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2006年铁道统计公报
时间:2010.12.29
铁道部统计中心
2007年3月15日
2006年是铁路改革和发展取得新的成就的一年。铁道部党组带领全路广大干部职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铁路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加快铁路建设,提升装备水平,深入推进改革,大力挖潜扩能,提高经济效益,强化安全基础,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顺利开通运营,和谐铁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十一五”铁路工作的良好开局,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铁路运输
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国家铁路运输收入、运输生产主要指标在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的高起点上再创历史新高。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位居世界第一,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约四分之一的换算周转量。
货物运输保持快速增速。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包括行包运量)288285万吨,比上年增长7.1%(见图1)。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45476万吨,比上年增长5.9%;合资铁路完成23154万吨,比上年增长17.8%;地方铁路完成19654万吨,比上年增长10.4%。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周转量(包括行包周转量)21954.4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9%(见图2)。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0557.1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2%;合资铁路完成1291.5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1%;地方铁路完成105.7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6%。
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287156万吨,比上年增加18807万吨,增长7.0%。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44395万吨,比上年增长5.8%;合资铁路完成23107万吨,比上年增长17.7%;地方铁路完成19654万吨,比上年增长10.4%。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21714.7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7%。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0321.6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0%;合资铁路完成1287.4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1%;地方铁路完成105.6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5%。
全国铁路完成行包发送量1129万吨。其中:国家铁路完成1081万吨,比上年增长17.6%;合资铁路完成47.35万吨;地方铁路完成0.22万吨。全国铁路完成行包周转量239.73亿吨公里。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35.5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8%;合资铁路完成4.1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2.5%。
图1: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
图2: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
重点物资运输得到有力保证。全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运输能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与地方政府的运输沟通协调机制,对重点物资实行运力倾斜,全力以赴保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137864万吨,比上年增运8826万吨,增长6.8%。全国368家直供电厂电煤库存可耗天数一直保持在14天以上的合理水平,基本满足了电力迎峰度夏和冬季用煤高峰的需要。完成粮食运量10784万吨,比上年减少1055万吨,下降8.9%。完成石油运量15343万吨,比上年增运52万吨,增长0.3 %。完成化肥农药运量8059万吨,比上年增运244万吨,增长3.1%(见图3)。完成棉花运量394万吨,比上年增运104万吨,增长35.9%。完成集装箱运量6891万吨,比上年增运984万吨,增长16.7%。圆满完成了特运、军运、专运和供港澳地区物资以及国家重点工程物资等运输任务。
图3:全国铁路分品类发送量
铁路口岸运输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全国铁路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5096.6万吨,比上年增运546.0万吨,增长12.0%。其中:完成进口运量4392.4万吨,比上年增运394.4万吨,增长9.9%;完成出口运量704.2万吨,比上年增运151.6 万吨,增长27.4%。满洲里、绥芬河、二连、阿拉山口站进出口货物运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四大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货物运量4826.0万吨,比上年增运515.3万吨,增长12.0%。进口石油运量仍大幅度增长,完成1226.9万吨,比上年增运244.8万吨,增长24.9%;完成木材进出口运量1670.2万吨,比上年增运96.1万吨,增长6.1%。
旅客运输增势强劲。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125656万人,比上年增长8.7%,创历史最高纪录(见图4)。其中:国家铁路完成119728万人,比上年增长8.2%;合资铁路完成5505万人,比上年增长19.3%;地方铁路完成423万人,比上年增长32.6%。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周转量6622.1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2%(见图5)。其中:国家铁路完成6353.2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9%;合资铁路完成264.1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3%,地方铁路完成4.6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2.0%。
图4: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
图5: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
总换算周转量持续攀升。全国铁路完成总换算周转量28576.5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7%(见图6)。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6910.4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1%;合资铁路完成1555.7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0%;地方铁路完成110. 3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4%。
图6:全国铁路总换算周转量
