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时间: 2008.10.12--2008.10.17 指导教师: 孙庆杰 陈海华 幕鸿雁 赵梅 实习地点: 化学楼112化学楼117青岛东生集团 青岛校区食品工程实训中心 实习内容: 1、观看教学录像:主要是了解一些简单的粮油制品的加工工艺; 2、实验室操作:查阅资料、设计工艺、提取淀粉、制作凉粉;花色蛋糕的加工和研制;提取蛋白质及其功能性质;
3、参观青岛东升集团花生加工车间,了解脱皮油炸花生的加工流程及企业的一些发展现状。 4、总结并写出实习报告心得 粮油是大宗农产品,其中稻米、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是我国五大粮油作物,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民生。而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处理制成成品粮油及其制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植物油加工和粮油加工机械设备的制造。粮油加工业是粮油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行业,是粮油产业化经营(或者说粮油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粮油经营、提升粮油附加值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工业,粮油加工的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观看教学录像 1.1粉丝制作工艺: 在所有粉丝加工企业中数龙口粉丝最为出名,通过看录像我们了解了龙口粉丝的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二个部分:
(1)提取淀粉:在所有制作粉丝的原料数绿豆为上品,因此在挑选原料是要选取粒大饱满、杂质少、淀粉含量高的绿豆,原料→浸泡→清洗、去杂→磨碎→过筛→加入酸浆水沉淀→分离淀粉(如果含杂质,清洗去杂)→沉淀分离→去水→晾晒
(2)漏粉工艺:烘粉团→打粉糊→和面(用明矾搅拌不出现白色粉末)→揉面(由上而下,揉到粉细腻有光泽,保持条纹3~4s不消失)→漏粉→糊化(沸水锅中煮制,待要浮起时捞出)→冷却→漂洗→晾挂、晒粉(晒粉要均匀,分离粘连的粉丝)→收粉→定量包装。
首先将大豆用水浸泡一夜,然后用石磨或研磨机湿磨制成水浆.在水浆里加水后再加入消泡剂悬浮液(脂肪酸钙、硅树脂及脂肪酸单甘油)进行加热,直到除去大豆的青臭味为止,然后过滤,将豆腐渣除去,得到豆浆。在豆浆加热到70℃-80℃左右时,加入悬浮于水中的凝固剂,蛋白质包裹住油脂发生凝固,与上面澄清部分分开,在有油的型箱中铺好布,把凝固物轻轻放入,压上重物,将水分挤出,型箱中所剩即为豆腐。将豆腐在水中从型箱中取出,切成大小适宜的块,原样加以控水,以除多余的凝固剂。这种豆腐与后述的豆腐脑相对叫做布包豆腐。布包豆腐的名称是因在豆腐周围有一圈布纹的缘故。
1.2蛋黄派制作 蛋黄派是一种人们日常的食物,夹心蛋糕,看似小面包,但吃起来十分酥软,里面有类似黄油的东西,富含蛋白质。具有浓郁的蛋香味,其松软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消费者青睐。
