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新授课教学模式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导学高效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 谁也代替不了;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没 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效率, 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 为 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摈弃“满堂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我校语文组在教学中尝试自主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何为“自主” ?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 , 有足 够的时间去充分读书、充分理解、充分体会、充分讨论、充分思考 ........ 何为“导学”?是指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 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 引导 学生探索课文精髓的朋友和伙伴。 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上学 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课前预习、 自主探究——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检查预习、 初 步感知——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精讲点拨——巧设练 习、完成目标。 1、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 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 提倡学生 课前预习。 但预习任务要简明, 仅局限于对课文有所了解, 对困难尝 试克服,能够正确地读下来。 不应有过多过细的要求, 更不能把课内 的任务强加给学生。在课前预习中 , 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 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 , 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 ,并通过上 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 , 整 理成小卡片。 2、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5 分钟) 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 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 引发学习 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 引导学生由已知 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教学时,可由讲故事、名言、新旧知识链接、多媒体、歌曲、游 戏等形式引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3、 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0 分钟) 在检测读书过程中了解识字学词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1、检测学生独立识字情况。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生 字放在词、 句中让学生认读, 听写重点生字。 不要对所有生字的教学 平均使用力量,对新词、难理解的词放在语言环境中解决; 2、检测 课文朗读情况, 是不是能够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是不是读书时能做 到不添字,不掉字,难读的长句能合理断开;方式上课整篇接读、对 读,也可读重点段落。 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展示的机会, 可 充分发挥同桌和小组的力量; 3、根据情况,也可检测学生能否概括 课文主要内容,但不要有过高要求。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0 分钟)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 这个环节中, 首先学 生根据教师的目标引领进行自主学习, 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 主学习,最后,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学习心得在小组内交流。 5、展示交流、精讲点拨( 15 分钟)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 集 体讨论。交流过程中 , 学生可以将自学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 通过班 级讨论解决 , 教师从中引导、点拨。 6、巧设练习、完成目标( 5 分钟) 对当堂课学习的内容 , 教师进行回归性检测 , 将重点内容以检测 题、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 , 检查学生当堂掌握情况。结合本班学 生实际,进行拓展训练 ,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灵活掌握技巧与方 法。 2、“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新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 易混点,易漏点。第一个“讲”,其中的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 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内容; 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与以前联系不大 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在新授课中体现得较多,但我们不要理解成, 只要是新授课,就一讲到底。在练习巩固时, 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 时间,以形成认知结构,或者在讲课过程中,设计有关问题,给予学 生时间,积极探索,认真研究。第二个“讲”,对于大部分同学不会 的问题,就是难点。 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上较常见, 由于不会的同学很 多,教师不可能一一给予解答, 这就应该在课堂上集体讲解, 通过知 识传授形成技能, 节约时间, 提高效率。 第三个“讲”。易错、易混、 易漏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 往往三令五申也得不 到有效解决的问题, 往往在测试检测时, 容易暴露出来, 应该引起我 们足够的重视。 “三不讲” 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 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 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第一个“不讲”,好理解,学生 已经会了,再讲也引不起学生的注意, 再说也是浪费时间。 第二个“不 讲”,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内容经过教 师的加工,转化为“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这样的“线索” 自己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基本上能够掌握知识的大部分,这样 通过“先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再讲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第三 个“不讲”,有一些内容,虽然没有超纲,但是由于太偏,或者由于 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 讲了没有用, 甚至易 产生误导,还不如干脆删除不讲。 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讲的时间少了,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 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加强双边活动,也 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剔除假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从 问题开始。 合理的问题情境, 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创新 思维有明显的意义。 可以以教材中的内容创设, 可以以生活中的问题 创设,也可以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等等。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 能让学生产 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能把学生带到想象的世界中去, 使想象丰富活跃 起来,完成思考的全过程, 实现知识的内化, 使学生智力得到新的发 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还能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能激发 学生积极进取, 使传递的信息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促进师 生双方的和谐统一。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是课堂研究性教学 的主要形式,是吸引学生思维, 诱导学生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迅速而 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载体, 也是实现由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向发现 式探究学习方式转变, 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学生主体性、 独立性、 能动性的桥梁和纽带。 学生的成长经历、 生活经验、 学习背景是学生 学习的出发点和宝贵的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课堂, 要求“生活问题情境化”。 所谓“假问题”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对给于学生信息负面影响 的过于简单的问题、 空虚空泛的问题、 虚假错误的问题、 无聊搞笑的 问题等。这些问题无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无益于突破教学 的重点和难点,更无益于学生的成长。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 不少老师为了体现互动, 活跃气氛,随心所欲地设计一些没有思维含 量甚至只是为了取悦于学生、迎合于学生的“问题”,导致课堂表面热闹,实则浅显无聊,毫无意义的课堂。这是值得我们警醒和必须克 服的。 5、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低效”甚至 “无效”的教学现象和环节。这些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整堂 课老师在环节转换和串联语上花费的教学时间太多,甚至常常出现一 些脱离了本堂课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多余的教学环节, 这样势必降低了 课堂教学效益。从另一个面来说,学习天天发生在课堂里,仅仅靠考 试、训练课抓落实是不够的,必须在每一堂课中把教学目标落实到底。 教师不仅要注重反馈和检测,更要注重检测后学生的纠正和和落实。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应尽量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接轨, 多从 学生角度设计问题梯度,多让学生参与并表达见解。这样,学生才敢 于展现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知性个性、放飞自 己的人生理想。 所以,课堂上教学环节不要太碎,要给学生一段完整的时间。每 堂课最好不要超过10个教学环节,如果一节课超过了 10个教学环节, 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过多,会束缚学生,使学生一直跟 着老师的思维跑,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四、高效课堂学习小组建设、管理及评价

1、合作小组的组建:

(1) .分组:按优、良、中、差生合理搭配,同时兼顾性别、 视力、身高、特长等,保证各小组有各学科优秀学生。根据本班学生 的多少,可4人小组,也可以分为6人小组,做到优势与劣势的整合。 (2) .排位:由传统的插秧为方阵式、便于 1帮1或多帮1。如 下图:

① 组长要有较强的责任心; (3).小组长的选拔: B F C

E A D A F D C ② 组长成绩比较优秀; ③ 组长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合作小组的管理分工及职责: (1)组长的职责: ① 、组织督促小组学生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② 、给小组学生分配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帮助学生确定知识的展示 的方式 ③ 、负责本组的上课纪律 ④ 、评价本小组学生的上课表现 (2)小组内学生评价细则 ① 、每个组准备二个考评本,设正负两个组长 。 ② 、正组长负责学习,副组长负责管理纪律,一节课一考评, 一天一统计,一天一评比。用“正”字统计自己负责的 5位同学一天 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及展示的成绩,排名次。考评共分五项: A课堂发言:发言一次加一分(正字画一笔得一分),得到老 师的特殊表扬加二分;回答错误不加分。 B课堂展示:展示一次加一分,有解题方法的总结或得到老师 的特殊表扬加二分;展示错误不加分。 C组内讨论:积极参与组内讨论的,一节课 1分,表现比较突 出的加2分;不积极不参与该项为0。 D完成任务:老师或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及时完成的加1分 不及时为 0.

E违纪: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讨论和问题无关的、注意力不够 集中、

相关主题