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


4、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浅,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深
使用大光圈


要使画面产生虚化,要具备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 使用大光圈 选用较大的光圈作为前提,故意的将画面中的其它景物 进行虚化。不但简化了背景,也进一步烘托了花的美丽。
镜头的焦距
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一般,镜头的焦距与虚化 的程度呈正比,镜头的焦距越长,画面虚化的程 度也就越大,反之镜头的焦距越小,虚化的程度 就越小。 长焦容易产生虚化,而广角较难产生虚化。
五 基本拍摄场景模式



· 人像模式 · 风光模式 · 微距模式 · 运动模式 · 夜景模式 · 闪光灯关闭模式
六 对焦模式

相机有两种基本对焦模式,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 自动对焦模式 自动对焦(Auto Focus)又被称为“自动调焦”,缩写 为AF。数码单反相机在自动对焦模式下,根据拍 摄体的距离,镜头自动移动完成调焦,获得清晰的 主体。其中自动对焦模式有三种基本类型:
五 图像格式


图像格式即图像文件存放在记忆卡上的格式,通 常有JPEG、TIFF、RAW等。 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 图像专家组)的缩写,文件后辍名为".jpg"或 ".jpeg",是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是一种有损 压缩格式,能够将图像压缩在很小的储存空间, 图像中重复或不重要的资料会被丢失,因此容易 造成图像数据的损伤。
在选择测光点时,可以选择画面中反射率为18% 左右的景物位置,做为理想的测光点区域。




适合特写效果 这种测光模式大多适用于对某一 主体景物的特写,比如在微距摄 影,将主体景物充分凸显,着重 刻画出主体的景物特点。
四 拍摄模式

相机的曝光模式常以拨盘形式出现,分别 为P档、A(AV)档、S(TV)档、M档。
感光度

感光度也称为ISO值,用数字表示感光材料 感受光的快慢程度,也决定了相机感应器 的灵敏度。
三者的平衡关系

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所 谓此消彼涨,相辅相承。要得到同样的曝光结果,那么改变 其中一个元素,其余的两个元素中至少要有一个需要进行调 整。

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一般最先考虑的是光圈大小,然后是快门 速度,ISO是最后考虑的因素,在光圈固定的情况下,ISO 值的设定一般都是根据快门速度来定的。
二 景深


定义: 景深: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 围。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一般会把 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景深: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 围。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 之为小景深)。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 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内部结构
成像原理
二 核心结构

快门机构: 最高快门速度和最慢快门速度(B门),是数 码单反相机快门的两个关键指标。

光圈 :镜头内部一个控制光线进光量的组 件。

镜头体系: 镜头是单反相机的眼睛,其内部由 各种透镜组成。变焦、定焦;超广角、广角、标 准、长焦、超长焦、微距、鱼眼等
三 对焦系统
为了得到适合的曝光,需要灵活运用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阳光明媚的室外,当你使用大光圈时,进光量增大, 快门速度会非常高,ISO就能降到很低,以保持最好 的画质。 而在昏暗的室内,就算使用了大光圈,但现场可用光 线太少,快门也会较慢,这时就需要提高ISO来增加 快门速度以保持稳定,但较高的ISO会使噪点增加, 照片产生细小颗粒感,从而影响画质。
四 感光元件

定义: 数码相机的心脏——感光元件,就像是传 统摄影中的底片,感光器是数码相机的核 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


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 ·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它使用一种 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由许多感光单位 组成,通常以百万像素为单位。 ·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和CCD一样同为在数码相机 中可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
万华摄影协会主办

门里门外(1949,北京) 摄影记录一种社会状态 门里坐着富态的老板,门外石阶上坐着辛劳一天的雇工,在吃着 窝头、咸菜、小米粥——当时北京劳动者最普遍的一日三餐。不 同的人物身份和境遇鲜明而突出,足见布列松的抓拍功力。
摄影记录重大时刻

摄影记录成长历程

举个例子:近视眼的同学都知道,不带眼镜时,咪起眼睛的时候看东 西会清晰一点,在摄影上这其实就是缩小光圈的效果。

快门


指相机快门在传感器前打开并关闭,允许光 线进入曝光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控制相机 的曝光时间。 快门开启的时间越长相机的进光量就越多, 反之,则进光量就少。 常见的快门速度包括30秒至1/8000秒。数字 越大,曝光的时间越长,而当快门的速度低 于1/秒时,数字越大,曝光时间就越短。
第一部分:关于数码单反相机
一 什么是数码单反相机
定义: 数码单镜反光相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常简称为DSLR),简称数 码单反相机是一种以数码方式记录成像的照 相机。




