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
文
献
综
述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 文献综述
220132068 艾克热木江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从1964年至今,国际上对于
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已经逐步完善,也有了较好的发展。而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
研究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几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的分析总结,旨在简
要阐述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发展
引言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新领域的一个分支,基于衡量人自身价值的需要,运
用会计的计量技术应用于衡量人的价值,主要是计量人力资源、提供人力资源信
息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我国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研究,虽然近些年来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是卓有成
效的,但是在实务上并没有得到运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
现状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一、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背景及发展进程
人力资源会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十分迅速,进入80年代后由于
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会计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中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
的发展阶段。然而中国对其的研究则是从80年代开始,主要是对国外的理论研
究进行翻译,理论上的发展极其缓慢,实务上也基本没有得到任何运用。1980
年,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发表文章,成为国内第一个提出要重视人力资源会
计研究的人,告诉我们既要计量人才成本也要注重效益。1986年,陈仁栋翻译出
版了《人力资源会计》,也成为国内首次系统性的介绍人力资源会计的人。随后,
许多介绍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文章也出现在了报刊上。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我国学者从引进、介绍人力资源会计转为研究为主。但目前而言,不管是理论还
是实务,发展都不容乐观,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二、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
(一)介绍性研究成果较多,创新性研究较少。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人力资源会计,但基本都是翻译介绍国外的
研究成果,自己独创的成果少之又少。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步转为研
究为主。而目前面对诸多的问题,仍然没产生多少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二)对基本理论研究较多,而如何应用于实践的操作性研究较少。
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引进介绍开始,我国就其理论方面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到
90年代进行理论研究,也有了不大不小的收获。可是就其在实践中的操作性研
究少之又少,没有运行到实践中,在实务界的发展还有待提升。
(三)阐述必要性较多,研究可行性较少。
许多会计理论界的学者纷纷发表文章表示我们必须大力推行人力资源会计,
但在实务界并没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可谓是顾此失彼,在实务界推行人力资源会
计完全不值一提。对于人力资源会计这一问题上,我们应该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同
等对待,尤其应该多向人事部门反映多做一些可行性研究。
(四)单兵作战多,群体性研究少。
作为会计新领域的人力资源会计,在理论上的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可是没
有组织的基本没办法在企业中进行实践,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没有企业的参与,
并不能够很好地研究。也正是缺乏群体性的研究而造成人力资源会计在推广应用
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五)渲染传统会计过多,恰当地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较少。
传统的会计只是对企业的有关财务方面的状况进行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人
力资源则是企业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会计新领域的方向,其间存在的经济价值也应
进行有效的计量和报告,以便于如实的反映企业内部有关人力资源价值及变动信
息,从而为管理层的决策服务。当然,报告的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可能是徒劳的,
因为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在于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为企业创造了多少经济价
值,也存在着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很难对其经济价值准确的计量。
三、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的评价及未来展望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一门边缘学科,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
系。同时对其存在的一些比较比较严峻的问题,也已经在前面一部分中一一列示
出来了。根据近几年的论文样本来看,总的来说人力资源会计还是存在以下几个
特点:
第一,目前国内对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也为今后人力资源会
计的进一步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使其不仅仅是在理论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也
能够在实务界大展拳脚,得到广泛的应用。自20世界80年代引进人力资源会计
概念至今,人力资源会计已在国内取得较好的发展,不仅是在人力资源会计的确
认、计量,还是涉及到会计制度等相关问题上,都提出了新颖的构思和大胆的猜
想。
第二,研究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鉴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许
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不易纳入现行财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体系之内,
应采取深化理论研究、成立研究所、推行过程中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并采取开
展试点工作,尽量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国际海事国内,人力资源会计都还处
于理论研究的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实践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只有在有关学者
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摸索,才能让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尽早建成。而我国也只有不
断地吸收国外的有效成果的同时,自己不断地努力创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
结合,才能真正推动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更加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爱萍,程明娥.人力资源会计[M].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程燕.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06)
[4]王惠.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综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11)
[5]曾向红.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障碍及对策[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6]朱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揭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06)
[7]周拥军.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J].财经界(学术版),2010(10)
[8]林元权.试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10)
[9]易志.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之现状[J].财会月刊,2005(27)
[10]朱晓刚.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职工教育,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