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个案社会工作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个案社会工作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2)、实施理论 此类理论是社会工作形成的具体助人模式、 它把其他学科的理论融合为社会工作的操作性工 作模式,从而取得了独立的存在价值与意义。社 会工作实施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通常被简称为社 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专业性的表征。
2020/12/11
15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是一组助人的理念架构, 用于完成预估(诊断)、计划、干预与评价的任务。 社会工作实施理论是达成人格,或社会体系变迁 的模型或方法,也可以说是计划性人格变迁的理 论、计划性人际关系变迁的理论,或是计划性生 态系统变迁的理论。
2020/12/11
17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2)、干预理论 就是如何通过行动来影响人格变迁以及社会 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改良,以达成社会工作目标。 干预理论包括治疗原则、变迁过程以及效益评估 等方面。变迁又可分为微观变迁(如个体的行为改 变、家庭结构的变迁和社区的变迁)和宏观的变迁 (如复杂组织结构的改变、社会改良以及经济与社 会福利体系的整合发展等)。
2020/12/11
11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4、从社会工作知识的性质来讲,社会工作知 识有如下四个特点:
(1)、社会工作是专业的知识
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是社会工作取得社会承 认与专业权威的主要来源,专业知识体现在实施 模式中,这些专业知识表明了社会工作的独特性 与专业性。
(2)、社会工作是变迁的知识
2020/12/11
18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3、1979年,特纳在《社会工作治疗》一书中, 列出了18种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现罗列如下:
(1)、自我心理学; (2)、心理和社会治疗; (3)、问题解决理论; (4)、社会工作实施的功能理论; (5)、存在主义社会工作;
2020/12/11
(4)、社会工作是客观的知识
社会工作的知识也是经过实践严格检验的, 是客观的知识。它可以传达结他人,也允许他人 重复实践,以验证其真伪。
2020/12/11
13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三、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
1、提姆斯主张将社会工作的理论分为基础理 论与实施理论
(1)、基础理论
这类理论来自其他学科,例如心理学、精神
2020/12/11
25
第三பைடு நூலகம்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功能派的特点表现在它对社会工作目标以及 社会工作机构功能的定位上。功能派个案社会工 作认为,社会工作的职责在于发展、执行社会职 务方案;而社会工作机构是社会政策实施的处所, 它使个人与社会利益相互结合,是社会正常运行 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2020/12/11
2020/12/11
10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2)、干预的知识 此类知识是关于改变行为或情境的原则和程 序,它要回答的问题是:“如想改变情境或使它 更有效,那么要怎么做或要做什么呢?”社会科学 与行为科学的知识对“如何导致改变”往往所知 甚少,此类知识大部分是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 积累起来的。
19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6)、案主中心系统扩展理论; (7)、认知理论; (8)、完型理论与社会工作治疗; (9)、交换分析的社会治疗模式; (10)、仲裁与社会工作治疗; (11)、系统理论与社会工作;
2020/12/11
20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12)、社会工作实施的生活模式; (13)、角色理论; (14)、沟通的原则与概念; (15)、行为修正:一种社会变迁的技术; (16)、任务中心的治疗; (17)、家庭治疗; (18)、危机理论;
分析、医学和社会学等;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主
要有系统理论、情境理论、沟通理论、小团体理
论、偏差理论和角色理论等。这些理论是其他学
科的理论,虽然也为社会工作所借用,但在没有
构成完整的社会工作助人模式前,这些理论还不
能称为社会工作理论,至多只能称为社会工作的
外围理论。
2020/12/11
14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2020/12/11
16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2、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又可分为两组理论 (1)、预估(诊断)理论 它包括如何理解案主的问题并把这种理解应 用在助人肋过程中,如了解人、情境与问题,并 在此基础上确定目标与任务。具体地说,预估理 论包含社会研究、问题分析、人格与情境的预估 以及整合社会研究而制订出社会工作治疗计划或 处理方法的程序。
2020/12/11
21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四、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
1965年《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将个案社会工 作的派别大致分为四派,即功能学派、心理与社 会学派、问题解决学派和行为修正学派。
1、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