运输收入总量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国家铁路完成运输收入2364.5亿元,比上年增加318亿元,增长15.5%。其中:完成货物运费收入1281亿元,比上年增加171.9亿元,增长15.5%;完成客票收入728亿元,比上年增加67.1亿元,增长10.2%。实现运输利润78亿元。
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进一步提高。全路深入挖潜扩能提效,利用新开通线路能力,发挥干线电气化改造后的优势,合理调整车流径路,强化运输组织,路网整体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运输,建设战略装车点240个、整列装车线300条,全路零担办理站从669个压缩到129个,努力提高机车车辆运用效率,大力推行长交路、车循环、轮乘制的机车运用模式,充分利用C70新型货车,进一步深化多拉满载挖潜提效活动。2006年,国家铁路货运机车日产量完成114.3万吨公里,比上年提高3.7万吨公里;货运列车平均总重达到3105吨,比上年增加67吨;货车周转时间实现4.87天,比上年压缩0.05天。全国铁路日均装车达到129130车,比上年增加6820车,增长5.6%;客运密度860万人公里/公里,比上年增加56万人公里/公里;货运密度2851万吨公里/公里,比上年增加104万吨公里/公里。
运输安全相对稳定。以规范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为主线,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和《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不断强化安全基础,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取得实际效果,铁路运输安全立法执法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铁路沿线治安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路实现了5个安全月。
二、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是实施《铁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全路各有关部门在铁道部党组的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铁路建设的黄金机遇期,更新建设理念,强化建设管理,加大建设项目推进力度,高质量、高效率地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见图7)。
图7: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
基本建设投资突破1500亿元。全年投资完成1552.75亿元,比上年增长76.4%,其中铁道部投资完成1304.59亿元,比上年增长75.5%,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首次突破1500亿元,比历史上完成投资最多的2005年(880.18亿元)多672.57亿元,比“七五”和“八五”十年完成投资的总和还多21.26亿元。
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在建的大中型项目119个,投资完成1525.40亿元(复线及扩能336.33亿元,电气化92.16亿元,枢纽、客站110.57亿元,新建铁路986.33亿元),比上年增长82.8%,其中铁道部投资完成1291.37亿元,比上年增长80.7%。新线铺轨906.1公里,复线铺轨996.6公里,新线投产1480.5公里,复线投产704.7公里,电气化铁路投产3960.4公里,其中既有线电气化投产里程为3847.3公里,是“十五”的1.5倍。
地方铁路投资完成13.05亿元,比上年下降22.4%。新线铺轨127.2公里,新线投产124.2公里。
小型项目投资完成13.22亿元。
一大批项目开工建设。新开工了海拉尔至满洲里、兰州至西宁增二线,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段、石家庄至德州、大同至包头、萧甬线电气化,武汉北编组站,沈阳枢纽东环线,南京枢纽大胜关长江大桥南京南站及相关工程,张家口至集宁铁路,乐坝至巴中铁路,太(中)银铁路、伊敏至伊尔施铁路、临河至策克铁路、龙厦铁路等项目,完成投资161.31亿元。新线铺轨1.8公里,复线铺轨90.8公里。新线投产1.8公里,复线投产32.4公里。
一批项目投产发挥效益。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胜利通车,西格段增建二线应急工程同步建成投产,浙赣、沪杭、京沪线电气化,兰州至武威南复线,昆明、上海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陇海线郑徐段、兰新线武嘉段电气化,胶济线,烟大轮渡,敦煌铁路,迁安北至菱角山铁路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投资完成244.11亿元,新线铺轨96.9公里,复线铺轨569.6公里,新线投产1405.4公里,复线投产631.3公里,电气化铁路投产3960.4公里。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对完善路网布局,缓解铁路“瓶颈”制约,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常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客运专线建设全面推进。郑西、武广(含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和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石太、京津、武合、合宁、温福、甬台温、广珠、福厦、广深港、胶济等12条客运专线建设进展顺利,投资完成639.95亿元,全部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新线铺轨92.2公里,完成路基土石方1.63亿立方米,特大、大、中桥41.69万折合米,隧道29.58万折合米。
收尾销号项目刷新纪录。兰州至武威南复线,西延线扩能,北同蒲应急扩能,胶济、浙赣、京沪、沪杭线电气化,渝怀线、迁安北至菱角山铁路等42个项目按计划销号,投资完成216.19亿元。新线铺轨197.1公里,复线铺轨611.5公里,新线投产96.9公里,复线投产631.3公里,电气化铁路投产3612.1公里。
资金筹措取得新进展。广泛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参与铁路建设,进一步拓宽了铁路建设资金渠道。在基本建设完成投资中,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建设项目使用财政预算内资金53亿元;铁路专项基金445.33亿元;银行贷款332.09亿元;铁路专项资金105.68亿元;利用外资27.72亿元;铁路建设债券293亿元;企事业自筹资金47.78亿元;地方政府及企业投资235.12亿元。其中铁路债券比“九五”和“十五”的总和还多31.71亿元,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接近“十五”的总和。
合资铁路建设持续发展。新建铁路中合资铁路项目达到34个,占新建铁路项目的75.6%,主要有武广、郑西、石太、广深港客运专线,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温福、福厦,精伊霍、迁安北至菱角山铁路等。投资完成770.11亿元,占新建铁路项目投资完成的78.1%,其中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180.68亿元。新线铺轨627.7公里,复线铺轨152.8公里,新线投产152.7公里,复线投产85.9公里,电气化铁路投产44.9公里。
更新改造投资得到保证。各铁路局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后相应减少了对辅助性生产设备的投资,而用于提速、扩能等运输生产一线的投资得到充分保证。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91.36亿元,比上年减少26.98亿元,下降12.4%;其中运输设备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63.84亿元,下降12.2%。扣除上年计划中安排的35亿元提速专项资金,同口径更新改造投资完成增加8.02亿元,增长4.4%。
在运输设备更新改造中,铁道部管理项目投资完成33.35亿元,比上年下降42.2%;其中跨局重要干线及路网性编组站投资完成16.06亿元,全路指导性行车安全措施投资完成10.84亿元,部指定补助项目投资完成5.73亿元,直属单位投资完成0.72亿元。铁路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