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 目 录 一、北京交通发展历程回顾………………………………………………………5 1.1、航空发展状况………………………………………………………….. 5 1.2、铁路发展状况………………………………………………………….. 5 1.3、铁路发展状况………………………………………………………….. 7 1.4、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7 1.5、城市公共交通-地面交通……………………………………………….9 1.6、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9 1.7、北京道路………………………………………………………………. 9 二、北京交通现状………………………………………………………………....9 2.1、人口快速增长,城市规模日益扩张…………………………………....9 2.2、职住分离,潮汐交通严重……………………………………………….10 2.3、旧城功能过于强大,多中心格局尚未形成…………………………….10 三、北京交通拥堵原因分析……………………………………………………..10 3.1、公共交通使用率低……………………………………………………10 3.2、汽车保有量迅速提升……………………………………….…………11 3.3、职住分离导致交通拥堵的首要原因………………………….………11 3.4基础设施的区别化引发交通发展不均衡,局部拥堵严重…………….11 3.5、北京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整体通行能力差……………………….11 3.6、停车缺乏规划,停车占用大量路面………………………………….12 3.7、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交通问题……………………………………….12 3
四、借鉴国内外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的措施…………………………………….. .12 4.1、 纽约治理交通拥堵的策略…………………………………………. .12 4.2、日本东京治理交通拥堵的策略……………………………………….12 4.3、新加坡治理交通拥堵的策略…………………………………………13 五、政府六大举措治堵…………………………………………………………..14 5.1 规划先行……………………………………………………………….14 5.2 基建提速……………………………………………………………….15 5.3 公交优先……………………………………………………………….16 5.4 绿色出行………………………………………………………………16 5.5 调控机动车……… ……………………………………………………16 5.6、智能交通………………………………………………………………17 六、系统化解决北京交通建议……………………………………………..18 6.1、分散城市功能,分散人口……………………………………………18 6.2、优化现有路网结构……………………………………………………18 6.3、发展城市快速公交和城市轨道交通…………………………………18 6.4、鼓励绿色出行,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出行……………………………19 6.5、合理设置停车场………………………………………………………19 6.6、智能化交通管理………………………………………………………19 6.7、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19 6.8、优化公交车型结构和能源结构………………………………………19 4
6.9、完善限号限行等交通管制………………………………………….19 6.10、充分重视停车问题,加强停车管理……………………………...19 6.11、改善乘车环境及舒适度,让更多人参与公共交通……….……..19 七、北京交通未来展望…………………………………………………..20 7.1、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北京推进方案……………………….20 7.2、发展轨道交通………………………………………………………21 7.3、 发展城市地铁网络………………..………………………………22 7.4、发展市郊铁路………………………………………………………23 7.5、发展城际快速铁路…………………………………………………23
引言 5
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发展,城市交通的问题日益严重,交通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严重制约了北京城市经济的发展。拥堵成为北京每天必演的一幕。能否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关系到北京的经济发展及居住环境的品质。 为了从根本上借鉴北京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建设一个快速、安全、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总体机制。交通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必须以总体思想来指导北京城市交通系统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北京交通发展历程回顾: 北京自1949年发展至今已经有66年。北京市区面积1.64万 km²,中心城面积1088km²。常驻人口有2019万人(2011年底),机动车 498 万辆(2011年底)。 1.1、航空发展状况: 1958年,首都机场投入使用,旅客吞吐量为9.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7吨; 1980年,T1航站楼启用,旅客吞吐量121.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68万吨,起降飞机 1.98 万架次; 2011年,T1、T2 和 T3 航站楼启用,旅客吞吐量达7867万人次,居世界第二。货邮吞吐量164万吨 ,起降飞机53.3万架次。 2014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二,全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8612.8万人次,首都机场货邮吞吐量184.8万吨。 1.2、铁路发展状况: 1960年,铁路里程为520km,客运量1795万人次; 1990 年,铁路里程876 km ,客运量3770万人次; 2010 年,北京铁路营运里程已达956km,客运量达到8903万人次,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2013年,北京铁路营运里程1300km,客运量达到11679.60万人次。 6
