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财政政策
一、现代农业建设与财政政策
1.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现代农业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定义 标
准,目前我们所说的现代农业可以理解为有世界水平的生产效 率、生
产工具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管理和经营体系完备、环境 与经济能和
谐平衡发展等。 现代农业也有着科技型农业、 产业化 农业、高素质
农业劳动者为基础、可持续发展、机械化等特点。
2.
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扶持现代农业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化农业是
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现代农业 也具有高投入和高风
险并存的特点, 从实践经验及权威统计数据 来看,农业增长的高度
与财政农业投入是一种绝对正相关的关 系,所以我们说运用财政政策
来扶持现代农业建设是极其重要 的。
3.
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 在不破坏市场对资源配置,政
府不会负担过重的前提条件 下,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农业建设
时,要有重点有选择,政 府涉及的程度和范围也要有所限制。 对于
农业科技研究、 农业基 础建设等投资风险较大、收益率低、示范性
强的农业投资,政府 在政策上应该给予创造一些条件, 鼓励社会资
金介入。 对于农业 生态工程、 农业食品安全体系等长远宏观性投
资, 则应该以政府 投入为主。 而对于一般性的农业生产经营投资,
市场是完全可以 自行调节的。 在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方式上, 主要
有财政农业补 贴、财政农业投资及涉农税收优惠等方式。
二、我国现行农业财政政策及成效
1.
现行农业财政政策。 近年来, 我国的农业政策虽然存在着
一些变化调整, 但却始终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线开展。 这其中 就
包括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 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财 政政
策、 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财政政策、 促进农业机械化的财政 政策、
促进农业生产劳动者提高素质的财政政策等。
2.
现行农业财政政策的成效。 伴随着国家一系列支持现代农 业
的财政政策的出台, 我国现代农业在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科技 进
步、农业劳动者素质提升、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生态保护、 农业机
械化等方面均取得了成效。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推进现代 农业的发
展及发展农业经济的目的。
三、现行农业财政政策的主要问题 首先,财政支持农业支出的
比重偏低。 近年来是我国经济高 速增长的时期, 但据相关统计数据
来看, 财政用于支持农业支出 的增长额仅占财政收入约 7%,这个
数字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 占据的重要地位非常不符合, 这与地方
财政和中央财政在支援农 业建设责任上划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不
利于全国范围内建设现 代农业。
其次,财政在支援现代农业的结构和方式上存在偏差。 暗补
是我国农业补贴采用的主要方式, 即在流通渠道使农业劳动生产
者间接的获得补贴,但多数的补贴往往又被滞留在了流通环节。 在这
种方式下,补贴大多用于了经营亏损的弥补及行政经费上, 而农业生
产劳动者获得的补贴其实很少, 不能体现出补贴的真正
本意,补贴政策应该起到的激励作用也不能够实现。 正是由于不
合理的补贴方式,使得财政涉农补贴结构也出现了问题。 在一定 的
财政支农规模下,补贴资金被大量的用在了购销环节,而农业 基础建
设、农业科技研发、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保险投入等方面 的投入被削
减,这从根本上讲,是不利于现代农业的长远发展的。
再次,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效率低下。 财政支出在管理
上不够规范严谨,没有一个完备的资金管理体制,资金投入渠道 过多
且不能被集中使用。部分领导在资金的使用上也随意性很 大,使得支
农支出不能达到政府预期的效果。 在资金的使用安排
上用一种全面大撒网的操作方式, 力求能够面面皆到,但是实际
上,往往是不仅未能照顾到全局, 还使有的项目因为资金短缺而 半
途荒废,从另一个方面造成了支农资金的浪费。
另外,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导向机制建设滞后。 现代农
业的发展单单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不够的,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有
多元的资金渠道。但由于农业投资收益水平相对低于其他行业, 社会
资金的介入积极性也就不高。 因此,财政支农支出必须建立
起有效的机制,充分发挥出导向作用,吸引社会投资。
最后,税收政策力度及范围偏小。 企业所得税对于农业行业 给
予了一定优惠政策, 但在农业基础建设及有关现代农业上的税 收政
策却几乎没有, 这必然无法促进社会资金对现代农业进行投 入。农
业生产劳务和购进物质的减免税范围也较小, 在农产品产 业化及市
场化中, 现行税收政策也不够公允, 农产品的各个产业 缓解所得到
税收优惠不同,不利于整个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
四、完善现代农业建设财政政策的思路与建议 现代农业建设的
财政支持应该以农业可持续发展、 粮食食品 安全、提高农业竞争力
等为根本目标。同时也应该遵循适度性、 法制性、可持续性等基本原
则,保证现代农业的良性发展。
1.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创建多元化的投入体制。 农业现代化
的程度越高, 需要的财政资金扶持也就越大, 政府应该在目前财 政
投入的基础上, 进一步的扩大财政资金投入比例, 从而满足高 速发
展的现代农业。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通过
鼓励金融机构向农业贷款、 给予投资者信贷优惠等手段, 使 社会资
金可以更多的流向现代农业投资。
2.
改革农业的补贴政策。一方面,将原来的暗补转为明补, 把
补贴从流通环节转向生产环节, 确立以产出补贴为主的补贴方 式。
调整补贴的结构, 增加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科技研发的补贴 比例,
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补贴的监督 管理,按照
精细化的管理要求操作, 确保应该得到补贴的对象均 可得到补贴,
没有遗漏。
3.
改进税收优惠政策。 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要更加完善, 优惠
范围和力度要扩大, 保持优惠政策的持久性。 同时为了促进农业 组
织结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政府应制定出一个专项税收政策体 系。
4.
财政资金的使用率要提高。 首先要增加财政支农支出的总
量,合理的划分各级政府的责任范围, 在符合民意的前提下把资 金
用到实处。 其次要完善农业项目的审批制度, 避免贪污舞弊的 行为
出现、避免重复投资的发生、 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专家分析, 保证
财政资金使用率。
5.
财政政策法制化。 政府应从建立完善的农业补贴法、 财政
投入要依法操作、 制定合理可行的农业保险法等方面来提高财政 政
策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