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你须了解的接地
接地为保证各种电气设备得以顺利运行的一大安全措施,也是保证人身远离触电、雷击等威胁的一大安全措施。
接地措施普遍存在,而且非常必要。少了接地措施,这个高度现代化的世界就无法正常运行下去。
比如,我们家里常用的有金属外壳的大功率电器,通常都是通过三孔插座与电源连接上的,因为三孔插座除了有两个孔是连接零线和火线外,还有一个孔与接地线相连。这样,一旦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漏电,漏电电流就会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从而能保证人生安全。不过,如果没有可靠的接地措施,一旦金属外壳漏电,则漏电电流泻不走,用户接触到金属外壳,就很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再比如,我们家庭用来淋浴的热水器,如果没有可靠的接地,那么,一旦热水器发生故障导致漏电,则极有可能引发触电事故,让一个大活人就此殒命。
再比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避雷针,也得依赖可靠的接地体才能顺利工作,否则,所有的避雷针都会变成可怕的引雷针。避雷针的作用并不是避开雷电流或者将雷电流赶走,而是为了将其附近的雷电流吸引过来,然后通过其上连接着的接地体将雷电流泻入到地下,从而以保护附近不被雷击。其道理与空旷地带高大的树木总是容易被雷击而附近的低矮灌木丛和小草不容易遭雷击一样。所不同的是,树木一旦被雷击后都会受损,而避雷针遭雷击后一般不会受损。不过如果没有可靠的接地,那么,避雷针及其连接着的各种电气设备,也会像大树一样被击毁,甚至会危及附近的人身安全。因此,避雷针发挥作用的关键更在于可靠的接地。
总之,没有可靠的接地,变电站就不可能正常工作,将电能输送到各个用户的输变电线路也难以正常运行,联通、移动基站将会频频遭雷击,我们的手机也将无法正常工作。可靠的接地还是无线通信台,微波塔,雷达,气象站,高楼建筑,电视台,计算机房,油田,气田,煤矿开采等等得以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
因此,可靠的接地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第二章、降阻剂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降低接地电阻,日本人不知道怎么就想出了一昏招,在接地体上包裹导电水泥等导电的混凝土(中国人美其名曰为降阻剂),从而增加接地体散流面,进一步降低接地电阻。使用降阻剂是效率极为低下的降阻措施,而且一般都会腐蚀接地体,大大缩短接地体的寿命,弊远大于利,为日本主流所抛弃。美国人更干脆,为了防止那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商家使坏,直接在IEEE接地标准(全世界权威的接地标准)规定,不得在变电站等接地措施中考虑降阻剂的降阻效果。 然而,非常让人痛心的是,连日本人自己都唾弃的垃圾产品却在我国的一批败类歪曲成宝贝大肆推广,污染环境,浪费国家财富,危害人们生命安全,影响各电气措施的正常运行。
比如,对土壤电阻率为2000Ω〃m左右的输变电线路杆塔,各设计院常常会设计总长250m左右的接地体达到相应的降阻要求。其人工以及钢材费用大概在4000元左右,但是,一旦使用2~3吨降阻剂后,费用则增长了两倍。降阻效果仅为14%。无任何实质性价值。而且,使用降阻剂还必然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大量腐蚀接地体,将接地体十年的寿命缩短成两年,极大地浪费了国家财富。
当然,厂家会诡称,接地体之所以会被降阻剂腐蚀是因为输变电工程公司以及各供电局等不负责任,没有将降阻剂施工到位,导致接地体外漏被腐蚀。事实上呢,各厂家心里却非常清楚,在恶劣的高电阻率山区,接地沟既挖不平整,也挖不直,可塑性不强的圆钢则必定会有部分顶在左方、右方或者下方的石头上,无法被包好,从而必然导致该部分加速腐蚀。我以前所在公司的老板就在公司里公开承认过,降阻剂根本就不可能在理想施工好,只要施工不好,必然会导致电位差,从而导致腐蚀。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唯利是图的老板根本不管公司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每年远甚1亿的损失,只要能逃避法律责任,就依然将自己的祸害之路坚持下去。
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个社会富人总是常常被仇视,甚至是那些依靠自己汗水和智慧辛劳致富的人也常常缺乏安全感吧?
因此,使用降阻剂的后果就是使得费用增加了2倍,寿命缩短了80%(大家算一算,这会从根本上导致接地的费用翻上多少倍)。巨大的社会财富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现在大家知道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总是这么辛苦了吧?