北京铁路旅客全年运输量统计表 北京铁路线路总长度分析表 7 北京铁路线路图 1.3、高速公路发展状况: 近十年来,北京的高速公路增长非常迅速。1986年,北京第一条高速公路——G4 京港澳高速破土动工;2000~2010 年运营里程由 222 km 增加至903 km,年均增长率达 15%。 据北京市交通委统计,2015年春节假期期间,北京市高速公路交通总量预计为873.34万辆,日均124.76万辆,将较去年春节的121.54万增长2.7%。 据全国高速客运量统计,告诉平均日客运量约2.2万辆。 1.4、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 1987年,北京只有轨道交通线路2条,运营里程 40 km,日客运量 53万人次; 2003 年时线路增至 4 条 ,运营里程 114 km,日客运量 129万人次; 2011 年,线路条数达到 15 条, 运营里程 372 km,日客运量 601 万人次;现在,运营里程更达到 466 km,日客运量稳定在 1 000 万,高峰时可以达8
到 1 100 万,位居世界前列。 2015北京地铁线路图 9 1.5、城市公共交通-地面公交:
1949年,北京拥有地面公交线路11条,车辆164辆 ,日客运量 7.9 万人次 ;1978 年,线路增至 118 条,车辆2627辆 ,日客运量464.3万人次; 2003 年,线路增至 775 条,车辆 18 667辆,日客运量 1 014.2 万人次;2011 年,公交线路精简至713条,车辆增至21628辆,客运量达到1380.8万 人次。 1.6、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 1990年,北京全市出租车不足15000辆,出租车企业263家,其中国营企业95家,集体企业153家,其他为合资企业,出租车个体户只有22个。截至1993年5月底,北京全市出租车已达4.9万辆,个体出租车达到585辆,两项数据均比1992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而到1993年9月底,北京出租车公司已达1386家, 出租车5.74万辆,到1994年,已达到6万辆之多,这个数字一直延续至今。 1995年增至62965辆,2011 年达到6.66万辆。 1.7、北京道路 北京城市道路总长4125.8公里,道路面积4921.4万平方米,城市公路总长13597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80.9公里。 经过初步统计,北京出租车日客运量约,190万人次,年客运量约190亿人次。 从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北京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城市地面公交以及出租车年客运量约278亿人次,平均每天交通量约1500万人次。北京道路面积4921万,那么道路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二、北京的交通现状 2.1、人口快速增长,城市规模日益扩张,对现有交通产生巨大压力。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的众多管理机构均设置于此,同时云集大量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北京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北京目前已经着手打造七环。北京交通压力的日益增加,交通发展问题和矛盾愈发明显。 10
2.2、职住分离,潮汐交通严重。据统计2009年,北京市居民平均出行率达到2.98,公共交通客运量为65.88亿人次,出行比例达 38.9%,而同期美国纽约、日本东京等发达国家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率均超过90%,相对而言,北京的公共交通承担率过低。虽然北京正在大力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但城市道路上仍以私家车为主,公交车占比相当低。大规模的上路车辆导致的车头接车尾现象已经成为北京道路最为明显的特征。除了道路上拥挤之外,公交站点和地铁站点也难堪重负,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被推上车现象经常出现,换乘车站被人流堵得水泄不通。《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2》由中国科学院发布,在中国内地50个城市上班路上平均花费时间排名中,北京仍以52分钟居首,广州、上海则以48、47分钟紧随其后。在新型城市化水平排序中,北京位列上海之后排名第二。 2.3、旧城功能过于强大,多中心格局尚未形成,城外进入城内的交通压力过大。北京基础设施完备,医院、学校分布较为合理,但基于医院医疗水平不一、学校师资力量不同等原因,市民经常跨区或远距离进行空间移动,从而造成交通流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北京交通的拥堵。 研究证明,城市越紧凑,公共交通的出行承担率越高。有效益的紧凑型城市不仅发掘了城市潜在的交通效率,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减少因城市分散造成小汽车泛滥而带来的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率,还能将开发遏制在城区范围之内,有利于阻止农村土地的进一步丧失。依靠城市扩张并未真正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如何应对一系列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造成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 3.1、公共交通使用率低。 3.1.1、道路供给不足。2009年,北京城区快速路占4%,主干路占13%,次干路占11%,支路占72%,基本格局合理,但就全市的“毛细血管”路却不够完善,出现断头路现象,并且不能在核心路段起到疏散车流的作用。 3.1.2交通设施不完善。2009年,北京的公共交通出行率构成中,公共电汽车占70%,轨道交通占20%,出租车占10%,轨道交通和出租车占的比额不高,而占比较高的公共电汽车较易出现挤车、堵车现象,"公交车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