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学校名称: 学校主管部门:
学校分类:□综合 □理工 □农林 □医药 □师范 □语文
□财经 □政法 □艺术 □民族 □体育
学校性质:□公办 □民办
学校属于:□985 □211 □一般院校
举办本科教育的时间:□10年以上 □10年及以下
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 人
本次调研涉及的相关术语说明:
1.实验室工作:本问卷中指实验室条件环境、实验教学队伍、实验室管理与运行、实验教学等内容。
2.本问卷涉及的学生人数除特别说明外,是指折合在校生数。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
3.文科:包含法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在调研问卷涉及的具体问题中,个别专业如有特殊情况可单独说明。
4.本问卷涉及的实验室经费、实验项目类型等术语除特别说明外,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45号)中的术语含义一致。
5.实验教学队伍:指承担、参与本科实验教学任务的人员。
6.本文调研内容中,除特指的时间外,其余均为调研阶段时间。
一、实验室工作概况
1.简述学校实验室工作的定位。
2.简述目前学校实验室的总体布局和结构。
3.学校是否制定了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若是,列明制定时间并简述规划的主要内容。
4.近五年学校是否出台了加强实验室工作的政策文件?若是,列明文件目录及发布时间。 5.列出学校现行实验室工作管理制度名称及发布时间目录。
6.近五年学校主管部门和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出台了有关加强实验室工作的政策文件?若是,列明文件目录及发布时间。
二、实验室条件支撑与经费保障
7.近五年学校实验室条件总体情况
项目
年度 折合在校生数[1]
(万人) 仪器设备值 教学为主的实验室面积
(平方米) 教学科研 仪器设备值 教学为主的 仪器设备值
总值 (万元) 生均[2]
(元) 总值 (万元) 生均[3]
(元) 总面积 生均[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1]指当年年底折合在校生数;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生均值=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折合在校生数; [3]教学为主的仪器设备生均值= 教学为主仪器设备总值/折合在校生数; [4]教学为主的实验室面积生均值= 教学为主的实验室总面积/折合在校生数。
8.近五年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经费情况
年 度
项 目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仪器设备维护经费占仪器设备总值的比例(%)
9.近五年学校各学科实验教学运行经费情况
年 度
项 目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生均实验教学运行经费(元)[1]
其中:生均材料消耗经费(元)[2]
[1]生均实验教学运行经费= 学校实验教学运行总经费/折合在校生数;
[2]生均材料消耗经费=学校实验室材料消耗总经费/折合在校生数。
10.下列经费中,列入学校常规预算的是: ,未列入常规预算的经费学校如何解决?
A.实验室建设经费 B.仪器设备购置经费 C.仪器设备维护经费
D.实验教学运行经费 E.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经费
11.当前学校实验室条件(仪器设备、实验室用房、实验场地)能否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规定的实验教学要求?若否,举例说明。
12.当前学校经费能否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规定的实验教学要求?若否,举例说明。
13.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你校认为以下各项经费应达到的最低标准为:
学 科
项 目 理学 工学 农林 医药 文科
生均实验教学运行经费(元)
其中:生均材料消耗经费(元)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购置经费(元)
仪器设备维护经费占仪器设备总值的比例(%)
三、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14.学校实验教学队伍构成、专兼结构与工作任务
序号 队伍
构成 比例(%)
主要工作任务 总体
比例[1] 其中专
任比例[2] 其中兼
任比例[3]
1 教师
2 实验技术人员
3 研究生助教
… …
[1]总体比例=该类别人数/实验教学队伍总人数×100%; [2]专任比例=该类别专任人数/该类别总人数×100%; [3]兼任比例=该类别兼任人数/该类别总人数×100%。
15.学校实验教学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情况
序人员 职称结构 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 号 构成 副高及以上 (人) 所占比例 (%)[1] 45岁以下 (人) 所占比例 (%)[1] 硕士及以上 (人) 所占比例 (%)[1]
1 教师
2 实验技术人员
3 其它
(请说明)
[1]所占比例=符合条件的人数/该类别总人数×100%。
16.教授参与本科生实验教学工作的情况
总体情况 各类人员构成情况
院士 长江学者 杰出青年
基 金 国家级
教学名师 省部级
教学名师 其他教授
人 数
所占比例[1]
[1]所占比例=该类别人数/实验教学队伍总人数×100%。
17.学校实验教学队伍中,兼任人员的来源有 ,占兼任人员的比例分别为 。
A.在校研究生 B. 外校教师 C. 社会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D.其他(请注明):
18.学校以教学为主的实验室(中心)主任职称、年龄、学历情况,简述其工作职责和选聘要求。
主任总人数 职称结构 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
副高级及以上 (人) 所占比例 (%)[1] 45岁以下 (人) 所占比例 (%)[1] 硕士及 以上 所占比例 (%)[1]
[1]所占比例=该类别人数/学校实验室(中心)主任总人数×100%。
19.学校近五年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情况,学校采取何种措施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整体水平?