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在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 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工作学院,1920年由弗洛伊德 的门徒兰克倡导,后经宾州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 授塔夫脱以及鲁滨逊总其大成。此派理论强调个 案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社会整合与正常运转的 必要部分的功能。
功能派社会工作认为,所有社会工作的目标 在于发挥个人、团体和社区的力量,以达成个人 满足和社会利益的实现。它认为必须发挥社会力 量以发展社会政策、设立社会机构,使社会上所 有的人都有达成自我实现的机会。
2020/12/11
24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功能派较强调社会对个人的责任,它认为: A、社会有义务为每个人创造机会以发展其能 力,使其成为一个满足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B、社会主要应通过社会政策与社会机构创造, 培育个人自我实现的机会; C、社会工作正是通过制订与实施社会服务 计划来促成人与社会的建设性关系的。
2020/12/11
22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1)、功能派的人性论——自我心理学
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以兰克的自我心理学为
理论基础。兰克的自我心理学强调人是自己的创 造者,个体行为虽然受潜意识、非理性、早期生 活经验等因素的重大影响,但主要是由个人意志 决定的。个体是其行为的决定者与自主者,个人 能以意志力量来控制和组织其行为。
2020/12/11
28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2、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社会工作 心理与社会学派以社会科学为基础,其个案 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就是建立在当时社会科学 对人类行为的广泛的研究基础上的,如精神分析 人格理论、认知理论、家庭理论、文化人类学理 论、角色行为理论、小团体理论、系统理论、沟 通理论与危机理论等。
社会工作知识的目标是协助他人,促进入类 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它是导致个人、团体与社 会发生良性变迁的知识。
2020/12/11
12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3)、社会工作是操作的知识
操作的知识是指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操 作。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事业,需要实际的行 动,所以与纯理论不同,其理论是关于操作目的、 方法、技术的实用理论。
上升到理论层面。
2020/12/11
3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1、理论的主要功能是: (1)提供现象的解释; (2)告诉我们如何行为; (3)预测行为的后果。
2020/12/11
4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2、社会工作理论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1)、使社会工作者能更敏锐地观察、更系统 地分割经验,从而认知、了解和解释现象;
2020/12/11
27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功能派强调有意识地使用“结构”。结构的
要素有时间、地点、政策、程序等,机构将因各 种结构要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务资源,善用 机构功能必须重视“结构”。
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后来在美国发展有限,
典型的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以宾州大学和北卡罗 兰那大学两校的社会工作研究院为主,但自70年 代后,这两所学校也有改变的趋势。但是功能派 社会工作所倡导的积极人性观对个案社会工作的 影响是深远的。
二、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
1、巴特利特提出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九 个方面: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知识,即从个人 与环境(包括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交互 影响,来看人格发展与行为特征;
(2)、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心理学;
(3)、表达内在感受的语言、手势和活动的沟 通技巧;
2020/12/11
2020/12/11
9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3、费雪尔把个案社会工作知识分成因果的知 识与干预的知识两类:
(1)、因果的知识 此类知识大部分是属于社会和行为科学的知 识,它可用来增进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因而可使 工作者了解个别案主“如何”和“为何”出现目 前的状况。它是诊断工作所需的主要知识之一。
功能派不认为社会工作是对个人或家庭作心
理社会治疗的一种方法,而是社会工作机构提供 的一种特定的服务方式,通过这种服务就能使社 会中的个人恢复正常生活,发挥其潜能。社会工 作的重点不是治疗而是服务的提供。
2020/12/11
23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2)、社会工作机构的作用
宾州大学社会工作学教授塔夫脱首创了“运 用机构功能”的概念,此概念强调机构功能是达 成社会工作协助目标的基础,因此使得此学院博 得了“功能派学院”的名称。
6
第三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
(4)、影响个人在团体内行为的团体过程; (5)、影响个人、团体和社区的文化遗产,如 宗教信仰、精神价值、法律与社会制度; (6)、个人和团体问形成的各种互动关系的过 程; (7)、有关社区的内在过程、发展与变迁模式 以及社区的服务机构与资源; (8)、社会服务的结构、组织与方法; (9)、个人的自我了解以及个人情绪与态度对 专业功能所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