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观龙华烈士陵园有感_观后感.doc

参观龙华烈士陵园有感_观后感.doc

参观龙华烈士陵园有感_观后感

参观龙华烈士陵园有感(一)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和纪念建党95周年,近期,长宁区卫计委监督员党员一行在王丽芳书记带领下参观了龙华烈士陵园。烈士——一个让人敬佩有振奋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激情,但今天参观,让我们血液又再次沸腾。

首先看到是宽阔纪念广场中央那块题有江泽民诗词纪念碑”丹心碧血为人民”.接着在解说员带领下,分别参观了龙华烈士纪念馆各主题展厅。这里面有着捍卫工人利益顾正红、译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殷夫、誉为最有希望女作家冯铿及其血迹斑斑遗物、红色经典《永不消逝电波》中李侠原型李白、”七君子事件”、惨遭活埋爱国志士黄竞武、上海最后牺牲地下党员且年仅20岁陈仲信等,这些先烈们英雄气概和奉献精神深刻感染了我们每一个党员。”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生命开鲜花。”歌声穿越历史隧道,至今仍在神州大地上深情地传唱。

参观活动让我们重温了党史,深刻体会到为了中国革命胜利,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要时刻不能忘记历史,且要时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而奋斗。

参观龙华烈士陵园有感(二)

201×年3月28日阳光明媚,天气格外晴朗。我们在大场镇党委徐老师组织带领下,一行来到了上海龙华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学习。在清明节前夕能够进行这样一次祭奠和缅怀先烈活动,是对党员及入党积极份子一次深刻思想道德教育。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是一座开放式陵园,园内青松翠柏,绿草如茵,雕塑神圣而庄严,环境幽静肃穆。我们每人手握一支白色雏菊,沿着道路缓缓走到了刻有”丹心碧血为人民”七个大字纪念碑前,国歌声响起,脑海中便浮现出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献出自己生命烈士们,他们不畏艰难,英勇就义,为祖国和平民主铺平了道路,接着我们为烈士碑敬献了花蓝,并进行了默哀仪式,大家神情肃穆,心中默默缅怀着无数英烈,愿他们能长眠于此,他们精神必将永垂不朽,流传千古。

随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是馆内高耸壁画,反映了战争时期人们英勇抗战场面,气势磅礴。慢慢地走进馆内,里面还陈列着许多烈士遗物、手稿,画像,那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不由让我感概,竟有如此多年轻面庞,鲜活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放弃了自己美好生活,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中间有许许多多党员同志用自己智慧、毅力、鲜血和生命,完成了中国改革与复兴。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来到了一座巨大”无名烈士”雕塑前,这座雕像象征着无数默默无闻,敢于献身烈士们墓碑,我们将手中鲜花轻轻摆在烈士墓前,以寄托我们无尽哀伤和深切缅怀。

走出龙华烈士陵园,心中仍怀着对烈士们无限崇敬之情,那些牺牲烈士都有着共产党人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都为了实现革命胜利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在缅怀英烈同时,我觉得做为入党积极份子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反思地方,要培养坚强意志品质,加强道德修养,加强党性锻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与此同时两会刚刚召开,需要我们了解国际国内形势,认清大局,明辨是非,站对立场,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家所做出科学决策,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自觉践行两会精神,不断提高自己政治素养,自觉履行党员应尽义务。

这就是我参观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所得到一些体会和感受,希望与各位共勉!

大华周霞

参观龙华烈士陵园有感(三)

11月16、17日,正值考试周期间,药学院45级高级党校20位学员,在辅导老师指导下,分批前往龙华烈士陵园参观学习。

我们一行人乘车前往烈士陵园,当我们走入那扇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龙华烈士陵园大门时,一股庄重、凛然之气扑面而来,天空阴沉沉,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把烈士陵园洗濯得更加整洁,路两旁青松翠柏为庄严陵园更添了一份肃穆。

怀着对革命烈士崇敬之情,我们进入纪念馆参观,受到了馆内讲解员们热情接待,他们细致、专业讲解,使我们对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有了更深入了解。我们先后参观了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两个陈列区。

