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片类物质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阿片类物质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第24卷第1期

2010年2月长治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CHANGZHlMEDICAl.C01.I.EGEV01.24

No.1

Feb.201077

阿片类物质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

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磊’

曹德权

关键词阿片类物质;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

中图分类号R97

1文献标识码A文献编号1006一(2010)Ol一077—04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

R)是指心肌在较长时间缺IIlL后恢复血流灌注不仅

不能使心肌功能恢复,反而加重缺IIn所导致的功能

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象。I/R与体外循环心脏手

术密切相关,心肌保护已经成为其手术成功的天键

所在。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索理想的抗缺血再

灌注损伤的措施,以达到更佳的心肌保护效果。

1986年,Murry首次提出缺血颅处理(ischemic

pre—

conditioning,IPC),它是指反复短暂的缺血和再灌

注,能够提高心肌对随后一个较长时间缺血缺氧的

耐受性。IPC有两个时相组成:早期保护作用于

IPC后它即出现,1

h~3h后消失(第一时相);延

迟性保护作用出现于IPC后24h,可持续72h(第

二时相)。许多药物均可以模拟缺血刺激产生心肌

保护作用。1995年,Schulu}lJ首次报道了阿片类

物质参与IPC,随后更多的研究证实阿片类物质能

够模拟IPC产生心肌保护作用。本文将就一C,/DL组

织中的阿片受体及阿片类物质参与IPC作用的最

新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1阿片类物质预处理的生理基础

1976年Martin首次提出并证实存在3种阿片

受体,分别命名为扯受体、K受体、8受体,随后又发

现每种阿片受体又分为2种~3种亚型。阿片受

体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心血符、呼吸、

免疫等系统的调节。新近研究发现,阿片受体还存

在于心脏、肾上腺髓质、血管、消化道、肺等外删组

织。纳洛酮对中枢及外周阿片受体均有阻断作用,

不能鉴别其作用部位。Schulm等【2j研究发现,不

能通过血脑屏障的纳洛酮衍生物Naloxone

Methio.

dide可以阻断IPC的-C,,KIL保护作用,可见外周阿片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410011)

*在读研究牛,J:作单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麻醉科受体的激动可能在IPC的保护机制中起蘑要作用。

放射免疫受体分析法及生理学实验证明:成年大鼠

的心脏及血管一卜的阿片受体主要为K型、6型,肛受

体虽然在新生大鼠心脏中存在,但是在成年动物心

脏未予证实。目前对于人类心肌细胞中阿片受体

的分布尚存在争议。Bell等【31实验证实人体心房

肌细胞中3种阿片受体均有分布,以K、艿受体居

多。但多数学者认为心肌细胞中只有.c、8受体,无

肚受体。研究发现外源性阿片类物质主要通过K

及8受体产生一C,月JL保护作川。

2阿片类物质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机制

阿片类物质心肌保护机制尚未完伞明确,町能

是通过以下途径:

2.1诱导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

阿片类物质的抗损伤作用与K。TP通道的激活

有关。KATP通道是心肌细胞普遍存在的离子通道,

艿及K受体可与KATP通道耦联。Schulu等【4J臆用

KATP通道阻滞剂格列本脲预处理30min能完全阻

断选择性8l阿片受体激动剂TAN一67的一LADL保

护作用。Kevelaitis等【5]也同样发现6受体激动剂

DADLE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被KATP通道阻滞剂所阻

断。以一卜.实验结果提示阿片类物质通过诱导KATP

通道的JI:放参与一C,/ULIPC过程。

2.2激:舌Gi/o蛋白

G蛋白是细胞信息传递的基本中IhJ物质,阿片

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其信号传导主要

是Gi/o蛋白。Schultz等【4J研究发现,G蛋c|和

KATP介导8受体激活产生的心脏保护作用,用盯日

咳毒素(PTX)预处理48h能完全阻断占阿片受体

激动剂TAN一67的作用,证实6阿片受体对大鼠

万方数据78长治医学院学报

心脏的保护作用是由瞰敏感的Gi蛋白介导。

阿片受体与Gi/o蛋白结合后,抑制0一肾上腺受

体与Gs蛋白结合,减少细胞内cAMP生成,抑制细

胞外Ca2+内流,减少Ca2+超载的发生,达到IPC效

应。

2.3激活蛋白激酶C(PKC)

PKC是介导阿片受体参与IPC作用霉要信使

成分。研究发现离体大鼠心脏经PKC激动剂处理

后可模拟IPC保护心脏,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PKC

活性阻断IPC效应。Miki等【6j应用吗啡预处理离

体兔心可显著缩小心脏梗死范围,一定浓度的

PKC阻断剂chelerythine则町以取消该效应。Tet.

