数小型零件组2014年1月初各车间投、出产累计数(二)计算2014年1-6月份分月各车间投入、出产累计数及生产任务根据公式 (见课本P265公式13-3)(见课本P265公式13-4)(见课本P265公式13-5) (见课本P265公式13-6)1月份车间投入出产累计数及月份任务计算表2月份车间投入出产累计数及月份任务计算表3月份车间投入出产累计数及月份任务计算表4月份车间投入出产累计数及月份任务计算表5月份车间投入出产累计数及月份任务计算表6月份车间投入出产累计数及月份任务计算表(三)编制“2014年1-6月份分月各车间投入、出产生产计划表”,见第二部分设计成果32页批3。
设计题目二:单一对象机械加工间断流水线组织设计一、计算流水线平均节拍根据公式 (见课本P44公式3-1) 其中两班工作制的条件下所以二、计算并确定各工序设备需要量及工作地号根据公式(见课本P46公式3-4) 工序时间设备需要量(工作地个数)工作地号01,0203,040809,1011,12 三、确定看管期内各工序产量根据公式 (见课本P248公式12-30)其中(分件)所以四、计算工作地在看管期内的工作延续时间根据公式(见课本P248公式12-31)(一)对于只有一个动作地的工序根据公式(见课本P249公式12-32)所以(二)对于有多个工作地的工序,采用集中分配的方法1、将时间内的产量集中分配给()个工作地,使这些工作地在看管期内的产量和工作延续时间为:(即在看管期内满负荷)(见课本P250公式12-35)2、剩余的产量由其中一个工作地来完成,该工作地在看管期内的产量和工作延续时间为:(见课本P250公式12-36)(见课本P250公式12-37) (1)第1道工序01号工作地满负荷,其看管期内产量为:02号工作地的产量和工作延续时间为:(2)第2道工序04号工作地满负荷,其看管期内产量为:03号工作地的产量和工作延续时间为:(3)第3道工序05、06号工作地满负荷,其看管期内产量为:07号工作地的产量和工作延续时间为:(4)第5道工序09号工作地满负荷,其看管期内产量为:10号工作地的产量和工作延续时间为:(5)第6道工序11号工作地满负荷,其看管期内产量为:12号工作地的产量和工作延续时间为:将上面计算的各工序各工作地在看管期内的产量及工作延续时间汇总如下:五、计算工作地(设备)负荷率及流水线平均负荷率(一)计算工作地(设备)负荷率根据公式(见课本P46公式3-5) 所以(二)计算流水线平均负荷率根据公式 (见课本P46公式3-5)所以六、配备工人并计算每个工人的负荷率(一)配备工人配备工人的原则:使工人人数计量最少;尽量平衡每个工人的负荷率;方便工人工作。
工序号 1 2 3 4 5 6工作地号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设备负荷100 28.3 44.2 100 100 100 88.3 96.7 100 60 100 91.7 率(%)工人号01 02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二)计算每个工人的负荷率工人的负荷率=对应的设备负荷率之和工人号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工人负荷率100 72.5 100 100 100 88.3 96.7 100 60 100 91.7 (%)七、确定运输批量、计算节奏和选择运输装置(一)确定运输批量零件在每一道工序的平均加工劳动量因为且零件净重5kg由课本P45表3-1知运输批量为1件,即(二)计算节奏根据公式(见课本P45公式3-3)所以节奏(三)选择运输装置由于零件是壳体,材料为铸铁,是易碎零件,而且零件净重为5kg,属于较轻物体则可以算则可以选择带滑轮的小车作为运输装置。
八、设计间断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间断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见设计成果33页。
九、绘制流水线内各工序间周转在制品占用量形成于消耗图表(一)确定周转在制品占用量根据公式 (见课本P251公式12-39)原理:计算的值,如果为正值,表示最大周转占用量形成于该时间阶段的最后;如果为负值,则表示形成于该时间阶段的开始。
各时间阶段计算所得正值之和与负值之和应相等,并为两道工序之间周转占用量的最大值。
1、工序1、2之间的周转占用量工序1、2的看管期时间分段①在时段内,,所以②在时段内,,所以③在时段内,,所以综上:工序1、2之间看管期初周转占用量为0,周转占用量最大值形成于67分钟末,最大值为11。
工序1、2间周转占用量形成于消耗图如下图所示工序号工序时间看管期内周转在制品形成与消耗示意图看管期初周转在制品占用量最大周转在制品占用量1 3.84 0 112 4.322、工序2、3之间的周转占用量工序2、3的看管期时间分段工序号工序时间(分)工作地数看管期工作指示图表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2 4.32 23 8.64 3T1 T2T3①在时段内,,所以②在时段内,,所以③在时段内,,所以综上:工2、3之间看管期初周转占用量为8,周转占用量最大值形成于该阶段的开始,最大值为8。
工序2、3间周转占用量形成于消耗图如下图所示3、工序3、4之间周转占用量工序3、4的看管期时间分段①在时段内,,所以②在时段内,,所以③在时段内,,所以综上:工序3、4之间看管期初周转占用量为0,周转占用量最大值形成于106分钟末,最大值为1。
工序3、4间周转占用量形成于消耗图如下图所示4、工序4、5之间的周转占用量工序4、5的看管期时间分段①在时段内,,所以②在时段内,,所以③在时段内,,所以综上:工序4、5之间看管期初周转占用量为5,周转占用量最大值形成于116分钟末,最大值为6。
工序4、5间周转占用量形成于消耗图如下图所示5、工序5、6之间的周转占用量工序5、6的看管期时间分段①在时段内, , 所以②在时段内,,所以③在时段内,,所以综上:工序5、6之间看管期初周转占用量为0,周转占用量最大值形成于72分钟末,最大值为5。
工序5、6间周转占用量形成于消耗图如下图所示(二)绘制流水线内各工序间周转在制品占用量形成与消耗图表“流水线内各工序间周转在制品占用量形成与消耗图表”见设计成果34页。
十、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和绘制流水线平面布置图(一)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1、设计要求保证零件的运输路线最短,有利于工人操作方便,流水线之间紧密衔接以及生产面积的充分利用等。
2、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为了使零件的运输路线最短,使工人的运动距离最短,而且很多工序有两个工作地,所以采用U型流水线,将工作地安排在流水线两侧。
(二)绘制流水线平面布置图“流水线平面布置图”见设计成果35页。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成果一、题目一设计成果大型零件加工周期计算表(单位:天)批表1生产期量标准表批表2产品及零件组在各车间的期量标准时间关系图表批图12014年1-6月份分月各车间投入、出产生产计划表二、题目二设计成果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流水线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