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氯丙烷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特别警示可能人类致癌物,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
理化特性无色油状液体,有氯仿样刺激气味。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四氯化碳、苯。
分子量92.53,熔点-57℃,沸点116℃,相对密度(水=1)1.18(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9,饱和蒸气压1.8 kPa (20℃),辛醇/水分配系数0.3,闪点33℃,引燃温度411℃,爆炸极限3.8%~21%。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环氧树脂, 也是一种含氧物质的稳定剂和化学中间体。
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温能引起分解爆炸和燃烧。
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健康危害】蒸气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反复和长时间吸入能引起肺、肝和肾损害。
高浓度吸入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可致死。
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可致眼灼伤。
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
口服引起肝、肾损害,可致死。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1;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2。
IARC:可能人类致癌物。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生产过程物料密闭输送,防止物料泄漏;建议采用DCS集中控制,以减少人员接触机会。
装置现场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和有毒气体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穿戴常规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人员必须穿戴好防化服和防化学品手套、佩带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和职业危害告知;设置淋浴与洗眼器等职业卫生设施。
储罐等容器和设备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禁配物为胺类、酸碱物质。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特殊要求】【操作安全】生产区域内,严禁吸烟,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
打开环氧氯丙烷容器时,确定工作区通风良好且无火花或引火源存在;避免让释出的蒸气进入工作区的空气中。
装置检修作业,严格办理各项直接作业票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用火作业时,必须进行大气环境分析和设备内可燃气体分析,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浓度必须小于0.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可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