sujiMiura等[7J也同样发现,PKC抑制剂可降低8

受体激动剂的缩小大鼠再灌注心肌梗死面积的作

用。以上实验证实阿片类物质通过激活PKC参与

心肌IPC过程。

2.4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上调与一氧化氮

(NO)的释放

NOS催化产生的NO可以直接作用于心肌细

胞,调节IlfL管平滑肌张力和保护』IiL管内皮,发挥心

肌保护作用。GuoYiru等㈨8在大鼠缺血再灌注的

模型上发现,6受体激动剂TAN一67的延迟性保

护作用可被NOS抑制剂所阻断,且TAN一67对

NOS基凶敲除大鼠无心脏保护作用。此实验表

明,艿受体的激活能够上调NOS的农达,促进NO

的释放,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此外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机制还涉及自由基、环

氧化物酶、以及NF—xB等方面作用。外源性阿片

类物质通过阿片受体,激活G蛋白,后者激活蛋白

激酶C,激活线粒体K—ATP通道以及自由基,产

生心肌保护作用。延迟保护作用还需NF—tcB激

活相关基冈转录与蛋白质翻译完成。阿片类物质

预处理最终保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待继续研

究。

3阿片类物质预处理对于心肌的保护作用

阿片类物质到达心肌组织后,与心肌细胞的相

应阿片受体结合,参与缺血预处理,产生缩小心肌

梗死范围、减少心律失常发生和减轻心肌顿抑、改

善心功能的作用。

3.1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近几年Mayfield等【9]已证实内源性阿片肽在低氧预处理的保护作用,还证实外源性阿片受体激

动剂DPDPE能增加鼠的低氧耐受力。在1996年

Sehultz等fIol首次发现在大鼠LAD阻断前30

rain

给予吗N)(300

gg/kg),使心肌梗死而积/危险面积

从54%减少到12%。Kato等|11j揭示阿片类物质

预处理能增加离体鼠心脏的缺血后机械功能,减少

心肌梗死面积。进一步研究证实艿受体激动剂

TAN一67能够模拟IPC保护心脏,缩小麻醉大鼠

缺血后心肌坏死面积,8受体拈抗剂BNTX可对抗

TAN一67的保护作用。TAN一67对8受体亲和力

比弘受体高2070倍,比K受体高1600倍。上述

实验有力证实阿片类物质能够减小缺血后一t二,/llt梗

死面积,并且此作用主要是由6受体介导的。

3.2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Szekeres等【12J对狗进行缺血预处理后使其心

脏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的发生

率明显降低。姚青等【13J对麻醉大鼠心脏预先给予

Jc受体激动剂U50488H,可产生类似IPC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窜性心动过速和审颤持续时间和发生

率降低,且该作用町被,c受体拮抗剂Nor—binaltor.

phimine所阻断。Xia等发现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

灌注损伤时,强啡肽的解离常数Kd变小,亲和力

增加;在经过IPC后,Kd变大,亲和力减弱,致心率

失常作用减轻。这可能是阿片类物质模拟IPC保

护心脏的机制之一,尤其是减少缺血再灌注心律失

常的发生。

3.3减轻心肌顿抑、改善心功能

心肌顿抑足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虽然冠

状动脉m流恢复或接近正常,但仍有部分心肌细胞

机械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是町逆的,只要给予

足够的时间,这部分心肌功能是能够完全恢复的。

1996年,Schulm[1J研究证实在离体心脏和离体心

肌细胞采用吗啡预处理可改善缺血后心肌收缩力,

证实吗啡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Benedictt‘41报道镇痛新和丁内诺菲同样能够改善

