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总结:
我对智慧课堂的认识
-----学习罗六生老师智慧高效课堂的收获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
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
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
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
一、对智慧课堂和智慧教育的理解。
1、智慧课堂。
按照现代课程理念,智慧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
发展智慧”。由此可见,对于智慧课堂的理解和把握,其实最根本的就是要抓住“智慧”和
“课堂”两个方面。由此可见,智慧课堂是以教师的智慧开启学生的智慧,实现效益最大化,
达到师生智慧共生的一种课堂。
智慧的课堂应该追求教学的真质量,追求课堂的真效益。它应该包括学生完善的人格成
长、差异的知识建构和创新的智慧发展。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要重视“层次性”和“生成
性”;在教学资源的遴选上,要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要注
重“合作性”和“开放性”。因此,考察课堂教学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
教学目标的预设上,是否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要求;
二是在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是否在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
主动探究”上有序运行;三是在学习环境管理上,是否在“努力实现师生平等交流,合理调
控课堂学习情绪”上多向协调;四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是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张扬、
智慧发展和健康成长”。
2、智慧教育。
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教授认为:“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
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智慧教育是教育的一种
过程,一种境界。在智慧教育中,教师应该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管
理应该是智慧的管理,智慧教育的真谛是给予学生以智慧,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
能,不是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而是更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学生生命的智慧。
智慧教育是一种最直接的、帮助人们建立完整体系的教育方式,其教育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发
现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
智慧。智慧教育应具有伦理性、创造性、实践性。
二、如何打造智慧课堂。
1、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智慧课堂的基础。
智慧是植根于爱的,教师不仅要尊重和宽容学生,更要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
不排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唯唯诺诺、亦
步亦趋、小心翼翼。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进行智慧的碰
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长。
2、教学语言的艺术是智慧课堂的条件。
一个人在认知清晰性和口头呈现的清晰性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的课堂语言或讲话方
式就会影响教学内容呈现的清晰度。在工作中,时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师自己很有才华,可惜
上的课却并不受学生欢迎。这与不能清晰展开教学有很大的关系。而一些公开课之所以很成
功,给学生及听课的老师以一种享受,教学语言的精心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
3、有效问题的设计是智慧课堂的灵魂。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一节好课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一节有效的课,而课堂是由几个主
干问题构成的,老师把握了主干问题,就是掌握了课堂的灵魂,有了对课堂的整体把握,有
了课堂的全局观。课堂的有效其实决定于问题的有效性,提问有效,问题解决了,课堂教学
也成功了,所以有效提问是智慧课堂的前提与保证。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并有动态生成是智慧课堂的关键。
我们要研究如何增加学生的投入时间,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教学
环节、对可能出现的“意外”预先想好对策、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等都将直接触发学
生智慧地学。智慧课堂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
生的主体性,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
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
5、追求高效教学是智慧课堂的目标。
智慧课堂更应追求高效 ,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在课堂有限的教
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既要有课
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还要有课程实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适度,更要有课程组织落实上
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高效教学”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
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
以上是我学习罗六生老师智慧课堂的一些认识,感觉非常有道理,有实用价值。今后我
将在教学中贯穿之、实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