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重点: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知道古典管理理论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论点,了解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知识
管理、学习性组织的主要内涵,了解中国现代的管理思想。
3、理解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本章线索
(19世纪末以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20世纪20至60年代)
早期管理思想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泰罗:科学管理 人际关系学说
法约尔:一般管理 行为科学
韦伯:行政管理
(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20世纪70年代以后)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创新
管理过程学派 企业战略
经验学派 企业文化
系统管理学派 学习型组织
决策理论学派 企业再造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第一节管理理论的萌芽
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1、关于管理的职能:①关于管理人员的职能
②人事管理(罗伯特·欧文)
③关于组织职能
2、关于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素质
3、关于动作和工时研究:亚当·斯密关于“制针厂”的例子
4、关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亚当·斯密和查尔斯·巴贝奇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
管理复杂化

产业革命 规模大的厂出现 要求新的管理理论
(大机器体系、
人员多、素质不同)
经验管理 科学管理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
(三)科学管理论的主要内容
“搬运铁块试验”、“铲掘试验”、“金属切削试验”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一)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
(二)法约尔管理理论的内容
1、关于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经营包括:技术、商业、财务、会计、安全、管理六项活动,其中管理处于核心
地位。
2、关于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关于管理的14条原则
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二)内容:1、权力的三种形态:理性-合法、传统、超凡
2、关于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四、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摩登时代
(经济人假设) 一般管理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性经济人
工人对抗雇主
经济的发展 行为科学理论
经济危机 (社会人假设)
科学技术发展
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的关系
一、梅奥及霍桑实验
(一)梅奥——人际关系学说创始人
(二)霍桑实验:工厂照明 继电器装配试验 谈话研究 观察试验
二、人际关系学说
三、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 广义: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如心理学、社会学等。
狭义: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现称组织行为学。
目前,组织行为学按研究对象和涉及的范围分为三个层次:
(一)个体行为理论:研究需要、动机、激励、人性等问题
(二)团体行为理论:
研究团体目标、团体规模、团体规范及信息沟通等
(三)组织行为理论:
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
哈罗德·孔茨 1961.12《管理理论的丛林》、6个学派
1980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0个学派
一、管理过程学派
(一)代表人物:
创始人是享利·法约尔
前期代表人物有厄威克、古利克
后期代表人物有孔茨、奥唐奈
(二)主要观点
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二、经验学派
(一)代表人物:德鲁克《管理的实践》、戴尔《伟大的组织者》
(二)主要观点:通过分析经验(即指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三、系统管理学派——综合各学派的理论
(一)代表人物:最早是巴纳德,后期有卡斯特和落森茨,二人合著《组织与管理:
系统与权变的方法》。
(二)主要思想:
1、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
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
2、以整个组织系统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
主要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管理过程学派 结构系统管理系统
行为科学 社会心理系统 以往是分系统研究
管理科学学派 技术系统
四、决策理论学派
(一)代表人物:
赫伯特·西蒙、代表作《管理决策新科学》
(二)主要思想:
管理就是决策
五、管理科学学派
二战中调动军队、设备和发 战后用于 企业管理
展潜艇方面的技术 决策问题
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六、权变理论学派——试图综合各管理学派
主要观点:
1、组织管理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
2、采用哪一种管理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3、每个学派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可取的
管理过程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 权变关系中
管理科学学派 的管理变量
系统管理学派
第五节管理理论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
(一)发展过程
出现 盛行时期 战略管理时期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二)战略管理的定义和内容
经营条件 一种或几种有 经营宗旨
外部环境 效的战略 和经营目标
内容: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及控制
(三)企业战略的分类
二、企业文化
美国:理论发源地 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 日本自然条
日本:实践成功地 价值观:忠孝、智慧 件的劣势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
文化和物质文化。
企业文化 ①企业精神:核心层,呈现观念形态的价值观等。
组的组成 ②制度文化:中间层,联系企业精神和物质文化。
③物质文化:外围层,呈现物质形态的厂容厂貌等。

企业文化的功能 ⑴导向作用(思想和行为)
⑵凝聚作用(员工)
⑶约束和辐射作用(员工行为)
三、学习型组织 199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彼
世界变 要建立学 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
化太快 习型组织 艺术和实务》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1、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为了看见事物的整体
2、超越自我:从整合全局的整体利益出发
3、改变心智模式: 分析问题 利用已有的心智模式
完善自己的 反思自己的心智模式 不客观
心智模式 探询他人的心智模式 改变心智模式
4、建立共同愿景:愿景指对未来的愿望、景象和意象。
5、团队学习:这是为了发展员工与团体的合作关系。
四、企业再造(业务流程重组BRP)
1993年迈克尔·海默和杰姆斯·钱皮合著《企业再造工程》,阐述了生产流
程、组织流程在企业决胜于市场竞争中的决定作用,
提出了应对市场的新方法——企业流程再造。
目的: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
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顾客。
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
建立起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