同学们认真观看了通过多媒体场景表现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这是由周恩来在1926年7月组织发动。大家无不被上海工人高度政治觉悟以及在凶残敌人面前所表现出来大无畏精神所感动。馆中不仅陈列着这些大规模武装起义,更多是烈士们个人事迹。他们当中有李鹏总理父亲李硕勋,邓小平第一任夫人张锡元女士,有为了革命把孩子送入育婴堂革命夫妇,有《永不消失电波》中李霞原形李白烈士,也有在国家建设中为科学事业而献身著名科学家彭加木,有追击歹徒而牺牲人民警察……众多先烈中年纪最小是出生在南洋爱国华侨家庭欧阳立安,他倒在了英国巡抚枪下,年仅十六岁。先烈们有着不同年龄,不同出生,牺牲在不同岗位上,但他们都有共产党员坚强意志品质和坚定信念,都为实现革命最终胜利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

纪念馆中还陈列了许多表现先烈们英勇事迹油画,馆外广场上也树立着很多充满力量美雕塑,通过艺术表现手法,充分展现了烈士们为革命事业不屈不挠,不畏牺牲,不惧强权大无畏革命气概。此后,我们还前往烈士墓地,瞻仰烈士遗容,表达我们崇敬和爱戴之情。

由之前党课学习,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个理性认识。而通过此次参观学习,由理论联系实际,让我们对党有了更为生动更为鲜活认识。我们从革命前辈身上可以体悟到喷薄而出对祖国爱,对人民爱,以及对正义事业不懈追求。大家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经过革命和建设时期千锤百炼先进政党,它永远代表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参观学习之后,同学们感慨颇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有那么多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入党积极份子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政治素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培养坚强意志品质,加强道德修养,虚心学习,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将来学习生活中,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逐渐积累,反复磨练。只有持之以恒,高标准、严要求,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党员,时时准备接受党考验。

观《侧耳倾听》有感

管乐怡

你是否会为了一个人而努力?

月岛雯是个普普通通女孩子,她爱读故事书,一天到晚往图书馆跑。在她平凡不能再平凡生活中,就这样出现了一个名字:天泽圣司,一个似乎看遍了图书馆所有书人。

他们故事还是由一本书、一首歌开始。 细细回想起他们初遇时样子,感觉雯真是一个很可爱很可爱女孩子,仅仅是圣司拾到了那一本她找到唯一一本他没看过书,还唱了几句她自己写歌,她就气得满脸通红。又因为圣司拾到了自己给父亲带饭盒而笑自己饭量大,她又气得在马路上不顾来往车辆,横冲直撞跑回家。然后杯子也不拿,就从冰箱里拽出一大罐麦茶往嘴里灌。至于她怎么总是落下东西,还是要归根于她丢三落四。

一个偶然机会,两人在一家名叫地球屋古董店合奏了那首雯写歌——圣司拉小提琴,雯演唱。就是那一天,圣司向雯讲述了自己梦想——初中之后去意大利修学,成为一名小提琴工匠,他还兴奋告诉她,不久之后还要去意大利实习2个月,那时雯眼神就黯淡了,她在想自己一日一日无所事事,毫无目标混日子,甚至连以后要做什么都不知道,而在那样伟大理想前,自己显得如此渺小。

看到这里时,我心中一颤,现在我,不是和当时她一样吗?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更没有所谓动力。

而雯在此时却心中油然而生一个梦想,她要写一本故事书,她要在他去意大利那两个月内写完它,她要证明自己不会成为他包袱,足以与他想配,她要让他看到自己并非是一个没有梦想、碌碌无为人,她要为了成为一个更好人而发奋努力。她不想落在他后面,她也不想在他一步步前进时候自己还在原地滞留。因此,她日日夜夜沉浸在书海中,她不只是看在故事书了,她宁愿不吃不喝不瞎,也不愿放弃写作;她宁愿在上课不听讲,不是偷偷摸摸写作,就是遨游在自己想象中;她宁愿对自己不断退步成绩而坐视不管,也不因此停下脚步。她可以面对老师父母担忧、质疑和失望,也可以和姐姐因自己前途而争吵,也不停下手中笔。她把自己所有心血与对成功憧憬全部倾注在了那本小说里。

”听听森林声音,以及遥远星球吹来风记忆。”

她在几乎不可能完成时间里写完了那本小说。

当听到第一个读者绝佳称赞后,她哭了,那样撕心裂肺,似乎饱含了她这两个月来所有因完成不了这本小说紧张不安与压力;因身边所有人不理解极大委屈。但她还是挺过来了。她大吼着说所有表扬仅仅是欺骗。在安慰下她精疲力竭地睡着了,两个月来第一次真正睡着。

