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芦荟的保健功效及其发展前景展望

芦荟的保健功效及其发展前景展望

芦荟的营养保健功效及其应用前景展望(园艺1071班叶月1061606105)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芦荟新的化学成分不断被发现,芦荟的药理作用和应用价值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介绍了芦荟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营养保健功效,并对芦荟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芦荟;化学成分;营养保健功效;前景The value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care function of aloe and its developmentYueYe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new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aloe are discovered continuously.Its value of pharmacologiy and appliment is becoming a hot spot at home and abroad.This article is focused on the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their health protectional virtue in aloes1.The exploiture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are also discussed.Key words:Aloe;Chemical compositions;The value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care function;prospect芦荟隶属于百合科(Liliaceae)、芦荟属(Aloe L.)多年生常绿肉质植物[1],起源于非洲大陆,世界上野生芦荟大约有300多种,其中原产南非的有250多种,马达加斯加约40个种,其余10多个种分布在埃及、加拿群岛、阿拉伯等地[2],除上述地区外,亚洲南部的印度、马来西亚等地也有分布[3]。

中国芦荟种质资源比较贫乏,据报道有两种野生芦荟,即华芦荟(中国芦荟)[A. chinensis (Haw.)Baker.]和元江芦荟(A. yuanjiangensis Xiong,Zheng et Liu),分布在云南元江地区、福建南部、海南岛和广州雷州半岛[2,4-6]。

另外,在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辽宁、北京、河北、内蒙、吉林等地都有大面积的种植或温室栽培[7]。

芦荟属植物茎短或明显有延长的茎而呈灌木或乔木状[2],叶肉质,通常呈莲座状排列,稀2列或散生,通常边缘有硬齿或刺。

花葶侧生,不分枝或分枝,花红色、黄色或白色,组成总状花序,具膜质包片;花被6片,近相等,联合成管状或分离而靠合成管状,裂片直立或在顶部稍开展;雄蕊6枚,与花被等长或略长于花被片,花药背着,向内纵裂;子房卵形或长圆形,具钝3棱,3室,胚珠多数,二列,叠生;花柱线状,柱头小型[7]。

蒴果卵形或长圆形,具钝3棱,室背裂开,果皮革质;种子多数,呈三棱形或扁平,常有翅等特征[8,9]。

芦荟株型分为高大乔木、灌木、藤本、无茎、很矮小等;植株高度从10cm到20m不等。

叶片在大小、形状、斑纹、着生方式、叶缘锯齿等方面差异变化更大[10]。

芦荟最佳生长温度25℃左右,气温5℃时停止生长,气温3℃时发生冷害。

耐高温及干旱,喜光而怕强光,忌烈日。

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

喜肥沃透气性良好的土壤,根部渍水会引起烂根病害[11]。

本属植物具有重要经济价值,集食用、医疗、美容、保健、观赏于一身。

1 芦荟的化学组成与药理作用芦荟组成成分十分复杂。

因此,全面、正确地弄清楚芦荟的化学组成成分,不仅是研究探讨芦荟有效成分生理活性作用的重要基础,也是深入开发各类保健食品、饮料、美容化妆品、药品以及其他工作产品的主要基础[12]。

1.1 蒽醌类化合物蒽酮类物质一直被认为是芦荟抗炎的主要有机活性成分,其中以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和芦荟大黄素甙(Aloin,也就常说的芦荟苷、芦荟素)等20多种最为主要。

其中芦荟大黄素是最基本的成分之一,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高度的活性。

芦荟素能使肠内细菌分解和活化,促进肠内肌肉收缩,加快肠蠕动,有通便利尿的作用,对治疗便秘有明显效果。

芦荟大黄酚具有健胃、消炎、抑菌和泻下作用。

芦荟大黄素苷能抑制组织胺的游离,对治疗气喘、过敏性鼻炎、花粉过敏等疗效良好。

芦荟槲皮素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小毛细血管脆性、降低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芦荟醚酊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能破坏癌细胞。

芦荟乌鲁辛对溃疡有很好的疗效,能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12]。

1.2 多糖多糖是一类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主要由葡萄糖、果糖、甘露糖、蔗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等组成。

这些多糖类物质是黏液的主要成分,在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老化和治疗慢性过敏症方面作用显著[13]。

多糖能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调节细胞的生长,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14]。

芦荟多糖特别是甘露聚糖能显著减轻癌症、艾滋病症状和减少感染,用于防治癌症和艾滋病有一定的效果,对辐射产生的灼伤有促进再生的作用。

1.3 氨基酸和有机酸芦荟叶中含有谷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等19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含量丰富,所含的精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等8种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

芦荟的根、茎、叶含有乙酸、辛酸、丁二酸、苹果酸、柠檬酸、异柠檬酸、乳酸、酒石酸、琥珀酸、赤霉酸、对香豆酸、壬烯二酸、月桂酸、十二烷酸、十三烷酸、肉豆蔻脂酸、十五烷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棕榈油酸等多种有机酸[15]。

