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北京教育学院毕业论文专业: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姓名:目录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述 (5)二、多媒体包括及相关的概念 (6)1.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6)2.静态媒体与连续媒体。

(6)3.捕捉媒体与合成媒体。

(7)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主要特性。

(7)三、多媒体计算机教学 (8)四、数字化 (9)五、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10)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2)七、展望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引言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体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越来越被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相关概念,对计算机的应用总结。

多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能够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多种信息,它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的限制,非常方便地实现人机交互,并运用视听结合、形声统一的多媒体技术,可直接强化教学效果。

同时利用人机交互使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即时反馈的信息灵活控制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精神状态,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谪要: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

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咨询服务、图书、教育、通信、军事、金融、医疗等诸多行业,并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面貌。

多媒体计算机能灵活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有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述所谓多媒体,就是融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媒体,其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Text)、图像(Image)、图形(Graph)、动画(animation)、音频(audio)、视频(Video)。

各种媒体表现形式各不同。

但都为数字化形式存在,即计算机二进制数字文件。

真正的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对象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而其他的单纯事物,如电影、电视、音响等,均不属于多媒体技术的范畴。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主要是指前者,就是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都数位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

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法,符合人们在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使计算机由办公室、实验室中的专用品变成了信息社会的普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管理、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军事指挥与训练,甚至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

二、多媒体包括及相关的概念(1)文本:由语言文字和符号字符组成的数据文件。

(2)图像:通过描述画面中各个像素的亮度和颜色等组成的数据文件。

也叫点位图或位图图像。

(3)图形:矢量图形的简称。

即生成一幅图形由数学方法组成的数据文件。

一般可将图形看作是图像的抽象。

(4)动画:将静态的图像、图形及连环图画等按一定时间顺序显示而形成连续的动态画面。

(5)音频:声音信号,即相应于人类听觉可感知范围内的频率。

(6)视频:可视信号,即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动态信息,如动态图形、动态图像、动画等。

而多媒体技术,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媒体以数字化的方式集成在一起,从而使计算机具有了能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多体信息的能力。

1.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就是能够同时捕捉、处理、编辑、储存和播放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常见信息媒体类型包括:文本、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

2.静态媒体与连续媒体。

静态媒体(如文本)是没有时间维的媒体,即其播放速度不会影响所含信息的再现。

连续媒体(如音频和视频)是由媒体“量子(如音频采样和视频帧)组成的,具有隐含的时间维,播放速度影响其所含信息的再现,因此,需要在一段特定的时间里按特定的速度播放;如果播放速度得不到满足,媒体信息的完整性就会收到影响。

3.捕捉媒体与合成媒体。

捕捉媒体是指从现实世界中捕捉到的真实媒体信息。

合成媒体是指通过计算机合成的媒体。

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主要特性。

计算机化至少对终端用户来说媒体信息的播放是由计算机控制的。

集成化涉及的设备的类型与数量尽可能地单一。

包括存储集成化、捕捉集成化、播放集成化、网络集成化(ISTN与ISPN)。

三、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媒体是指传播、存储和表现信息的载体。

多媒体计算机,是在1991年Microsoft和philips等14家公司联合组成的多媒体市场协会就为计算机的多媒体化制定了着名的MPC(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标准,但随后多媒体领域的发展已将这个标准远远抛在身后。

多媒体技术应用已逐渐普及,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各种先进的多媒体软件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再加上多媒体计算机开发制作的投影片、声音、录像资料、电子幻灯片、多媒体文档等教学软件,在色彩、音质、清晰度等各项常规指标上都有极佳的表现,因此,在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来为教育服务,实际上已经成为必然。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就学习物理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物理。

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

四、数字化主要是指媒体信息表示的数字化、模拟信号→数字信号采样、量化、编码、AD/DA,有利于计算机与集成化,方便存储、传输与处理、但是也存在失真等的问题,数字化的精确性(采样速率与编码位数)与(存储器与网络)宽带的权衡也是很抉择的。

交互性主要体系在四种用户定制化程度上媒体播放开始时间、媒体播放次序、媒体播放速度、播放形式。

多媒体数字化技术是指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并能使各种媒体信息之间建立起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的系统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数字化是多媒体的基本特征,数字化的图像是以RGB或者CMYK等数字化形式存储;声音通过高频率的采样来实现数字化的记录并存储,如日常听歌的MP3;视频也是通过色彩及声音信息量化数字信息来记录的。

五、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创新的难点是思维教育。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内部规律性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的内部联系。

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三种思维:基础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基础性思维依赖于从课堂教学中所接受的知识,是大多数学生所能获得的。

多媒体计算机进入教学中后,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培养基础性思维。

例如在声音处理方面:多媒体计算机能把输入机内的声音进行任意处理,如复制、调整音量和速度、剪接、添加回声、在声音素材的任意位置添加或混入其它声音等等。

比如,你手上有风声、雨声、人声嘈杂三种声音材料,多媒体电脑可以很简单地把它们处理成风雨交加中人声嘈杂的声音场景。

基本能满足学校中的声音处理方面的任何要求。

在图像处理方面:Windows中的画笔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所有绘制工具如矩形、圆形、直线、多边形、文字、调色板等均摆在桌面上,操作者可以信手拈来,任意绘制:如果要绘制一些较复杂的图像,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ADOBE的Photoshop等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帮忙,图像素材的取得也很方便,一方面现在的CD—ROM素材库和Photo—CD有数量多、题材广、精度高的特点,一张光盘上百甚至上千幅图片的容量,更是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享用不尽的宝库;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就地取材,把需要制成投影片的图片利用扫描仪输入电脑,甚至可以用数码相机把要制成投影片的事物拍摄下来,再输入电脑进行处理。

等图片绘制处理完成以后,我们便可以利用打印机轻松打印到专用的明胶片上,当然,其效果是手绘片所无法比拟的。

在电脑中绘制完成的投影片,幻灯片还有一种输出方法就是直接输出到电视屏幕展示给学生。

这就需要用到Power Point、Authoware、Director 等多媒体着作软件,此类软件可以很轻松地上手操作,而且,没有任何编程知识的操作者也能开发出具专业水准的多媒体文档。

到那时,展示给学生的就不再是几幅简单的图片,而是集图片、文字、动画、音乐、电影片段于一身的真正的多媒体教育资料。

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利用有声有色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通俗易懂的解说等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

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展示一些抽象的、微观的现象,有利于学生感知、想象和理解……,吸引学生全员、全程参加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批判性思维依赖于基础性思维,能够对知识进行重组。

在教WORD时,我先示范在WORD中如何编辑一个表格,在进行页面边框修饰,用上各种套用格式时,全班同学发出惊讶的声音,在这个热烈的学习气氛中,再让学生编辑一份课程表,让他们对课程表进行边框和底纹的修饰,给文字加上颜色等,然后让全班同学进行比赛,看谁的速度最快和版面最美观,通过多媒体网络的功能,播放给全班同学看。

在这个过程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依靠基础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够为人类社会产生新的知识。

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在计算机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同时产生大量观念、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

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让学生背诵大量的DOS命令,没有充分的时间上机练习,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