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
摘要: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开始大力发展乡村建设。


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示范建设工作开展较为顺利,具有
一定的秩序化特征,进一步推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基于此,文章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视角下,阐述了美丽乡
村建设的具体途径,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
引言
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惠民惠农政策的发布,我国的农村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成为了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也造成了农
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使得农村
生态文明逐步走进了公众视野,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党和国家在规划和投资上作
出了大量努力,也收获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难以
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在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背景下考
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推动农村生态治理的绿色转型。

1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途径。


建设美丽文明乡村的进程中,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一,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把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到
了国家战略高度,充分体现了其重要性。

其二,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稳定
有序的环境保障。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强调
要顺应历史发展,体现人文精神,培育乡风文化。

和谐文明祥和的乡村能为乡村
全面振兴提供稳定有序的环境保障。

其三,为建成“美丽中国”提供了坚实的文化
基础和思想支持。

2018年2月4日,党中央正式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大力推动“三农”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文
化振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基础,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坚
实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支持。

2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规划指引
一般来说,乡村建设理应有着完善的规划作为指导,确定房屋建筑的位置、
功能、风格等细节,这样当建筑建成以后就会高低错落有致,充分彰显出乡土特色。

然而在乡村地区私搭乱建的现象较为严重,主管部门的监管不严,尚未出台
严谨的乡村建设规划细则,有些建筑未经主管部门批准就拔地而起,甚至部分村
民会随意占用耕地来搭建建筑,使得乡村景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给整改工作增
加了难度。

2.2乡村经济薄弱,发展后劲相对不足
目前,大多数农村产业发展没有形成规模,因此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大多数
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还是以传统的农业种植养殖为主。

有能力的农村青壮年劳动
力大都选择外出务工,因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口严重不足,有朝着“空心村”
发展的趋势,并且农村留下的老人、妇女和小孩,普遍缺少有文化知识、有技术
的人才作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推进,这一情况可
能还会延续。

虽然我们已经实施了乡村振兴计划,鼓励企业进驻乡村,为乡村带去技术、
就业岗位和发展理念,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
的经济仍将落后于城市,这就意味着美丽乡村建设的经费,一大部分仍然需要国
家财政的支持。

2.3地域文化缺失
每个乡村都有着特色文化,而在乡村规划建设中很少能够将其体现出来,使
得乡村地区缺乏独特个性,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受到
阻碍。

还有些乡村地区在建设过程中倡导混搭风格,将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置于
同一空间内,既没有合理布局,又没有注重保护传统建筑,导致这些瑰宝遭到了
无法修复的破坏,地域文化逐渐缺失,千村一面现象由此而生。

3美丽乡村建设途径
3.1深化思想观念
随着美丽乡村的不断建设,乡村的振兴战略变得更加细致,在这样的环境下,美丽乡村活动应运而生,这些活动不仅和物质文明有一定的关系,还对精神文明
有一定的影响。

必须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治理力度,确定美丽乡村的创建是有重
要意义的,同时也要重视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采取相关措施,并贯彻下去。


前我国大部分农村没有养成积极优质的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各乡领导需要不
断地提升精神风气,重视培养优良习惯,使农村的居民在物质脱贫的同时精神脱贫。

3.2宽财政支持渠道,保证资金合理运用
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但地方政府
在资金与资源运行上往往面临很大的压力。

这时候,我们可以考虑适当发挥市场
与社会的力量,将乡村生态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外包给企业或相关社会组织,政府与企业间明确具体责任、制定实施细则、实行量化考核,从而保证农村生态
文明的建设。

同时,需要加大对地方政府财政使用的监督,明确规定地方政府运
用于农村生态治理的资金最低额度,并制定资金运用的具体项目和流程,保证农
村生态治理资金的不挪用和用在实处。

3.3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随着美丽乡村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都取得了大量丰硕的成果,为了守住这
来之不易的成果,建立美丽乡村中心村长效机制管理势在必行。

首先,做好美丽乡村相关制度、标准、机构的建设。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美
丽乡村的标准化文件,但还是不够具体,各省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一步细
化美丽乡村制度的细则,在标准化的同时兼顾地方特色。

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多
个部门间的通力合作,必须组建由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专门机构,用来协调美丽
乡村建设的各种问题,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等阻碍建设的情况。

其次,推进规划制定的科学化。

美丽乡村的规划工作必须坚持实地调研、专
家参与的原则,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实用性、可行性,既要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
需求,又要兼顾农村经济的发展,既要完善美丽乡村的建设机制,又要完善美丽
乡村的保障机制。

此外,还要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政策的协同,实现
政策合力。

3.4引进科技信息服务设施
伴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智能设施出现在了我们的日
常生活中,对于乡村建设而言不能够墨守成规,而是要积极应用这些新元素,完
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致力于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例如在规划设计
中普及互联网入户、物流上门服务、城市与城乡公交、地铁一卡通通用等,充分
满足乡村居民生活各个方面的需求,提高他们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

可以说这些
举措的落实使得乡村地区更加开放,与城市的联系愈发紧密,到处都充满着勃勃
生机之景象,大大增强了乡村居民的幸福感。

3.5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各层级的工作极为复杂。

不同的乡镇工作具有关键层级。

负责人需要增加检查力度,亲力亲为。

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一些负责部门以
及我国各市的相关负责督查室联合协同工作,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美丽乡村的建设
进行督查。

不仅如此,还需要采取更加有用的措施,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
开展相应的考核评价以及激励工作。

同时落实奖惩制度,对一些创建工作开展得
较为优质的乡村进行表扬,而对一些消极怠工的乡村进行曝光批评,督促其及时
整改,严肃处理弄虚作假的情况,并且追究责任。

结语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
应新形势新变化,创新思路,为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所困,努力让乡村人民过上
快乐幸福的好日子。

参考文献
[1]郑旗.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N].郑州日报,2019-09-23(001).
[2]王岩,张立志.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黑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现代农业
研究,2019(9):35-36+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