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关于品质的议论文800字
【篇一】
一条通往山村的、杂草丛生的小路尽头,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站
在月光中翘首遥望前方的路。
暗淡的影子被月亮的光辉拉得老长老长……这是小时候她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她便是我的外婆。
那时,母亲事情忙,一年中我总有几个月留在外婆那里,那几个
月是我童年时最开心的时光。
外婆爱摆弄花草,尤其爱种草药。
不舍鸡鸭啄食,不舍小孩踩踏,不舍风吹雨淋的,每天太阳落山了,外婆就带着我去提泉水浇灌它们,这样经过几个月它们长大了,采下,洗干净,晒干,然后收好,不轻
易送人,要给我留着。
我小时候的咳嗽、上火就是在这些淡淡的草药
香里烟消云散。
外婆到哪儿都忘不了她家的小猪、小鸡、小鸭,不管在哪儿总会
尽力赶回来给它们喂食。
即使如此尽心尽力,养出的胖猪肥鸡除了补
贴家用,自己都舍不得尝上一口,都送进我的碗里,然后笑眯眯地看
着我美滋滋的吃着,说:“外婆只吃素不吃肉。
”
我到了上学的年纪,被爸妈带回了家,外婆乐呵呵的送我走,却
在背地里偷偷抹眼泪。
几年后,落后的小山村也发展起来了,外婆家
装上了电话,外婆高兴得像个孩子,每天都要打个电话来叨念几句,
什么“家里的西瓜要成熟了,什么时候来吃上几个”“家里又种上了
很多草药,我想给你送去”“家里的肥猪要宰了,来吃吧”……总之,不论她说了什么终归要转到我的身上。
再见时是前年过年的时候,外婆的发梢又添上屡屡银白,她的腿
脚已经很难迈动了,浑浊的眼睛已经无法认人了,不过,听到我的声
音,她仍能喊出我的名儿,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只有她自己
明白的话。
那天离开的时候,她挣扎着送我到村口。
月光下外婆依然像以前
分别的时候目送我们离开,仅仅她的背更加佝偻了,影子被拉得老长。
一轮明月、一条小路、一位老人,这幅清淡的图画就这样铭刻在我的
记忆中。
有时候爱不必大声宣扬,不必跌宕起伏,不必轰轰烈烈,就
如石头上方的那轮清月,轻轻柔柔,照亮每个人的心。
我想,每个人
心中都有一轮月亮,我也有。
【篇二】
我的外婆,天仅仅蒙蒙亮就起床了,背着一个箩兜,拿起镰刀,
就一步一步地朝自己的树林里走去,外婆弯着腰,拣起一根小柴棒,
一根,两根,三根……不过多久,箩兜装满了,她吃力地背起箩筐,
一步一步地往家走,回到家,外婆放下箩兜,没有休息又提着一大个
竹篮往菜园走去,不一会儿,就到了菜园,外婆拿起镰刀朝一大株青
菜砍去,—下午,外婆吃完饭,来到了放在储存室以久的一捆捆柴,
外婆背着一捆柴火,迈出了艰难的步伐,就这样,外婆来回了很多次,终于把柴火搬运完了。
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拥有了铁一般的意志以后,便得到了无穷的力量,可见,愚公移山精神是如此的强大,今天
搬一点,明天搬一点,总会有一天会都搬完的,日复一日,一年的秋
天又到来了,外婆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收成异常丰富,可谓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用来形容我的外婆恰倒好处。
看着外婆,我不禁想起了爸爸说过的话:如果中国没有像外婆这
些为人民任劳任怨种粮食的农民,中国的资金已不成问题,但是中国
缺的还是粮食,如果没了粮食,你有再多的钱,没有人买粮食给你吃,那么到底你仅仅会饿死了,从这点就已经能够看出,农民是我们的脊
梁骨,没有了他们,就如同我们一个完整的人没有了脊梁骨,那么我
们还能活吗,当然,我们就不能活了。
但在农村,有一些农村的小伙子,他们不愿种庄稼,都去外地打工去了,有时别人问起自己的身世,
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就隐瞒说自己是农民。
就算让这块地枯死了,
他一不管,还觉得什么事都没,放着这主上传下来的田枯死。
是啊,农民是我们的脊梁骨,没了他们,我们就垮了,但是,还
有那么一些人,总是瞧不起农民,农民怎么了,农民就不是人了吗,
都是一条生命,怎么能说是不平等呢,难道城里人就是天,农村人就
是地吗。
怎么能这么说话呢,这是不对的。
还有那些小伙子也真是的,是农民又怎么了,现在,中国也仅仅一个农业大国,没有了农民,中
国人吃什么,放着主上留下来的农田不种,让它变成荒地,这也算是
大不孝了吧。
新闻联播经常提到“三农”这两个字眼,那么,“三农”到底指
的是什么呢?“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
那么,总书记为
什么要提出“三农”呢?因为总书记想让我们重视农民、农业、农村,不让我们再歧视农民,因为,我们已经明白,农民是我们的脊梁骨,
为我们种出可口的粮食,现在,像我外婆这样兢兢业业的农民已经没
有多少了。
哎!真像九斤老太所说的:“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啊”。
【篇三】
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潮流千变万化,处
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都一直在变化着脚步,但是盲目地追随,甚至失去
自我,成为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人,从而把个性品质抛至九霄云外,这样的世界岂不是很恐怖。
所以,品质不应因时而化。
品质,是黑暗中的一点光源,助你摸索前进;品质,是沉迷中的
一丝清醒,让你提升警惕;品质,是寒冷中的一缕阳光,使你身心温暖。
坚守品质,是为了肯定自身的价值。
屈原,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
国诗人,曾被谗流放,才华横溢的他不再为世人所欣赏,但他不放弃,继续追求着他那心中的真善美,吟唱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
我独醒”的心声,他那高风亮节使他肯定了自身的价值,并没有因环
境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