次日,她在破晓前醒来,条件反射般向窗外望去,却出乎意料地看到了他,他回来了。她匆匆跑下楼去,甚至忘了穿上外套。两人就这样坐在一辆自行车上,翻山越岭。在一座高高悬崖上,他们一起看日出。清晨薄雾下,整座城半明路灯还依稀可见,两人约定在微红曙光下熠熠生辉。

”只要有你在,我就会努力。”

《爱情天梯》观后感

影片根据真实爱情故事改编,1956年8月一天早上,村里人发现一个寡妇带着4个孩子突然失踪,同时失踪还有19岁石山。40多年后,2001年中秋,一队户外旅行社在原始森林探险时发现罕无人迹高山深处竟然住着两位老人。他们仿佛生活在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点是他亲手做煤油灯,住是简陋泥房。而以前没有屋子时住是山洞。在自己开垦田地上耕种,自给自足。他们就是几十年前失踪他和她。这几十年来,他们添了孩子也添了更浓爱情。然而他并不懂什么叫爱情,他只是从上山那年起,每到农闲时,拿着铁榔头带着几个煮熟洋芋一早出门,悬崖峭壁上凿路——他怕她出门摔跟头。

40多年,铁铣凿烂了20多根他一手一手凿出了6000多级阶梯,每一级台阶都不会长出青苔,因为每天都会被他用手搽过,这样一来就不会滑……

这6000多级石阶被人们称为“爱情天梯”。而他,也从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白发老翁!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亘古爱情主题深思。

影片里石山,就是重庆市江津中山古镇村民刘国江和比他大10岁寡妇徐朝清相爱,引来闲言碎语,两人私奔进海拔1500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安全出行,刘国江凿出6000多级“爱情天梯”。2007年,刘国江病逝,2012年10月30日晚,这个感人爱情故事女主人公徐朝清老人去世,享年87岁。

一生一世一双人,来生来世再聚首,两位老人去天堂相会了,无疑,随着佳话流传,“爱情天梯”必成表白圣地、旅游景点。每一个看到人,轻则唏嘘不已,重则双泪涟涟。

最近很多人又开始谈爱情了,地产大佬潘石屹曝出王石常给小女友做红烧肉,而疑似80后女星田朴珺发出微博称:终于吃到笨笨烧红烧肉了,一口气吃了半锅。

同是私奔,我倒想起另一起私奔事件。2011年5月15日,知名投资人王功权微博发表《私奔之歌》:总是春心对风语,最恨人间累功名。(心得体会)谁见金银成山传万代?千古只贵一片情!朗月清空,星光伴我,往事如烟挥手行。痴情傲金,荣华若土,笑揖红尘舞长空。其私奔女主角王琴也在微博里幸福地宣示:终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但很快,大家就发现被这两位商人忽悠了,这起私奔疑是一起策划炒作。王功权不久高调宣称回归家庭,两人被传将合伙开公司。

这些华丽辞藻,没有多少文化刘国江和徐朝清夫妇肯定说不出,他们互称对方为“小伙子、老妈子”,只知道“两口子要团结、讲情义”,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我们何以被打动,因为这个发生在当代故事,却感觉离当代很远。更简单地说,因为很多人做不到,连想都不敢想。

为什么做不到?不敢想?因为当下爱情绝大部分先考究经济基础,比如房子、车子、票子、好工作、家世背景等等。正如上了《非诚勿扰》那位穿鸡心领副乡长所说:想找个女商人,做人要现实。

因为“做人要现实”,所以听上去同是蜜语甜言,有人知行合一,矢志不渝,有人谎话连篇,狼奔豕突;因为诱惑和欲望太多,终难有纯洁爱情和果敢行动,所以“爱情天梯”看上去是那么高不可攀。

可是,最珍贵东西往往是免费,所谓每阶石梯,其实不都是我们头脑中时常膨胀物欲和偏见?不都是被社会流俗时弊所激出种种自我排异反应?正是这些,让很多人迷失了寻找爱情和坚守爱情心智。别说刻6000多级石梯,恐怕连拿起榔头勇气也没有吧。

你不想刻“爱情天梯”,却总想搭“爱情电梯”,要知道,真正爱情不是刻意做出跪献“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端出“笨笨红烧肉”样子,而是在平淡岁月里不刻意修饰默默相携,是风雨交加时不离不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