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附件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
技 术 方 案

国家林业局
二○一一年四月
目 录
前 言 ................................................................................................................. 2
一、编制规划的意义 ......................................................................................... 2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 3
(一)指导思想 ............................................................................................. 3
(二)规划原则 ............................................................................................. 3

三、规划期限和目标 ......................................................................................... 5
四、规划建设主要内容与建设重点 ................................................................. 5
五、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 6
(一)编制程序 ............................................................................................. 6
(二)技术要求 ............................................................................................. 7

六、规划资料要求 ............................................................................................. 8

附:1.省级森林旅游发展规划编写大纲
2.省级森林旅游发展规划附表
前 言
森林旅游是指以森林旅游资源为主体,以森林、湿地、荒漠等多
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在特定的森林等自然生态地域为旅游者提
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狩猎探险等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旅游活动,是
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愿望的一种特殊旅游方式。本规划所指的森林旅
游开展的范围和主体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
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管辖的森林公
园、湿地公园、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国有林
业局(场)所属林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沙漠景观旅游区、森林(沙
生、水生)植物园、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养殖场、狩猎场和其他适
宜开展森林旅游活动的区域。
截至2009年,全国已建成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湿地公园213
处、自然保护区2035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0个,还有大面
积的沙漠景观旅游区、植物园、野生动物园和狩猎场等不同形式的森
林旅游目的地,为森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和广阔
的发展空间,也为公众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提供了
宣教场所。为使森林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水平的提高,为全国森林旅游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总体
规划,积极促进森林旅游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改善和解决森林旅游
发展方向认识不清、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投资渠道不畅
等问题,整体上提升全国森林旅游形象和吸引力,进一步发挥森林旅
游产业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国家林业局决定启动编制《全国森
林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编制规划的意义
通过编制《规划》,全面统筹和分析我国森林旅游资源本底情况,
深入了解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挖掘森林旅游资源发展潜力、靓化
森林旅游资源特色,将具有开发价值的重要森林旅游景区(点)纳入
《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业空间发展布局,规范行业管理体制,
建立森林旅游资源保护、监测与评估体系,提出有效的森林旅游基础
设施建设、政策扶持与资金渠道等保障措施,为森林旅游管理部门的
产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规划》的编制将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进程,满足人们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需求,促进生态文明建
设,同时带动林业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积极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进程,
对于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现代林业
发展的基本要求,立足森林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调统一,以
保护国家森林资源、调整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开发和优化森林旅游
产品、加强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为目标,
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优势,推动和促进观念转变和制
度创新,大力引进和培养森林旅游专业人才,全面提升森林旅游开发
和管理水平,促进森林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保护森林资
源和促进森林文化传播,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
径。
(二)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统筹发展。保护是前提,发展是目标,森林旅游资
源的开发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天然林保
护、湿地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荒漠化治理等紧密
结合,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旅游发展需
求和经济发展战略,实事求是地确定森林旅游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旅游
线路,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条件,把握好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
避免过度开发对野生动植物及其环境造成破坏,做到分区、分步骤、
有重点地开展森林旅游建设和开发活动。
3.倡导低碳理念、推进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从发展理念、
发展方式、规划手段等方面积极发挥低碳理念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
作用,大力传播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生态文化,
积极谋划低碳生态旅游,在旅游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
排放量,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4.生态效益为主,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顾。森林旅游产业发
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相结合,森林文化传播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森
林旅游产业体系提升与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建设多元化、
多精品、多功能的森林旅游产业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