20.简述学校实验教学队伍在职称评聘、待遇等方面的现行政策和办法。
21.学校制定的激励教师从事或参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效果如何?
22. 你校认为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教学队伍需要解决哪几个突出问题,应该如何建设?
四、实验室管理与运行
23.简述学校现行实验室管理体制。
24.目前实验室工作归口管理部门是 ,校级实验室管理专职人员
人;实验教学归口管理部门是 ,校级实验教学管理专职人员
人。
A.教务处 B.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或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C.后勤管理处 D.国有资产管理处(或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E.其他(请注明): 。
25.学校是否设立了校级实验室工作管理协调领导机构?□是 □否。
若是,名称: ,主要职责是 。
26.学校实验室是否施行了开放管理?□是 □否。若是,开放的形式有哪些?各种开放的形式是如何实施的?并回答第27-29题。
27.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实验室开放程度为 ,科研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程度为 。
A.全部实验室 B.大部分实验室 C.少部分实验室 D.未开放
28.科研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主要范围为 。
A.全校本科生 B.相关专业本科生
C.相关专业优秀本科生 D.参与相关研究项目的本科生
29.学校在实验室开放方面已经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学校实验室开放满足课内教学需求的程度为 ,满足自主学习需求的程度为 ,满足创新性研究项目需求的程度为 ,满足第二课堂需求的程度为 。
A.完全满足 B.基本满足 C.目前不能满足,计划有步骤的实现
D.未考虑
30.学校是否使用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 □是 □否。 若是,其使用的范围是 。
A.全部实验室 B.大部分实验室 C.少部分实验室
31.学校运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已实现的功能是 。
A.设备管理 B.设备共享 C.仿真实验 D.远程实验 E.学生选课
F.刷卡派位 G.师生互动 H.技能测试 I.课程评教 J.其它:
32.学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否满足实验室开放的需要?□是 □否。
若否,影响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因素?
33.学校实验室安全的主管部门是 ,主要管理内容是 。列明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
34.实验室是否有妥善的“三废”处理措施?□是 □否。影响“三废”处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5.学校是否建立了实验室工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是 □否。若是,建立的时间 ,简述其主要内容。
36.建立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你校认为需要解决哪几个突出问题?
五、实验教学工作
37.简述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定位。
38.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1学分= 学时;实验课1学分= 学时。
39.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各学科实验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情况:
项目
学科 本科专业数(个) 开设实验课程的专业数(个) 实验课程 占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的比例(%)
总学分[1] 总学时[2] 总学分[1] 总学时[2]
理学
工学
农林
医药 文科
[1]总学分:指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学分;
[2]总学时:包含独立设课实验学时及理论课程中的实验学时。
40.近三年你校是否调整过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是 □否。若是,简述调整思路及课程体系现状。
41.学校各学科是否均有完整的实验教学大纲?□是 □否。若是,其修订和审定的周期为多少年?
42. 为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你校认为实验教学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应不低于:
学科类别 实验学时占培养方案中总学时的比例(%)
理学
工学
农林
医药
文科
43.
学校不同学科本科实验课程中各类实验项目的比例情况:
项目类别(%)
学 科 验证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
创新性实验
理学
工学
农林
医药
文科
44.为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你校认为在实验教学安排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所占比例应不低于:
项目类别(%)
学科 综合性、设计性、
创新性实验
理学
工学
农林
医药
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