工作原理: 在数码单反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 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 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 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特点: 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 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机天生的优 点,是普通数码相机不能比拟的 .
举个例子:近视眼的同学都知道,不带眼镜时,咪起眼睛的时候看东 西会清晰一点,在摄影上这其实就是缩小光圈的效果。

景深四要素:
1、光圈越大(光圈值f越小)景深越浅,光圈越小(光圈 值f越大)景深越深。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反之景深越深。 3、主体越近,景深越浅,主体越远,景深越深。



1975年英联邦橄榄球决赛上,包括英女皇伊丽莎 白在内聚集在看台上,这个体形优美的裸跑者澳 大利亚会计师米歇尔.奥.布瑞恩跑过球场来到看台 前,这尴尬的场面让女王差点晕倒!
M档(全手动控制)


拍摄者可以手动的设置光圈值以及快门速 度,对曝光实现完全的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一定的拍摄经验才能 灵活运用。

曝光是在技术上保证一张照片是否拍摄成 功的最主要因素。 曝光是指在适当的时间里,被摄体反射出 的光线通过镜头开口抵达相机感光元件的 过程。
长时间曝光
短时间曝光
影响曝光的三要素

理想的曝光就意味着您选择了正确的光圈和快 门速度,以及设置最合适的感光度。
光圈

简单来说就是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如猫的 瞳孔,光线充足时候瞳孔比较小(缩小光圈))光圈用f值表示,f后 面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反之越小。 光圈的大小可以影响景深的效果。
点测光


点测光是一种准确可靠而又难以掌握的测光模式。 测光特点 在测光时仅测量画面中心很小的区域,测量范围大 约在取景器画面中只占2%~3%的面积。其测光精 度更为精确,有较高的灵敏度。通常点测光不受测 光区域以外其他景物环境亮度的影响。

测光前提
点测光是一种相当精确的测光模式,在实际应用 中比较难以把握。要想很好的使用点测光,有一 个不能忽视的前提,就是在拍摄时,你必须清楚 拍摄画面中哪个位置是最适合选为测光点区域。
中央平均测光



中央平均测光模式又称为全局测光模式,或矩阵测光。 大多数数码单反相机中都设置中央平均测光为默认测光模式。 测光特点 中央平均测光模式用于测量整个取景屏画面的平均光亮度, 测光范围比较平均。


适宜柔和的光线环境 中央平均测光模式只对光照均匀 的景物提供准确的结果。
由于中央平均测光的测光范围比 较大、平均,所以测光精度不高, 当取景屏画面有强烈的光比反差, 明暗分布不均匀时,就很难提供 准确的曝光值,拍摄景物细节容 易缺失。


定义: 对焦的英文学名为Focus,对焦是指相机 通过电子及机械装置,根据被摄物体的远 近,调节镜头内的透镜和感光元件的距离, 使被摄物体通过镜头后在感光元件上清晰 成像。


两种基本对焦方式 · 手动对焦:手动对焦,它是通过 手工转动对焦环来调节相机镜头 来实现照片清晰的对焦方式。 · 自动对焦:又称为自动调焦,缩 写为AF。自动对焦系统根据所获 得的距离信息驱动镜头调节像距, 从而完成对焦操作。


拍摄距离


选择适当的拍摄距离。当镜头的距离与所要 拍摄的对象越远,则画面的虚化程度就越小, 反之,当镜头距离与所要拍摄的主体越近, 则画面的虚化程度就越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便携数码相机在微距模式下 能产生背景虚化的原因。
前背景的距离

这个主要是焦平面的问题,背景越远离主体的焦平面, 就会产生更强烈的虚化效果。
P档(程序自动曝光)

指相机根据当时的拍摄环境自动设置光圈 和快门的数值。 很多相机上同时拥有P档和全自动模式, 然而两者的区别在于,P档允许拍摄者对 相机的感光度、曝光补偿、白平衡等参数 进行设置。
A或AV档(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相机使用者可以自己设定光圈值,而数 码相机自动选择匹配的快门速度,以提 供合理的曝光时间。拍摄时如果想更好 的控制景深一般就选用该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