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研报告: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调研报告: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调研报告: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是人类对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所存在问题的不断质疑和对自身生
产、生活方式的反省。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污
染物排放强度加大、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干旱范围扩大和旱情加重等一系列严
峻挑战。加快绿色发展既是建设美丽XX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一、绿色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时代的永恒主题,但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又是时代的难
题。所谓绿色发展是指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制约下,通过保护自然环境,
实现经济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理念,其本质是变粗放发展方式
为集约发展方式。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绿色发展是低资源消耗的发展。绿色发展通过技术进步、工艺改进、劳动者技能
提高等路径,生产同量的社会财富消耗较少的资源,实现源头减量;

绿色发展是废弃物排放较少的发展。由于资源消耗降低,实现了源头减量,废弃
物必然减少。如火力发电厂粉煤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废弃物必然减少;

绿色发展是废弃物资源化的发展。绿色发展秉持“废弃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的
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变废为宝,如粉煤灰可以作为水泥的添加原料等;

绿色发展是高效益的发展。这里的高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的高度统一;
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高水平和谐的发展。绿色发展是在自然资源再生范围内和环
境自净容量内的发展,既体现了人类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又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尊重和关爱;

绿色发展就是资源节约的发展、环境友好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二、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效
当前,绿色发展方式十分活跃,一是建立了“一个制度体系”,制定了“三项实
施计划”。“一个体系”即污染减排全面量化控制体系,分门别类对水、大气、土壤
等环境介质设定了2017年环境保护总目标和年度目标,采取了对重点污染源实行
24小时全天候监控措施,建立了涉及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监控制度。“三项计划”即
先后出台《宁东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全区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计划》,切实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同时,调整设立了环境保护执法
局、核与辐射安全局、固体危险废物和化学品管理局,进一步增强环境执法能力。健
全完善了对重点企业、工业园区、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环境质量评价考核体系,科学
评价企业污染减排状况。二是措施更加具体有力有效。在污染防治方面:我区在全国
率先实现地级市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覆盖。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通过积极不懈
努力,我区进入全国2个全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省(区)之一。节能减排
方面:火电企业脱硫设施建设、水泥生产线低氮燃烧改造和脱硝工程建设、重点畜禽
养殖污染治理、清洁能源利用、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企业在减少污
染排放的过程中还不断研发创新了废物利用技术,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明显减少。2015
年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达到45家,工业固体废弃物年综合利用量超过800
万吨,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65%。
三、当前绿色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弘利遴选)
(一)政府职能转变不能适应绿色发展的要求
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实现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这些政策措施在具体
执行中发生了扭曲,未能对当前粗放式发展现状的改变产生积极作用。执法不到位,
监督体制不健全,事后监督多于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舆论监督大于政府监督。如位
于中卫市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明盛染化有限公司,多年来向腾格里沙漠偷排污水,此类
严重污染事件就是被新闻媒体曝光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职能的弱化。

(二)法律法规及监督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绿色发展方式需要借助制度载体方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环境立法还没有清晰的
确立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地位,环境立法与司法环节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主要表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主体的违法成本低,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缺乏必要的
预防体系。不少企业只注重生产,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不配套或者建成后不运行,环境
违法问题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一些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投资治污,形成“守法
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突出问题。二是法律监督执行不到位,缺乏科学的监督体制。
个别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执法疲软,不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或履职不到位,
导致法律法规与政策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三)绿色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足
2015年,全区申请发明专利2626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865件,发明专利授
权率依然偏低,其技术发明活动尚处于较低水平且稳定性不高,知识产权和专利较多
集中在外围技术等方面,核心技术专利数量偏少,绿色发展的关键领域目前仍以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