蛋黄派的生产工艺如下: (1)备料 面粉过筛,按蛋:糖:面粉配料比例为1:0.5:0.6备料;加入占面粉0.1%的防霉剂;备好占面粉量3%的蛋黄油。 (2)搅拌 先将蛋、糖和蛋糕油在立式搅拌机中快速搅6-8分钟,然后加人面粉,慢速搅拌1-1.5分钟,当面粉充分混合、没有面团时停止搅拌。
(3)灌注 将搅拌好的浆料倒人自动灌注机的人料口,自动灌注机在压缩空气(压力为0.5兆帕)的作用下.用16个喷头将浆料灌人蛋糕模具中
(4)烘焙 将装好浆料的模具盘送人焙炉内。人口处炉温为160摄氏度,随着蛋糕炉盘的推进,炉温逐渐升高,至9米处达到180-190摄氏度,是蛋糕成熟定型和表面上色阶段。焙炉的后部分是蛋糕内部烘透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炉温从180-190摄氏度,逐渐降至160摄氏度。随着水分的蒸发和热量渗透,蛋糕内部组织被烤至最佳程度。蛋糕在焙炉内烤焙的时间总共是15-18分钟。
(5)冷却 出炉的蛋糕温度为105摄氏度左右,在冷却带上冷却至35-40摄氏度。 (6)制料 先将糖磨成搪粉,按奶油与糖的比例为I ; 0.65-0.7在立式搅拌机中将夹心料搅拌成膏状,然后加人香精再混匀。香精量按奶油量的 0.15%-0.2%配人。灌入夹心 将冷却了的蛋糕送入蛋黄派注油专用机。专用机在0.6-0.7兆帕的压力下把奶油夹心料压至蛋糕的中心,经充填即成蛋黄派。
(7)包装 蛋黄派经自动传送带送人自动包装机进行包装,每块1袋。包装材料选用高密度、低透气的塑膜或复膜,再装入外包装袋中,然后装箱人库待售。
1.3 面点制品 主要由北京烹饪协会特二级面点讲师王新国讲解制作。 1.3.1 豆沙千层酥 配料:清酥面,豆沙,面粉,鸡蛋液 (1)先把千层酥面压成长方形,厚度0.4~0.5cm。印模具。 (2)把豆沙放在酥皮的右侧,一侧刷蛋液对折,固定。 (3)刷上蛋液,入烤箱,220~240ºC烤15分钟左右 1.3.2 苹果派 烹调类别: 微波炉 食材类别: 其他 菜系: 微波速食 材料: 烤好的脆皮馍一个, 苹果三个, 肉桂粉50克, 白脱奶油100克, 干淀粉50克, 生脆皮一块。 白糖140克, 精盐少许, 柠檬半个。
做法: (1)苹果洗净,去皮、籽,切丁块备用。 (2)将白脱奶油、苹果、白糖、精盐、肉桂粉放入器皿中高火3分钟至熟。 (3)加少量水调匀,倒入材料内勾芡。 (4)勾好芡的材料倒入脆皮馍内。 (5)生脆皮切成条状,覆盖于苹果派上,擦上蛋黄浆,放进微波炉烤箱以高火烤约10分钟即可。 1.4裱花蛋糕制作 裱花蛋糕由蛋糕坯和装饰料组成,饰料多采用蛋白、奶油、果酱、水果等,制品装饰精巧,图案美观的糕点。裱花的技巧在于力道。 用力均匀流畅,轻柔。 视频中我们主要观看了父亲节蛋糕、大理石蛋糕、马蹄莲蛋糕等几种蛋糕裱花的做法。
2.实验室操作 2.1绿豆淀粉的提取 2.1.1实验目的: (1)掌握淀粉提取的原理。 (2)了解和掌握淀粉提取的方法和工艺流程。 2.1.2实验原理: 淀粉具有不溶于冷水和比重大于水的基本特性,根据这一特性可以从含淀粉的原料中提取淀粉。对于蛋白质含量高的原料,如豆类,为了防止蛋白质阻碍淀粉的沉降,加快二者的分离,习惯上使用“酸浆”的办法,俗称“兑浆”,酸浆呈酸性,适量混入淀粉乳,可使蛋白质等胶体物质达到等电点而凝固,淀粉颗粒受此凝结作用的影响而下沉。淀粉比重大,下沉速度快,所以槽的底部为淀粉,上一层为凝结成絮状的蛋白质,最上层为浑浊的汁水。这种方法是操作时一般凭经验进行,处理得当,几分钟可将其分开,处理不当,会使分离困难。