而且,使用降阻剂,使得接地体快速生锈,增大了接地体被雷击的概率,使得农村郊区等远离市中心地带停电的事故是有发生。
搅拌降阻剂时,飞扬的粉尘还会伤害施工人员的身体。
使用降阻剂还会污染环境,使得土壤被大量有害金属还有媒渣等污染。一旦原接地体被降阻剂腐蚀后,相应接地沟便不能再布臵接地体,否则会被更快地腐蚀,只能重新开挖地沟布臵接地体,而相当多的山地地形恶劣,无法在改造时重新开挖接地沟,只能在原接地沟中重新布臵接地体,不要多久,又会被降阻剂重新腐蚀,从而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后果。
对于防雷系统来说,使用降阻剂除了增加了接地费用外,还加快接地体的腐蚀,增加了避雷针变为可怕的引雷针的可能性。 对于联通、移动公司来说,使用降阻剂在增加接地费用的同时还大大地增加了机房和铁塔被雷击的可能,而所有的这些费用最终还是被转接到广大消费者头上。
奸诈的降阻剂厂家还千方百计的干扰和影响各工程技术人员,在给工程技术人员推荐的设计方案中胡乱夸大降阻剂的效果,使其在设计上犯错。
比如,某设计院在设计08年新建的小湾~楚雄500kV送电线路时,居然听信电气厂家那些中学水平的技术人员的鬼话,考虑了降阻剂高达70%左右的降阻效果,他们在设计土壤电阻率为2000Ω〃m的某型号接地装臵时,居然想依靠在面积为1476平方米的区域内包裹了降阻剂的168m长的钢精将接地电阻值降至20以下。而实际上,即使将1476平方米的整个区域内全部布满接地体,形成一整块导电平板,也只能降至22.9Ω。
使用降阻剂还浪费了雷达、通信基站的大量费用,进一步增加了雷达、通信等基站被雷击的可能性,并影响了军事部门的正常工作,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国防安全,威胁着军人的生命健康。
使用降阻剂还极大地增加了人们使用热水器的触电风险。
在各建筑的接地体上使用降阻剂,则会极大地加速接地体的腐蚀速度,两年内接地体往往就不能再正常起作用,导致接地电阻大幅度上升,达不到安全要求。而各物业管理公司显然不可能像供电公司那样定期检测接地电阻,排除安全隐患。
因此,如果此时用来淋浴的热水器一旦出现了故障导致漏电,而洗澡时又没记得关闭电源,那么,很有可能因此而触电毙命。你还敢在使用热水器时不关电源吗?
当这些黑心的降阻剂厂家横行的浮躁的现代社会,你还有安全感吗?
也许有人会怀疑,既然降阻剂的作用意义微乎其微,危害如此之大,却还能在水电、移动、联通、电信等各部门广为使用,这似乎太不合常理了吧。
我可以跟你们说,还有比这更不合常理的呢!
因为我进入接地行业的时间不长,无法搞清降阻剂是如何一步步地打入市场的,不过,我却清楚其后的接地模块是如何以更加不可思议的方式步入市场的。这说出来会让每个中国人感到羞耻,却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搞清楚了接地模块准入市场的过程后,广大读者对降阻剂准入市场肆虐成灾的过程就会有所了解了。因此,下面讲讲接地模块准入市场的过程吧: 第三章、 模块进入市场过程
由于降阻剂对接地体的腐蚀太严重,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在很多地方已经被禁止使用,而且已有很多专家呼吁禁用降阻剂。
因此,一些黑心厂家开始开发接地模块来取代降阻剂,以牟取更大的暴利。接地模块也是这个国家在这种浮躁的时期所独有的,相信就整个世界文明史来说,恐怕也只有我们国家的少数败类才能做得出这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让整个中国人蒙羞的事。
一开始市面上流行长0.5m×0.4m×0.06m的接地模块(现在多了一些圆柱和梅花形状的,与方块大同小异,没什么本质区别,这里不再细说),其接地电阻值与长2m价值5元的钢筋相当,可各黑心厂家却将其卖至三四百元一块。如果承认这样的真实状况,是绝不会有人买接地模块的。于是,弄虚作假开始了。