缺血后离体兔的心肌收缩力。通过阿片类物质预

处理,可调动机体心脏内源件保护机制,再通过一

系列信息传递至心肌细胞内,经蛋白磷酸化或产生

新的蛋白质等,以降低ATP的消耗,储存能量物

质,从而使心脏复跳后自.比较允足的能鹫用以加强

心肌收缩功能。

万方数据王磊等.阿片类物质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79

4临床常用阿片类物质的预处理作用

阿片类物质具有强大的中枢镇痛作用,在临床

麻醉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作为术的用药、麻醉辅助

用药、以及用于术后镇痛和其他疼痛治疗。目前临

床应用最广的是吗啡、芬太尼及芬太尼衍生物。

4.1吗啡

Peart等【15j在离体大鼠的心肌梗死模型研究

中发现,经过吗啡预处理的心肌有明显的抗缺血再

灌注损伤的作用,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改善以及梗

死面积的缩小。其作用是通过6阿片受体体现的,

8阿片受体阻滞剂能拈抗其心肌保护作用。除静

脉注射外,鞘内注射也同样具有减少梗死范围,减

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16J。同时吗啡还具有延

迟的保护作用【17|。其心脏保护机制涉及线粒体K

—A,rP通道、自由基、G蛋白、NOS以及NF—KB

等。

4.2芬太尼

芬太尼对于扯受体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同时

也作用于K、8受体。Kato等【18j发现芬太尼预处理

对于大鼠心脏产生保护作用,芬太尼能增强缺血再

灌注心肌的功能,并日‘可被阿片受体阻断药纳洛

酮、腺苷A1受体阻滞剂1)PCPX拈抗。张运淳

等【19】发现体外循环心内商视手术中芬太尼用龉30

药剂量。其心肌保护机制可能为:(1)激动占受体

与G蛋白耥联激活PKC,使线粒体膜KATP通道开

放;(2)芬太尼与阿片受体相互作用增加腺苷释放,

后者作用于腺苷A1受体激活PKC;(3)可提高超

氧化物活化酶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物自由基对

心肌细胞的损伤。

4.3瑞芬太尼

瑞芬太尼为新刑超短效、强效阿片类镇痛药,

其对8阿片受体自.高选择性,对K、8受体具有较低

选择性。Zhang等【20一研究发现,在大鼠缺m心脏模

型中,瑞芬太尼可以模拟IPC对心脏缺IfIL后损伤产

生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心肌梗死范围,并旱剂龟依

赖性。研究还发现瑞芬太尼是通过K、8受体而不

是"受体产生心脏保护作用的,并且PKC抑制剂

以及KATP通道阻断剂可以削弱其心肌保护作用。

弘受体阻滞剂对瑞芬太尼的IPC无影响,弘受体可

能是通过心脏外的途径产生,L,WL保护作用的。4.4舒芬太尼

舒芬太尼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其镇痛效价为

芬太尼的5倍~10倍,作用H寸问为芬太尼的2倍,

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及抑制府激反应的作用。

舒芬太尼对p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其对弘受体

的亲和力比其对8受体亲和力高100倍【21]。刘鲲

鹏等[22]在对于成年大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中

发现舒芬人尼预处理町通过激活阿片受体对缺血

冉灌注心肌产生延迟性保护作用。陈巾青等【23I证

实舒芬太尼叮以提高心肌抗氧化能力,减轻细胞损

伤程度,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脏功能。其

机制町能主要是:通过减轻过脂质过氧化反应及促

进再灌注期冠状动脉内皮细胞NO的释放,NO可

使冠状动脉舒张,增加心肌组织灌注,使氧供增加,

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5结语

阿片类物质具有强大的【fI枢镇痛作用,是临床

麻醉(尤其是心血管麻醉)小町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多年,参与预处理则是近年来

的发现,其心血管保护的研究正逐渐增多。塔管研

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大多限于动物实验,阿片类

物质及阿片受体的激活对于人类心肌保护作用的

研究相对较少。从日前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阿片

类物质nT以介导人类心肌预适应,但这还有待于大

规模临床研究的进一步证实。如何将其应用于临

床,对于治疗缺血性心脏患者、供心保存、体外循环

心血管手术患者心肌保护等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Schultz

JJ,RoseE,Yao

Z,eta1.Evidencefor

involvementof

O-

pioidreceptorsinischemicpr∽onditioningin

ratheartLJJ.Am

Physi-

ol,1995,268(5.2):H2157—2161.

[2]Schultz

JJ,HsuAK,Grossq.Ischemic

preconditioningandmot—

phineinduced

cardioprotectioninvolethe

delta—opioid

receptorinthe

intact

ratheart.JMoICellCardiol,1997,29:2187—2195.

[3]Bell

SP,SackMN,Patel

A,eta1.Delta

opioid

receptorsstimula-

tionmimics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n

humanheartmuscle[J].Am

Coll

Cardiol,2000。36(7):2296~2302.

[4]SchultzJJ。Hsu

AK,NagaseH.TAN一67,a

8一opioid

receptor

agonist,reducesinfarct

sizeviaactivationofGi/o

proteinsand

KATP

channels.AmJPhysiol

HeartCirc

Physiol。1998,274:H909一H914.

[5]Kevelaitis

E,PeynetJ,MouasC。et

a1.Openingof

potassium

channels:thecommon

cardioprolectivelinkbetween

preconditioning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