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工程概预算》概论

《水利工程概预算》概论


为建设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建设项目前期投资控制提供了科学方法;
为建设项目提供了合理的工程投资规模和宏观控 制目标;
为筹措建设资金提供了依据; 为推行工程招标投标制提供了必要条件; 为基本建设审计提供了基础资料。
1、概预算制度的建立时期(1949~1957年)
国家先后颁布了《基本建设工作程序暂行办法》和《基本建设工作暂行办法》,
四、本课程的具体特点
本课程的具体特点—实践性强(强调学生动手能 力),多样性及更新快(对定额不同版本、地区性 及补充定额实施问题,强调学生对有关资料的动手 查调能力)、专业性强(对土建中结构施工图的阅 读要求,强化学生一定的建筑专业素质)、计算工 程量时的复杂性(采用先进、合理的工程量计算方 法、步骤、使用概预算相关计算软件、务必使计算 上寻求合理、准确的计算结果)。 ------- 经济性、政策性、实践性强的一门综合性应用 学科。 经济性-----讲求经济效益,精打细算、准确合理。 政策性-----编制方法、依据及费用标准等。
水利工程概预算即水利工程造价的确定。 在第二部分内容里面,我们主要以一般
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为重点,学习 建筑安装工程预算费用的构成,编制概预 算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步骤,掌握工程量 计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综合 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以工程制图与水利工 程结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材料、 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结构以及其它工程 技术课程等有关知识为基础,必须注意学 好其它专业课知识
水电部先后颁发了《中水定额》及《水总定额》。
2、(二)概预算管理制度的削弱时(1958~1976年)
“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我国的概预算管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水利行业 也不例外 。
3、概预算管理制度恢复重建时期(1977~1991年)
1978年,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制定和颁发了《关于加强基本建
绪论
一、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水利工程概预算》是一门研究水利工程 概预算编制方法及水利工程造价确定方法的专 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水利水 电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了解水利水电基本 建设概念及概预算的相关的政策法规;了解水 利水电工程造价确定及工程定额编制的基本原 理;了解工程概预算理论研究新的进展及计算 机辅助系统在工程概预算领域的应用。
制定水利工程定额是水利工程设计、施工
与管理及建设监理的基础工作。它必须建立 在科学管理与工时消耗研究的基础上,并遵 循合理的原则和科学的方法。
在第一部分内容里面,我们主要学习水利
工 程 定 额 的 种 类 、作用、性质,了解定额的 编制水平、原则、编制程序和方法,重点掌 握水利工程定额的应用。
(二)本课程第二部分内容:
设概、预、决算管理工作的几项规定》, 1982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加强 基本建设经济定额、标准、规范等基础工作的通知》。
4、造价管理制度改革与发展时期(1992年以来)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程造价管理进入了一个完善发展和改 革的新时期,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行项目 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
确定)
水利工程概预算(造价的
(一)本课程第一部分内容:
水利工程定额反映生产关系和生产过程 的规律,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这完成 一定量合格产品的消耗的人工,材料、机 械台班的数量标准。水利工程定额反映了 在 一 定 社 会 生 产 力 条 件 下 水 利 行业的生产 与管理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