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4月19日
学校德育文化建设
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
2020年4月19日
蕲 春 四 中 德 育 文 化 建 设 方 案(讨论稿)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
与办学特色的反映,同时也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
才的内在要求。为全面推进学校德育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学校
育人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为我校争创省级农村品牌高中奠
定坚实基础,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新课程理念的引
领下,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构建具有四中特色的学校德育文化
体系,使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教工成就自我的家
园”。
二、总体目标
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
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经过全员
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立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经过创设良
好的校园物态环境,形成学校的特有的物质文化;经过修订、完
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
三、遵循原则
1、思想性原则:就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文化阵地。
2、实践性原则:学校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积极组织
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形式喜闻乐见、学生参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
2020年4月19日
与性强、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和欢迎的学校文化活动。
3、整体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
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要做到统筹兼顾,全员参与,持之
以恒。
4、发展性原则:学校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因
此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
精神。
5、参与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要
注意发挥学校、班级、学生、家长及社区各方面的积极性,经过
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四、主要内容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组织精神和
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学校的组织文化渗透在组织的一
切活动之中,是组织的灵魂。它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组织特有
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二是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
三是组织的物质环境和物质条件中的文化氛围。具体地从精神文
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三方面同时建构我校的德
育文化建设。
1、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的哲学与灵魂,是学校一切工作和行为
的理念导向。根据四中独特的办学背景,我们确立了——
办学宗旨: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
2020年4月19日
福
办学方略:依法治校、民主理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名
师强校、特色显校
办学目标:
——学校发展目标:当德艺双馨教师,育四有创新人才,
建农村品牌高中,办人民满意学校
——教师成长目标:学生爱戴、家长喜欢、学校信赖、自
我满意
——学生培养目标: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
会是个好公民
校训:修德励志 惟实求新
校风:团结进取 求实创新
教风:博爱树人 精业善导
学风:乐学善思 诚信自励
核心价值观:
——学校观: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教工成就自我的家园
——管理观:领导就是服务,管理为了服务
——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爱满天下、教人求真
——教师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
发展的促进者
——学生观:学生是自己发展的主人
——知识观: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5
2020年4月19日
释和假设
——教学观:教学就是创设一定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
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学习观:学习就是主动地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和假设
2、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和必要物质载
体。作为向学生渗透教育影响的“隐性课程”,它具有滴水穿石的
力量。我校的物质文化建设要遵循“三性”:思想性、知识性、艺
术性;“四精”:精心、精巧、精细、精致的原则来建设。依据“总
体规划、分步实施” 的原则,开展“特色”装点校园行动,努力注入
更多“新教育实验”和“创造教育”的元素,让校园环境更具视觉冲
击力。
3、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我们“共同的约言”(陶行知语)。它不但能对人的工
作方式与工作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而且还有引领和激励的作
用,能发掘、引爆人的发展潜能。以“是否有利于学校发展、是否
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是否有利于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为原则,大力创新和实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
各项规章制度。
五、学校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了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