公司首先夸大单个模块降阻效果,宣称单个模块的接地电阻值在0.15ρ左右(尽管任何一个正规名牌大学毕业出来的相关专业的学生都知道,单个模块的接地电阻与掩埋深度是有关的,忽略了掩埋深度是不能算接地电阻的,可惜弱智的厂家连这些都不考虑了),将单个接地模块的降阻效果夸大两倍,然后依靠销售员的关系到处推销。并授意技术员逐步弄虚作假,夸大效果,我就是其中一可恶的技术作假者。
我以前曾在某从事技术工作,我去云南指导施工时,就发现,把300元一套的接地模块一个个连接到接地体上后,接地电阻值根本不变。读者可以想象当时的客户是如何地恼火。
不过幸运的是,这家客户技术实力不行,原来的设计方案存在着较大的弊端,我更改了他们的施工方案,简化了他们的施工过程,并大大降低了他们的费用。因此,客户倒是始终对我很客气,只是压低了接地模块的部分费用。但是客户报给业主的却是原来的施工方案和接地模块的公司报价的费用。因此,虽然接地模块完全没起作用,但是,这家客户却从业主(这里业主的支出费用最终还是算到了我们平民百姓的头上)和公司两边赚钱,自然不会抖出接地模块没有效果的内幕。
再一次,在500kV输变电线路上的一基塔做接地模块降阻效果试验时,连接了24模块后,接地电阻值根本不变,但是输变电工程公司根本没有时间仔细查看现场实测数据。
此基塔的土壤电阻率是按5000Ω〃m估算的,因而布臵了八跟辐射型接地体,总长532m,如蜘蛛网一样密集。因此,花了近1万元的24套接地模块完全被原接地体给屏蔽掉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就这样被浪费掉,而且,焊接模块的地方还会提前生锈,缩短接地体寿命。 也就是说,此输变电线路业主耗费了巨大的钱财所使用接地模块,所起的就是缩短接地体寿命的作用,最后还被利用为宣传模块虚假效果的工具。
在500kV汗海—沽源—平安城线路上各争取了两基塔做降阻剂和接地模块试验。不过,初始测量土壤电阻率数据时,华北设计院专家未到,送变电工程公司技术员并不知道土壤电阻率的勘测计算方法,便将土壤电阻率数据夸大数倍,这样,在最后做报告时,就将模块的降阻效果夸大了好多倍,然后交给送变电工程公司,最后提交到电管局。
再比如,我们在怀柔做接地模块试验时,用低精度摇表测量接地电阻值,连接模块之前,从高向低调,连接模块之后,从低向高调,这样,同样的数据,就会测出不同的值,即使模块完全没有降阻效果,我们也能测出超过80%的效果出来。
一般地,像输变电工程公司等等大型企业,都在整个接地工程做完后才测量接地电阻值,是不会直接测量接地模块降阻效果的,因此,不会发现接地模块的虚假效果。
如果是小型私企承接的工程,那么,蒙混不过去也不碍事。比如,一浙江小客户在承接了一工程,花了1万多购买了降阻剂和接地模块,最终却发现降阻剂和接地模块完全没有实质性的降阻效果。那客户非常地愤怒,逼其退钱。
第四章、接地模块的危害
【阻碍现有接地技术的发展】
虽然降阻剂被大量销往各大电力集团公司,其效果被各厂家流吹嘘得如同万能的神一样。但是,各大水利、电力设计院在设计接地工程时,还是非常清醒的,那就是绝不考虑降阻剂效果,一律依靠主地网将接地电阻降至相应值,降阻剂只能辅助使用,尽管降阻剂的费用常常会占取一基塔整个接地费用的百分之六七十。只有一些小型地方供电局和联通、移动、军事通信等低压防雷公司等会相信各降阻剂厂家的鬼话,在设计时考虑降阻剂的效果(但是符合逻辑,设计时不考虑降阻剂的效果,花了整个接地费用的百分之六七十购买降阻剂又有何用?要想玩转这些败类制定的万恶潜规则,谈何容易)。
但是,各大设计院在设计接地模块时,头脑就没那么清醒了,开始相信各个接地模块厂家的鬼话,将模块的降阻效果考虑到设计方案中去,于是,一张张近乎弱智的非常可笑的设计图纸就纷纷出炉了。
比如说,某院在设计220kV龙凤坝-500kV变送电线路工程时,居然在TD5型的接地装臵上考虑了接地模块30%的降阻效果。实际上呢,TD5型的电阻率高达5000Ω〃m,设计有8根62m的射线,价值1万多的接地模块的基本上被原接地体屏蔽,降阻效果近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