2.1.3实验材料和仪器: (1)实验材料:绿豆 (2)仪器:盆,磨浆机,纱布,离心机,电磁炉,7~9cm孔径的多孔容器或分析筛 2.1.4实验步骤: 2.1.4.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浸泡→捞豆→磨浆→过滤→静置→沉淀→分离→脱水→干燥→成品淀粉 2.1.4.2操作要点: (1)原料的选择。绿豆质量的要求:籽粒饱满、有光泽、无病虫害、无霉变、颗粒较大的绿豆。颜色应以绿色、有光泽的最好。其他颜色的绿豆不仅出淀粉率低,而且提取的淀粉颜色发暗,影响淀粉的质量,同时还应了解贮藏时间不宜超过一年,因为贮藏时间过长,其淀粉制品如粉丝、粉条、粉皮的筋力小,质地酥脆易碎。
(2)清理。由于绿豆在收获、干燥、贮藏和运输等流通过程中,难免混入各种不同类型的杂质。杂质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淀粉及制品的质量,而且还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因此,必须对绿豆进行清理。清理的方法主要有筛理、去石、精选等工序。
(3)浸泡。将经过挑选的绿豆洗净,先用开水烫一下,再放入35~45oC的温水中浸泡12~18h,直到用手捏挤时,豆皮能剥离,豆肉也易粉碎时为止。水温用添加冷热水调节。
(4)捞豆(漂豆)。捞豆是将浸泡过的绿豆漂洗,把没有浸泡开的“死豆”选出来。这些死豆如果混在泡好的绿豆中一起加工,不仅会降低淀粉出率,而且会影响淀粉的质量,也会给后道工序带来麻烦,所以必须将其分离。 (5)磨浆。在浸泡好的绿豆中加水4~5倍进行磨浆。加水时要均匀,使粉碎的颗粒大小一致、均匀细腻。
(6)过滤。磨好的绿豆浆液用四层纱布过滤,使淀粉乳与豆皮、豆渣分离。过滤时,可加入少量食用油搅拌,以除去泡沫。豆渣滤出后要用水冲洗3~4遍,以全部回收其中的淀粉。
(7)静置、沉淀和分离。采用沉淀法沉淀,淀粉乳静置1h,淀粉沉于容器底部后,将上层含蛋白质的水放出,再加入清水进行二次沉淀,即得到淀粉。
(8)干燥。将淀粉糊取出,放入托盘中,在50oC干燥至含水量为20%。 2.1.5实验结果: 大豆重量500g 水4000ml 2.2 凉粉的制作 2.2.1实验目的: (1)掌握淀粉的糊化和胶凝的机理。 (2)了解凉粉的制作的方法及加工工艺。 2.2.2实验原理: 淀粉中加入适量水,加热搅拌糊化成淀粉糊,冷却或冷冻后,由于相邻分子间的氢键逐步恢复成致密、高度精化的淀粉分子微束,淀粉糊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这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
将淀粉加水制成糊状物,然后在沸水中煮沸片刻,令其糊化,冷却后,即得凉粉。凉粉或粉丝的生产就是利用淀粉老化这一特性。
2.2.3实验材料和仪器 (1)实验材料:淀粉、明矾 (2)仪器:电磁炉,平底锅,玻璃棒,天平,大烧杯 2.2.4试验步骤: 2.2.4.1工艺流程 称取淀粉和水→熬制→搅拌→加入明矾→继续熬制→冷却→成品 2.2.4.2操作要点 (1)称取原料。称取100g淀粉(甘薯、马铃薯或豆类淀粉),同时称取1000ml的水 (2)熬制。将淀粉和水同时下锅熬制,一边熬一边用玻璃棒搅拌,熬八成熟时,汁液已经变得粘稠。 (3)加入明矾。待搅拌感到吃力时将1.5g的明矾加入锅中并继续搅拌,继续熬煮片刻,此时再搅动已感觉到轻松时,说明已熟,即可出锅。
(4)冷却成型。将熬好的凉粉倒入备好的大烧杯中,放入一旁自然冷却成型,即得到凉粉。 2.2.5实验结果(感官评定): 色泽:成蛋清色,透明,光泽鲜亮,透明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