芦荟中含有的天冬氨酸、丝氨酸等,是有利于皮肤代谢的氨基酸,可阻止阳光中长波紫外线对表皮的伤害与氧化,促使表皮细胞的还原,从而提高其抗辐射能力,而且芦荟汁中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和组成也比较平衡。

有机酸在人体内参与生物化学过程,可直接调节胃中的酸碱度,有利于疾病的预防,还可使人体内糖和蛋白质等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1.4 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芦荟叶汁中含有多种维生素[16],如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H等。

芦荟中含有的矿物质主要是磷、硼、硅、钾、钠、钙、镁、锰、锌、铜、铬、钼、铝、铁、钡、银、钴、钛、镍、钒、锶和锗等[17],可促进蛋白质、糖及脂肪的代谢,调节机体生理机能,维持渗透压及体内酸碱平衡。

芦荟中维生素具有良好护肤作用,对皮疱、黑斑、雀斑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抗癌机制上,芦荟中丰富的维生素,一方面可加强体液免疫功能,帮助抗肿瘤药物增强机体防御肿瘤细菌和病毒侵害的能力或扼杀伤害性细胞;另一方面,一般致癌毒素要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都需要诸如维生素B等维生素类物质参与。

芦荟中的锗是以有机态的形式存在的,有机锗对子宫癌、肺癌、肝硬化、白血病、癫痫病、全身性风湿病有很好的疗效;对脑血栓、血管硬化、肾脏病、糖尿病、胃溃疡、精神分裂症也有明显疗效。

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癌症患者应用有机锗后,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因此,芦荟中的有机锗在国外被称为21世纪的“救世锗”。

1.5 活性酶及其他芦荟汁液中含有多种活性酶[18],现已发现的有过氧化氢酶、氧化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磷酸酯酶、乳酸脱氢酶、血管紧张肽酶、植物凝血素、SOD 等。

芦荟的活性酶类可分解皮肤表层的死亡细胞,对皮肤代谢有一定作用,因而可以改善皮肤的光洁度,滋养毛发及对皮肤具有良好的美容护肤作用。

SOD具有抗衰老、养颜、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功效;植物凝血素有助于抗感染的淋巴细胞生长,增进淋巴细胞功能,提高人体的自我免疫功能从而增强人体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芦荟中还含有白介素,补充的白介素可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增强对多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在新鲜芦荟叶子中还有一种重要的成分“滑水”,这种水与普通水不同,它沿着管壁流动时比普通水流速快一倍。

在芦荟汁液中,含有多种与此相似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

“滑水”使芦荟鲜叶中有效成分黏多糖迅速被人体吸收,帮助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代谢。

因此,药学家们推测,这也许是芦荟能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 芦荟的营养保健功效2.1 芦荟与保健芦荟主要以其药用价值为人们认识和利用。

据有关资料记载[19],最早发现芦荟具有药用价值的记载可追溯到4000年前古埃及金字塔中发现的《耶比鲁斯〃巴比鲁斯》(《Ebers Papyrus》)“莎草纸”医书,中国最早记载芦荟药用价值的文献是公元973年的《开宝本草》。

另外,中国的《药性本草》和《本草纲目》、欧洲的《希腊本草》、《意大利本草》、朝鲜的《东宝医鉴》等药典中也都详细记载了芦荟的药理作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药研究和临床实验探明芦荟含有7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具有催泻、健胃、能便、消炎、抗菌、抗癌等多种作用[20]。

芦荟含有的芦荟大黄素甙(aloin) 、芦荟大黄素(emodin) 等成分起着增进食欲和大肠缓泻作用。

对大鼠、小鼠的系列实验表明[21],芦荟能引起腹泻,并且证明芦荟大黄素蒽酮是芦荟大黄素导泻作用的基本要素。

芦荟具有抗菌杀菌作用。

其含有的芦荟定(Aloetin) 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具有直接杀菌的作用。

19世纪50年代,美国密执安公共健康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库拉索芦荟(A.vera L.)可作为抗菌剂和抗真菌剂[22]。

20 世纪70年代,希姆斯博士研究表明,芦荟能够杀死至少6种细菌,尤其是最常发生的球菌和链球菌的感染[22]。

小鼠试验也证明,芦荟有抗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须发癣菌等作用[21]。

芦荟具有抗癌作用[23]。

贾季澄等报道[24]从中国芦荟[A.chinensis(Haw.)Baker]凝胶中提取得到的多糖- 乙酰化葡甘聚糖,抑癌率高达66.2%。

王蜀秀报道[25],从中国芦荟提取得到的A60被推断为β-(1→4)连接的甘露聚糖,在治疗免疫功能方面有应用价值,可作为抗癌辅助药。

于恩广等[26]结合中国医药研究的宝贵经验,对芦荟多糖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芦荟多糖确实具有增强S180小鼠体内红细胞免疫及抗肿瘤作用。

许锦良等报道[27],从中国芦荟得到的提取物,在抗辐射实验中表明对造血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除此之外,芦荟还具有强心活性、免疫再生、保肝与抗胃损伤、调节内分泌、平衡代谢和降血糖、解毒、抗内毒素、抗衰老、镇痛、镇静、防虫、防腐、防臭、抗类毒素、血液临时替代等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